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哲学反思是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中思考人类社会的价值和意义的思维方式。深刻的哲学反思是对反思结果的不断反思,是对人的存在的本真状态不懈追求的过程。艺术活动是人的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性质是审美的。哲学反思是艺术创作的活化动力、在艺术创作中促成艺术创作者哲学意识的建构、引导艺术欣赏者对艺术作品哲学内涵的发掘和解读、影响艺术活动的审美情趣及其发展和走向。哲学反思与艺术活动的结合,使艺术活动者将艺术情思内化为自我的生命过程,净化心灵,升华品格,创造自我人生的价值,获得解读艺术的自由,达到一种自由的愉悦。  相似文献   

2.
历史作为人文学科,理应承担起生命教育的任务。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呢?日本针对青少年浪费、破坏、自杀等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在1989年的新编《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定位于敬畏人的生命与尊重的精神这一理念之上的教育目标。本文从敬畏人的生命与尊重人的精神两方面,谈如何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供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3.
《一九四二》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2012年年底贺岁档差不多同期上映的两部大片,两者皆以灾难为背景,但各自对灾难的展现和由此对主题的开挖却有着明显的差别,导致票房和影片评分出现了较大的差距。文章从导演意图、影片表现手法、观众评价三个方面比较两部影片的优缺得失,探讨《一九四二》失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受热捧的原因,以期对国产电影的发展起到良好的经验总结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太原大学学报》2015,(3):88-91
王安忆在《纪实与虚构》中反思个体成长历史,她一方面反思先祖"英雄"成长历史,另一方面反思自身成长历史。在反思先祖"英雄"成长历史时,她认为先祖缺乏理性态度以及对道义与责任的担当,并以具有稳定的精神家园和和谐文明的生命状态为理想。与此同时,她反思自身的孤独与"无根"的生命状态,表达对允许较高精神境界和精神需求存在的物质生活的期待,以及对建立在优秀传统基础上的生命状态的期待。  相似文献   

5.
师陀的散文集《上海手札》与散文诗集《夏侯杞》分别以"新闻通讯"的体式和散文诗的形式,共同构成了师陀在上海的战争时期的生命史与灵魂史,是作者这一时期精神历程和生命体验的真实写照,传递了师陀与上海同呼吸共命运的战斗激情与生命体验,表达了对战争中的社会与历史的臧否,深入反思了战乱年代中生命的存在。在自觉的生命意识指引下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对战争中的人性、生命价值与历史宿命的冥思中实现对上述散文情调的理性穿透,完成了对战争世界的冷静呈现与深入反思。  相似文献   

6.
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切入影片《生命之树》和《焦土之城》,可以从比较视阈下分析出两部影片在不同的主题意义以及叙事方式上所共同展现的隐蔽的女性主题。无论是对生命的反思、个体的追问还是对于人伦的建构,两部影片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展示了同样的生命主题。  相似文献   

7.
冯小刚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呼风唤雨,而且在中国电影文化当中也独树一帜.纵观冯小刚的影片,除了当初的幽默、诙谐,更多的包涵着对底层人群的关注、对民族的思考、对人性的思索.从《永失我爱》到《一九四二》,他的影片不断从商业空间中寻找文化价值与社会思考,体现出了很高的影像价值.  相似文献   

8.
电影《敦刻尔克》是导演诺兰首次指导的战争题材影片,影片沿用了胶片的拍摄方式、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利用海、陆、空三条时间和空间线索,建构起敦刻尔克的战争场景。电影采用简约的镜头风格、克制的情感表达方式,着意营造真实的战争氛围,彰显小人物在“大历史”中的个体生命体验。电影虽然是战争类型的影片,但并未表现宏大的战争场景,也不以评价历史、反思战争为目的,而是力求借助敦刻尔克行动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呈现在战争这样的极端状态下,人性被激发出的种种可能。  相似文献   

9.
杜崇 《文教资料》2014,(30):94-96
在《温故一九四二》中,刘震云将焦点聚焦于一九四二年的河南大饥荒。通过对这段已被大众遗忘的历史的再书写,作者极力批判了“王道”、“正史”对民众的压迫和遗忘。在作品中,这种批判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对灾难的再现和对政府消极救灾的披露。在灾难的再现上,作者通过对宏大叙事的解构,指出三百万人的死亡,并非“天灾”,更是“人祸”。  相似文献   

