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慈善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发展慈善事业,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慈善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和谐社会需要发达的社会慈善事业,发展慈善事业需要慈善文化背景,慈善文化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2.
张謇和熊希龄是中国近代慈善事业发展史上两位有着重大贡献的著名慈善家。清末民初,他们所从事的各项慈善活动构成了中国慈善事业由传统向近代嬗变进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比较二人慈善思想与活动,可以发现,张、熊都主张以工代赈,重视积极救济的慈善救助方式;都重视慈善教育,并办有相当规模的慈幼机构;都取得相当实效,赢得社会上的广泛赞誉。当然,由于个人经历与社会生活环境的不同,他们也存在着慈善动机、慈善活动范围及影响、慈善资金来源、慈善与宗教关系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异同,恰好说明慈善行为亦可殊途同归,善与人同,并由此折射出近代慈善事业发展进程的多元图景。  相似文献   

3.
《学会》2012,(6):34-34
<正>捐助,可能是很多人都有过的经历,但捐助后共同的感受就是"对自己所捐的钱物等去向何处并不知晓",当慈善的"自我监督"不能使慈善做到公正、公开、透明时,就需要有法可依了,要用法律的制约来让人们对慈善重拾信心。有业内人士分析,慈善事业要获得进一步发展,必须动用政策和慈善调控机制。慈善问题虽然是道德范畴的事情,但法律有引导、评价的功能,可以通过相关制度的规定,通过对从事慈善事业的人给予积极的评价,引导人们去从事慈善事业;通过  相似文献   

