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当今社会,MOOCs引领着在线学习的潮流,这种新的变化也对大学英语课程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学英语教学必须适应这种变革,紧密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积极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学习能力。本文旨在探讨MOOCs与微课相结合这种创新性的教育教学方式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以及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显著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MOOCs(慕课)是近年来教育领域出现了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具有学生规模大、在线开放等特点。MOOCs对药学实体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机遇。在MOOCs背景下,学校应将MOOCs教学理念引入药学实体课堂教学之中,在提升授课质量、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与改革,从而提升药学学科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慕课具有大规模、开放性及学习者在线学习等特点,能够有效地弥补大学英语教学中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但要把慕课引入大学英语教学也同样具有挑战性。文章结合慕课及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分析慕课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挑战与启示,并指出慕课背景下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应有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4.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慕课,MOOCs)是近两年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种新的在线教育形式,它在短时期内的井喷式发展以及给传统大学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教育史上的一场数字海啸,MOOCs不仅正在席卷传统大学,也为各国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症结问题提供了现实路径。因此,包括中国4所顶尖大学在内的各国高水平大学纷纷加盟。然而,中国大学加入MOOCs是出于什么动因?MOOCs与传统在线教育和实体课堂相比有什么本质区别和优势?MOOCs的出现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哪些机遇与挑战?中国大学应如何利用MOOCs带来的契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中国应如何建设自己的MOOCs?围绕这些问题,本期"高端访谈"栏目对上海交通大学张杰校长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的不断更新,新的学习方式,如慕课(MOOCs)等网络学习对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翻转课堂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与慕课教育资源相结合,特别是利用法律相关的慕课内容构建大学英语的翻转课堂,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和效率。  相似文献   

6.
近一段时间,“慕课”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大“热词”。“慕课”,由英文MOOCs(“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音译得名。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的公开课,就是一种慕课。在慕课模式下,课程、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进程、学生的学习体验、师生互动过程等被系统地通过网络在线实现。有人认为,慕课将带来真正的教育革命;也有人认为,慕课就像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收音机、电视、电脑一样,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育,但都不会像当初想像的那样彻底和到位,不应期待过高。  相似文献   

7.
慕课是MOOCs的中文音译,指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是当下非常受欢迎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集授课范围广、质量高、方便快捷等多种课程供给的优势为一身,给大学英语公共课教师带来了挑战和压力。本文通过分析"慕课"给大学英语教师带来的挑战,认为面对信息化时代的科技产物,大学英语教师的独特优势是师生之间具有人类固有的情感,以此为切入点,教师应树立大学英语创新教学和重构师生关系的教学理念来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8.
从多媒体课件辅助到MOOCs(慕课)环境下的教学,事实上就是将学生的被动听课转向自主学习。 MOOCs是大规模的在线开放课程。运用MOOCs实施英语教学,对于英语教师而言,是打破固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引进新型教育形式。但是在具体实施中,英语教师需要对教学理念有所改变,并适应新的英语教学环境,因此也是一次挑战。那么,要提升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英语教师,就要在新的范式下促进英语教学、英语课程设计以及教学管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慕课(MOOC)是一种面向社会大众的在线开放课程模式,具有开放性、大规模、互动性等特点,它既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带来诸多的挑战,又对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起到助推的作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应积极探索与慕课的有机融合,构建“传统课堂+慕课”的教学模式,建设大学英语在线开放课程群,优化课程资源,打造精品慕课,为学生提供新型的学习途径。  相似文献   

10.
慕课(MOOC)是一种面向社会大众的在线开放课程模式,具有开放性、大规模、互动性等特点,它既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带来诸多的挑战,又对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起到助推的作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应积极探索与慕课的有机融合,构建"传统课堂+慕课"的教学模式,建设大学英语在线开放课程群,优化课程资源,打造精品慕课,为学生提供新型的学习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