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新 《新闻与写作》2003,(11):17-17
当时令转至“白露”时,新加坡出现了全球抗击非典阶段性胜利后第一例“非典”病人。世界卫生组织提醒人们警惕,今冬明春非典可能卷土重来,笔者不由得想起今年春天的那场非典狙击战,想起狙击战中医护人员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筑起“抗非”的长城,想起同行们以社会瞭望者的姿态,引领人们走出恐慌的泥淖、步入远  相似文献   

2.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正进行一场防治非典的战争。按照“社会热点在哪里,档案工作也贴近哪里”的要求,我们到“防非抗非”第一线进行调研和指导,对非典病历材料的归档与整理方法有了如下认识。一、非典病历材料的归档(一)非典病历材料的归档范围。非典病历材料主要指疑似非典病例与非典病例入院观察、治疗的病历,包括:入院记录,化验单,诊疗计划,“四测”单(体温、血压、化验、胸透),其他检查记录及报告单,病程记录,长期医嘱单,临时医嘱单,会诊记录,麻醉及手术记录,急诊值班记录,特护记录单,出院系统病历,出院或死亡记录等。(二)非典病历材…  相似文献   

3.
在抗击“非典”的非常时期,《盐阜大众报》在“抗非”新闻报道上准确地理解执行了各级党委、政府的“抗非”工作的部署,在“抗非”的各阶段中,强化对“抗非”报道的动态性、渐进性策划,迅速调整和聚焦受众视点,形成了强烈的舆论氛围,准确地把握了舆论导向,为全市抗击“非典”取得阶段  相似文献   

4.
春天有许多值得咏赞的东西,有许多值得书写的所在。而2003年的春天,就是人类永远需要记取,纪念的春天。面对SARS魔怪的空袭,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守望相助,抢救重症患,隔离疑似病人,攻克治疗难题,调拨抗非物资。  相似文献   

5.
吴言 《新闻界》2003,(4):52
我不想杜撰新名词,“有效新闻”确实是我最近关注非典报道时常常跃上脑海的一个名词,即众多非典报道中确实有一类读者急需了解又十分有效、有益的新闻,值得我们关注,比如:5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报:动物专家认为(引题)非典病毒源于动物尚未证实(主题)5月7日新民晚报:(1)卫生部有关人士表示(引题)飞沫仍是非典传播主要途径(主题)(2)卫生部近日表示(引题)疑似非典病人10天内可确诊或排除(主题)5月6日人民日报:(1)卫生部人士答记者问(引题)治愈非典病人未见复发者(主题)吸烟不得非典无证据、蚊子传染可能性极小(副题)(2)世界卫生组织新发现(引题)非…  相似文献   

6.
6月4日,上海市档案局组织召开了上海市区县防治非典档案工作座谈会,会上,市档案局馆有关部门和虹口区等12个区县档案局馆介绍了主动介入“防非”建档和服务工作的做法和体会。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上海各级档案部门既勇于迎接挑战,又善于抓机遇,紧紧围绕中心,主动服务大局。一方面严密做好接待利用窗口的防范工作,增设代为查档、传真查档、快递证明等新的服务项目,确保档案利用秩序不受影响和阅档者不出任何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及时下发文件,进行重要档案登记,抽调专人参与“抗非”工作,抓拍“抗非”一线的感人情景,及早指导和服务“防…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得了非典,就像一块石头“砰”的一声落入水面,瞬间颠覆了湖面的平静。这看似危险的波心荡起一圈圈涟漪,以飞快的速度波及到朝夕相处的家人,平日谈笑的亲友,点头之交的邻人,素未谋面的千万北京人,乃至上亿国人。 非典的涟漪,活像一个巨大的同心圆——在中心,是被感染的非典病人;其外,是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再外,是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非典病人,会立刻被送进标明高度污染区的病房;密切接触者,会被强制隔离;而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会被通知留在家中不要上班或自我隔离。 5月1日,北京有1553人确诊患上非典,1415人为疑似病例尚在密切观察中,12706人因和非典患者有密切接触而被隔离。 除28所医院和102处医院的个别病区外,北京还有6个居民区和2处工地被实行隔离控制管理。这些地区是:北大人民医院宿舍、中央财经大学西塔楼29号、北方交通大学三座学生公寓、北京科技研修学院两栋公寓楼、东四十四条15号平房院、沙河镇巩华小区1号楼2单元,以及东城区京港101号楼工地、宣武区南菜园中华家园工地。 另外,更有成千上万的北京人,出于内心的恐慌困在某种自我隔离之中。 但是,4月29日,无数市民也为他们看到的这样一幕而驻足动容:在北京第一个重点隔离区,现在处于五道防线中的——人民医院东门处,有一排  相似文献   

8.
从5月3日进驻到神秘“‘非典’世界”的最深处,从撤出隔离区到被作为疑似病人“关进”医院的观察病房,10多天时间里的经历和情感历程,注定要成为我记者生涯中难以忘却的记忆。在“非典”疫情到来的时候,一批又一批记者主动选择了走向一线。我的幸运在于,在周围有很多同事积极报名参战的情况下,我成为了进驻“非典”医院采访的首批新华社记者中的一名。也由此得以亲身体验在满含SARS病毒空气笼罩下的高度紧张,感受死亡的威胁和生命的脆弱,更真实触摸这个独特世界中的种种独特情感。在一线病区和被隔离的日子里,我们新华社的4名记者用笔、相…  相似文献   