10.
电影《芙蓉镇》是在同名小说的基础上通过宏大的历史叙事关照人性和人情,对人的历史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询。影片把人物放在尖锐环境中去写,多侧面、立体化地展示生活中的小人物,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再现一个时代,还原历史的真实。影片深刻揭示了人物从人性的压抑到生命的搏斗这一动人心魄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迪士尼出品的音乐动画《冰雪奇缘》系列电影自2013年上映以来,在全球影响巨大。这两部影片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影片中,女性和自然的价值先是被异化、被排斥;但以艾莎和安娜为代表的女性肩负起历史重任,成功保护了人类和自然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女性和自然的力量被重新认识和肯定。女性和自然从边缘走向了中心,从背景走到了前台。《冰雪奇缘》系列影片表达了一种尊重差异,男性与女性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2.
有人的存在,就会有生命的存在,但有生命的存在并不等于有生命的价值,人类在延续的过程中,就会有历史的教育,但有历史的教育并不等于有提升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的教育,到底什么样的历史教育才能培养出一个尊重生命、尊重历史、对未来负责任的完整意义上的人呢?  相似文献   

13.
电影《海上钢琴师》讲述了天才钢琴师1900的传奇一生,导演托纳托雷借助1900的故事表达了他对19世纪以来的西方工业社会对财富追求的反思。影片大气磅礴,寓意深远,充满了哲学的反思色彩。试从关注人的"存在"、人的存在状态、人的本质——自由选择、存在的意义——虚无这四个方面对该影片进行存在主义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余华的《活着》(1992年)与肖洛霍夫的《人的命运》(1956年)都非常关注人的生命存在,但他们对苦难意识的挖掘深度不同。余华和肖洛霍夫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影响他们对生命存在的不同理解和认识,导致艺术创作的审美差异,使《活着》止步于对苦难状态的描绘,而《人的命运》提出了更深刻的人生哲理:以生命强力抗议苦难,获得了永恒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作为刘震云转型期的一部重要作品,《温故一九四二》中表现了他对历史的独特思考,历史作为人的历史,是由政治当权者来“自上而下”的筛选从而讲述的,真实的声音被主流话语所遮蔽,留给我们的是支离破碎的真相。刘震云通过他独特的讲述方式,来试图还原历史的真相,来寻找历史的另一种答案。  相似文献   

16.
《钢琴师》和《辛德勒的名单》都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反映二战德国纳粹屠杀波兰犹太人的暴行,分别获得66、75届奥斯卡七项大奖。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与史帝芬·斯皮尔伯格是两位杰出的电影大师,其影像风格和叙事策略独具艺术个性。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今天的呼唤世界和平的现实语境中,从叙事视角和新历史主义角度,透视两部同类题材影片隐含的不同意识形态和政治话语,以此,反思历史,开掘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太原大学学报》2016,(6):73-78
《荒野猎人》影片中,唯美大气的自然图景与血腥暴力的生命抗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冷酷的旋律之下是对现代性深刻的反思。基于反思现代性这一视角,可以解读出在工业社会这一大背景中,人们选择逃避,希望回归自然,在理性中寻求信仰治愈和精神永恒的愿景。  相似文献   

18.
尊重是什么?“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东西,也称为个性。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最基本的就是尊重生命的独特性。”这是《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一文中的一段话,它从教育的角度解释了“尊重”二字。  相似文献   

19.
再没有比在这样一个阳光充足的夏日午后,手捧一杯咖啡,静静地窝在沙发里观看这样一部比《当幸福来敲门》更加温情、感人、励志的电影更惬意的事了。影片中乐观向上的小女孩、执着的父亲、坚韧不拔的母亲、表面顽固却内心柔软的科学家、看似不通情理却仍然对科学保持尊重的研究管理者,每一个人物形象都鲜活地让人以为他们就是自己身边的一分子。那份对至亲的爱与执着、对生命的渴求与尊重、商业无情但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都让人感叹不已。影片中催人泪下的父爱让我们明白:只要心怀伟大的爱,就可以创造奇迹。  相似文献   

20.
再没有比在这样一个阳光充足的夏日午后,手捧一杯咖啡,静静地窝在沙发里观看这样一部比《当幸福来敲门》更加温情、感人、励志的电影更惬意的事了。影片中乐观向上的小女孩、执着的父亲、坚韧不拔的母亲、表面顽固却内心柔软的科学家、看似不通情理却仍然对科学保持尊重的研究管理者,每一个人物形象都鲜活地让人以为他们就是自己身边的一分子。那份对至亲的爱与执着、对生命的渴求与尊重、商业无情但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都让人感叹不已。影片中催人泪下的父爱让我们明白:只要心怀伟大的爱,就可以创造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