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对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骆君 《文教资料》2010,(15):214-215
中华民族发展至今,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凝聚功能。民族文化经过长久的发展.衍生出了中华民族精神,不仅成为凝聚全民族的核心.而且对全民族成员都起到根本的价值指向作用。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最终接班人和民族复兴的承担者,他们的民族精神培育工作成功与否,不仅关系着其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我国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文从民族精神的内涵、价值.以及创新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现实意义入手,通过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现状进行分析,论证了民族精神培育创新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网络技术革新带来的严峻挑战。大学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高校应该优化教育方法,采取实践教育法、案例分析法、比较教育法等多种教育方法培育大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4.
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发展,在大学生中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切实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途经。  相似文献   

5.
高校应切实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得以存续的精神血脉。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高校应切实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使其增强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加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努力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对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梁顺平 《河南教育》2014,(12):94-95
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时代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需要,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发展需要。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要以民族文化教育为基础,增强民族认同感;以国史、国情教育为重点,增强民族责任感;以公民意识教育为基点,增强民族归属感;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增强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8.
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等学校的神圣职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深刻理解民族精神的实质及其重要作用,理解民族精神的历史性、时代性,不断创新和发展民族精神培育的形式。要突出爱国主义这一核心内容,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同传统化教育结合起来,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逻辑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从理论基础、隐性机制和实践范式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进行逻辑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共产党四代领导集体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探索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隐性机制,即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民族情感和具有民族价值取向的对象性活动三重驱动,构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以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为契机的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实践范式。  相似文献   

1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得以存续的精神血脉。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地域优秀文化孕育出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深入了解和认识地域文化的丰富内涵,对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有着战略意义,使高校的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