9.
二三年开春伊始,“SARS的阴霾渐渐地笼上城市的天空,“抗击非典、战胜疫情”成为了全体上海人民的共同愿望。精神如炬,穿透困难,这场灾难连同市民与灾难作战的事迹都将会被作为历史记录留存给后世。作为历史的记录者,也作为事件的亲历者,我们的档案工作同样值得一书。上海市档案局及时部署全市“抗非”档案工作疫情突袭而来,上海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审慎应对突发情况,将“防非、抗非”列为近期档案工作的头等大事。“抗非”时期出台的《关于抓紧做好本市防治非典型肺炎档案工作的通知》,为上海各级档案部门开展工作提供了明…  相似文献   

10.
非常游戏     
刘瑛 《群文论苑》2003,(2):53-54
新川小区三村的九号楼发现了非典疑似病人!一条彩带一拉,九号楼立即成了隔离区。全楼三十六户人家转眼间就只能与熟悉的同村邻里们隔窗相望。真是咫尺天涯!  相似文献   

11.
自4月下旬以来,我们每天都在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国家卫生部和地方卫生部门关于非典的疫情通报。看到那些每天发病的和死亡的数字,起初,我们感觉到的是心惊肉跳,甚至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对这种政府行为进行一番认真思考时,就会发现,这实在是一个大大的进步。试想,非典虽然肆虐一时,但截至目前,全国死于非典的总共三百多人。而每天有多少人感染了非典,有多少“疑似病人”被隔离收诊、他们都来自哪儿、应该引起哪些人的特别注意、疫情流行期间应该如何保护自己……所有这些,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一清二楚,了如指掌…  相似文献   

12.
郑直 《今传媒》2003,(4):81-82
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斗争如火如茶地开展起来以后,报刊上关于能预防“非典”甚至能治疗“非典”或者对“非典”有辅助治疗作用的医药广告突然多了起来,熙熙攘攘,煞是热闹。这里采撷几种供读者“一开眼界”: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大对重大活动、重点工程项目及重大突发性事件形成档案的登记和监管力度,湖北省档案局主动请缨,抽调一名业务骨干,参与并服务于省防治“非典”工作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非典”防治形成的档案是党和政府领导人民抗击“非典”的真实记录,不仅对当前“非典”预防、治疗和疫情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今后类似传染病的防治、经验借鉴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参考作用。为对“非典”防治档案及时进行监督指导,保障档案完整与安全,防止档案资源流失,湖北省档案局  相似文献   

14.
钟河 《新闻世界》2006,(9):28-30
8月2日,曾荣立“广东省抗击非典个人三等功”的“抗非英雄”,原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罗耀星,因涉嫌收受疫苗经销商1118.5万元的巨额贿赂,走上广州中级法院刑事被告席。“抗非英雄”,一个多么响亮的称号,拥有这个称号的人应当留下多么伟岸的形象,然而这位“英雄”却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和许多贪官一样拜倒在利益脚下,成为一桩医疗腐败的案例。[编按]  相似文献   

15.
新闻标题注重客观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忽视情感色彩的注入。连日来,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牵动着人们的心,各类媒体以空前的力度,关注着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牵心必然动情。笔者近日关注“抗非”报道的标题特色,深深感受到一种强烈地感染和吸引受众的情感力量。本文试  相似文献   

16.
苏东坡说过:“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面对非典,我们主动出击,临危不乱,快速反应,积极投入这场抗非斗争的洪流中,以大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报道,给公众传送信息,传递真情,传播科学,鼓舞斗志,为黄冈抗击非典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记者丁伟报道: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7月23日在京隆重集会,表彰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宣传工作的先进集体、优秀记者和优秀新闻作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向受表彰者的代表颁奖。刘云山发表了讲话。人民日报教科文部等150个单位被授予“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新闻宣传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新华社记者王思海等298名记者被授予“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新闻宣传优秀记者”的荣誉称号,中央电视台的系列报道《非典日记——来自隔离病区的报道》等498部作品…  相似文献   

18.
自2002年底在我国南方发现首例“非典”病人以来,全球因感染“非典”病毒而丧生的人已近800例,染病者更是高达8400,余例。在医学科学日益发展的今天,“非典”病毒尚能如此肆虐,其危害性不可谓不大,由此而带给人们的震撼与冲击,更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9.
杨春 《青年记者》2020,(10):32-33
1月20日钟南山院士在央视《新闻1+1》栏目宣布新冠肺炎可以“人传人”后,这场新冠肺炎的真相逐渐为人所知,每日急剧攀升的确诊数字和极强的传染性让人们恐慌,1月23日,武汉“封城”.1月26日中午,笔者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调查》摄制组赶到武汉.如此重大疫情,规模、范围远超17年前的“非典”,感染者如何被确诊、如何隔离?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如何确定?怎样防止疫情的进一步蔓延?疫情来袭,医院如何运转?当地医护人员怎样面对汹涌而至的就诊人群?“封城”后的武汉,普通民众的生活是怎样的?这些是所有人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南漳县档案局积极开展优质服务活动,紧紧围绕全县"财政增收、农民增收"的中心工作,强化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端正服务态度,认清服务方向,精心组织,坚持全方位联动,把"四转"服务贯穿于档案工作之中,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优质、文明、高效、快捷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