4.
李月娥  满小欧  李真 《学会》2013,(6):20-23,31
美国慈善事业历史悠久、发展蓬勃,宗教因素不可或缺。国内学者对宗教与美国慈善事业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宗教与慈善文化、宗教信仰与慈善行为和宗教组织与慈善事业这三个方面。对目前的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和评述,将有助于今后国内学界在这一领域进行更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5.
陈元鲲 《科教文汇》2014,(20):212-212
近年来,高等教育保持了高速增长,毕业生数量日益增长,就业竞争愈加激烈,大学生能否顺利、充分就业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大学生就业心理是影响其就业的重要内在原因。大学生在校期间多以团体为单位活动,更重视同龄人的看法,大学生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意愿,乐于参与团体。因此,团体咨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点。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团体咨询的应用现状,进一步探索团体咨询在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中的应用,对于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顺利、充分就业,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慈善事业是社会捐赠慈善活动通过制度化和专业化的慈善组织的运作来促进并实现社会的公平分配,是第三次分配的主要内容。文章通过对我国慈善事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包括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和培育慈善氛围、建立健全慈善法规、提高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度和发挥税收对社会捐赠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佳炜 《学会》2006,(8):30-33
西方话语体系中的市民社会,因时期和国家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涵义。从是否具有市场经济的基础、公共领域、社会团体的参与、与国家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可以来判定市民社会的发育。晚清民间慈善活动在传统慈善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内容,这些慈善活动基于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并构成了一定的公共领域,且产生了脱离血缘的参与主体,实现了慈善组织的联合。它不仅体现出了市民社会的发育,也反映了晚清市民社会发育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8.
田振华 《学会》2015,(2):13-18
目前,民众慈善意识的相对薄弱是影响和制约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深层原因。本文试图对其历史和现实原因进行探析,进而从营造慈善文化环境、完善经济激励机制、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等维度提出具体的培育路径,以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社会民间捐赠的主体一直是企业慈善捐赠,积极地企业慈善捐赠对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有着较大的积极作用,在调整社会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但我国的慈善事业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不足与差距。通过对我国慈善税收的政策和背景分析,找到存在的主要缺陷和不足,以及对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完善的慈善税收政策的分析借鉴,就促进我国企业慈善捐赠的税收政策研究进行探讨,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慈善捐赠的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10.
胡黎 《科技创业月刊》2011,24(14):42-43,46
鉴于当前慈善事业体制不完善以及非公募基金会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现实,简述了非公募基金会发展现状,指出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如何构建壹基金慈善品牌,探讨了壹基金慈善品牌对非公募基金会发展的影响并列举出促进其发展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比较视野下的中西方慈善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慈善文化是一种行为模式,也是一种心理积淀.慈善文化影响慈善事业的发展程度和路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慈善文化相对不足,慈善事业处在起步阶段.从思想渊源、生成基础上对中西方慈善文化形成发展轨迹进行追溯和比较,旨在构建一种古今贯通、中西汇聚、博爱宽厚的适合我国社会转型需要的慈善文化核心价值观,使其在缓解社会矛盾、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经济社会良性运行中发挥重要的精神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慈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互助互济、扶弱济困的优良传统,慈善理念和慈善实践源远流长.它源自于人类的仁爱之心,是人类本性的一种表现;它发之于情愫,行之于礼度,既是一种个人德性意识,又是一种社会文化行为.随着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其中有关慈善主体的道德自觉及慈善活动过程中慈善主客体形成的伦理关系等问题日益突出,因而,慈善伦理成为当前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课题组运用聚类分析法从捐赠总额、志愿参与率、万人拥有慈善组织数、受益规模等4个方面对沿海地区15市的慈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述15个城市的慈善事业发展状况可以归为4类。第1类是慈善事业发展状况最好的城市,包括上海和深圳;第2类是慈善事业发展状况较差的城市,包括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常州;第3类是慈善事业发展状况一般的城市,包括沈阳、南京、无锡、昆山、宁波、绍兴、厦门;第4类是慈善事业发展状况较好的城市,包括大连和广州。为了提升城市慈善事业发展水平,属于第2类和第3类的9个城市要以上海、深圳、大连、广州为榜样,积极学习好的做法,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4.
李健 《学会》2017,(6):19-22
公益慈善教育是随着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教育专业化而涌现出的新兴领域,很有可能成为未来高校重要的人才培养阵地和教育创新实践的试验场。当前公益慈善教育重视在职人员的能力提升,忽视潜在人才培养的思维已经显露出重重弊端。本文认为公益慈善人才学历教育是一个长期、分步骤的过程,需要通过"通识教育—辅修教育—专业教育"逐步建立以岗位就业为导向的公益慈善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15.
谢海峰 《学会》2011,(9):28-33,47
以信任、互惠规范、公民参与网络为特征的社会资本理论与慈善事业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性,文章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当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的不足,发掘与重构慈善事业发展中的社会资本,以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学会》2013,(3):12-12
<正>"厦门市翔业爱心基金会"最近正式成立,成为福建省民政厅下放审批权后厦门市首家由市级民政部门登记管理的非公募基金会。据了解,近年来我国慈善捐赠规模逐年扩大,与此同时,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潜力和社会需求也在加大。下放基金会审批权有利于推动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可以促进行政效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弃婴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痼疾,动物界也存在弃仔的现象,人类出于对幼小生命的怜悯,往往收其所养,给予帮助。纵观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设有专门收养弃婴机构的国家。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我国民间就创设了慈幼局、举子仓等育婴机构。明清以降,慈善事业进一步发展,并在全国范围内涌现出了大量的育婴堂慈善团体。  相似文献   

18.
王名 《学会》2012,(4):31-32
<正>针对我国公益慈善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四大政策建议:一是改革现行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公益慈善组织登记管理体制;二是加快公益慈善事业立法进程,公开立法草案;三是明确公益慈善事业的非营利性质,加强对相关商业活动的监管;  相似文献   

19.
袁俊瑞  郭晓艳 《学会》2016,(12):28-31
随着国家标准化工作改革的逐步深入,团体标准工作将是学会未来一项重要的业务,也是支撑学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体现科技社团存在价值的最直接表现。本文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参与中国科协承能扩大试点"团体标准试点"项目为背景,介绍团体标准发展背景,学会参与"团体标准"研制的实施方案和相关制度建设需求,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建议等,以期为学会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厦门市慈善总会成立五年来,根据该会章程和宗旨,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方筹措慈善资金,努力提高慈善项目质量,大力倡导慈善意识,加强机构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慈善公信度,为发展厦门市的慈善事业,发挥在社会保障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