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韩惠麟 《中学教育》2002,(9):42-43,47
在教学中,人们往往重视学生的智力的培养,其实,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英语学习应该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谐调活动。相对来说,在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要特别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它比智力因素对学习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时,智力以外的全部因素的总合,非智力因素对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巩固教学效果,促进智力的发展起着广泛而深刻的作用,为此,教师应明确非智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采取最佳的激励方法,使非智力因素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3.
“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智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和人之间由于存在智力上的差异,在差异已经存在的情况下,抓好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可以使每一个人的智能得到充分开发。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的一个方面,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4.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能之外又同智能活动效益发生相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而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又是相互影响的,分析影响成人智力发展的非智力因素,提出加强成人学生非智力因素教育的途径,有利于成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袁志忠 《教育》2015,(7):48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学习成绩是学生的智力水平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情况下,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相当,此时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结果的影响就显现出来。数据表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的贡献率分别为22%和59%。因而,调动和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业成长功效显著,研究中学生化学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确有必要。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取决于智力  相似文献   

6.
非智力因素又称为非认知因素。其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时除智能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狭义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情感、意志、动机、兴趣、性格等方面。据分析.学生产生差距的原因多数不是智力因素,而是取决于学习欲望、毅力、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作为一个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护、调节、强化等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必须重视和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学生智力的发展除了先天素质外,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这些非知力因素都想着促进和强化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推动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消极的非智力因素会阻碍智力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在重视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还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怎样在教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笔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如何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的培养,而常常忽视了一个十分重要但对青少年成材必不可少的条件——即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是除智力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行为、习惯和个性等等。教育学和心理学指出: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智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孤立地研究智力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连智力本身的问题也不能很好地解决。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率,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内驱力,它可激发学习的热情,使人产生乐不知倦的求知欲。坚强的毅力和成功的信念,可以调动人的创新意识,发掘人的内在潜能。美国名发明家爱迪生认为创造的成功是一分灵感和九十九分的汗水,可见非智力因素对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尤其要充分发挥这些因素的作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教育学理论研究认为,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与低,与学生的智力水平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最明显的差异并不在于智力水平的高低,而在于他们之间非智力因素的不同。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乃至整个智力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动力作用,它是引起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内驱动力;二是定型作用,使学生磨练意志、  相似文献   

10.
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是由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组成的统一体,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及抽象思维能力等,而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兴趣、情绪、意志和性格等心理方面的因素,研究表明,智力的发展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支持。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与其智商有一定关系,但在相同智力水平下,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则起决定性作用,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势必造成这样的情况:你  相似文献   

11.
学生在学习中要取得成功,需要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参与,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与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一定倾向相结合,那也不可能取得较高的成就。因此,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也具有较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之间关系非常密切,在正常智力范围内,非智力因素都与学习成绩有显著相关;特别是对于智力中等的学生而言,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2.
“非智力因素”一般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 ,主要包括兴趣、情绪、情感、意志、性格等。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非智力因素属于非认知性心理机能系统 ,即动力系统 ,在学习上发挥着动力、定向、强化和创造等方面的功能。所以 ,我们在重视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 ,也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催化”作用。下面就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谈几点体会和作法。一、明确学习动机 ,提高学习积极性学习活动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活动 ,其主体是学生本人 ;教师施加的教学影响 ,只有通过学生自我的认识活动才能起作用 ;学生的认识活动要由学生自身积…  相似文献   

13.
文叶 《考试周刊》2014,(26):56-56
<正>非智力因素主要指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个性等。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完成学习任务起着激发、维护、定向、调节的作用,可以说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关键因素。在学生智力程度和智力水平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学生学习的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谈谈体会。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积极的心理机制。非智力因素(情感、意志、需要、态度、目标、抱负),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健康发展,学习积极性高,态度正确,求知欲旺盛,注意力集中,自制能力强,这就有助于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促使智能发展和发挥。智力发展不好的学生,只要非智力因素得到发展,可以弥补其智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韩红良 《考试周刊》2012,(44):39-40
非智力因素主要指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个性等。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完成学习任务起着激发、维护、定向、调节的作用,可以说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关键因素。在学生智力程度和智力水平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6.
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是理解人类学习行为的本质因素,它是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成长的一种内驱力,对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起着动力和定向的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做好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提高课堂效果及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基础学习活动中,有两大类因素在起作用。一类为“智力”因素,包括领悟力和记忆力,它是决定教学能否取得如期效果的重要因素(但绝大多数学生的智力水平差距不大)。另一类为“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目的、自信心、意志、情感、兴趣等与学习效果紧密相关的集合。“智力”因素是在一定的“非智力”因素的支撑下进行的,“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好,“智力”因素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它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由于高职高专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个性行为不定型时期,特别是“非智力”因素仍处于极不稳定的变化时期。  相似文献   

18.
周清亮 《考试周刊》2013,(86):66-66
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非智力因素可以推动促进或减缓智力的发展,对智力起到维持调节的作用。因此要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在发展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本文给出了具体的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是理解人类学习行为的本质因素,它是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成长的一种内驱力,对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起着动力和定向的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做好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提高课堂效果及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的学习和成长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互相影响,而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英语教学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学习者。学生的智力因素固然重要,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亦不容忽视。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