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米承东 《教师》2013,(27):34-34
我国学校教育从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到初高中的政治思想课程,都非常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品德修养的培养。但是很多时候,政治澡堂成了道理说教的场所,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当前有些政治课教师时常叹息“课难教、师难当”。  相似文献   

2.
“语文繁、语文难,教好语文不简单”。这是许多语文教师的共同感受。我们能否将复杂的语文教学变得简单一些呢?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究竟该怎么做呢?本人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以学定教”可以将课堂从“教”转划“学”的小心来,它将学生从被动式的接受中解放出来,促使他们能够主动去学。  相似文献   

4.
我记得有这么一句话:当一个教师埋怨他的学生难教时,其实是他的方法太少。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的爱,除了真诚地关心爱护学生以外,给学生及时的表扬,恰当的批评,公正客观地处理每一件事情,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留守在家的小学孩子缺少父母的爱,在对他们的管教上很容易出现“三多”和“三缺”问题:隔代监护多溺爱、寄养监护多偏爱、无人监护多失爱;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  相似文献   

6.
近段时间以来,在一些学校和班级出现了“罚款教育”:有的学校对班级实行百分制考核,学生要按所扣分数向学校交罚款;有的班级订立长达百余条“班规”,学生要视“犯规”情况向学校缴纳数额不等的罚款;有的教师甚至建议那些屡“罚”难“改”的学生选择“包月”的“罚款套餐”,缴纳“套餐”费之后,就可以不再按次罚款。“罚款教育”初露端倪乃至花样翻新、“升级换代”,撩起了当前部分学校教育苍白而乏力的面纱。  相似文献   

7.
罗馨 《教师》2012,(18):110-111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现在的音乐教学模式在高中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地跟不上“时代”。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更好地对学生加强实施素质教育,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而“贴近式”教学模式的产生,正好解决了音乐课“难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以学定教”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状态、发展、规律等调整教学顺序,并作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强调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语文学习情境,而不是先行做出“想要他们做什么、必须做什么”的要求。简而言之,“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确定教师的“教”。“以学定教”的“学”主要是指文本教学要达到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以学定教”的“教”包括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以学定教”是在学生的“学”中来落实适合学生的“教”。因此,如何创建适合学生的“学”,以及学生喜欢的的语文教学课堂,成了“以学定教”能得以成功实行的关键,也成了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联系工作实践谈谈以学定教的语文课堂应有的三个创建。  相似文献   

9.
语篇是小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好材料,是学生获取语言信息和运用语言的重要途径。自从我们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开始揣测课本编制者的意图后,就一改先教B、C甚至D板块,再教A板块的习惯,而是“直切文本”——把语篇A作为第一课时先教,从一开始的怕教、难教的“瓶颈”阶段摸索到现在,已经稍有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徐光斌 《今日教育》2013,(12):21-22
梁山小学坐落于梁平县城中心,始创于1952年,现有学生4473人,教职工175名,其中有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称号1人,特级教师4人。60多年来,学校形成了醇厚的校风和学风。教师教得活,作业少;学生负担轻,学得乐。“活教乐学”的课堂特色文化赢得了老百姓良好的口碑。通过全面、系统、长远的思考、摸索、实验,梁山小学将课堂的文化延伸至整个学校文化建设中,提炼出“活的教育、乐的人生”的“活乐教育”理念,让每—个走进梁山小学校园的人都能有意无意地感受到“活·乐”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马俊生 《班主任》2010,(4):58-58
做了多年教师,不论教哪个班,总会发现一些特别的孩子。他们不如大多数孩子聪明,“弱智”是或明或暗贴在他们身上的标签。对这些孩子,有的教师厌恶,央求学校别把他们的成绩记人班级总分,然后再也不看他们一眼;有的出于怜悯,对他们的要求一降再降,混淆了宽容与放纵的界限。  相似文献   

12.
王龙 《教育艺术》2009,(9):63-63
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所以我们会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如何教好学生,如何使他们学习(这里的学习指的是考分)进步上;从而忽视了班级活动的开展,所以即使有几个所谓学习好的学生,也不过是一台台考分机器而也。这与“以人为本”的意想是背道而驰,与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格格不入的。  相似文献   

13.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这样描述旧中国的教育:“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无论哪一个时代,“教死书”的教师没几个学生会喜欢,而课堂灵动,给学生高度自主性的教师往往会得到学生的尊敬和青睐。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推进,创设人性化的课堂已是大势所趋,教师们应该静心研读原汁原味的课改理论,结合自身实践探索出师之“讲”与生之“学”的黄金分割点。  相似文献   

14.
韩正光 《教书育人》2014,(12):77-78
班主任对待不同的学生,应该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依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技能、挖掘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的智能。同时班主任应该有所针对、有所侧重地进行引导,把他们的潜力开发出来,让他们的“小宇宙”燃烧起来,使得中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从而脱颖而出,成为“出彩中学生”。  相似文献   

15.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的教学设计立求从语文的视角去思考教学中的问题,从儿童的立场去审视教学,瞄准“教什么”,落实“怎么教”。  相似文献   

16.
精读课文好上,略读课文难教,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其难就难在一个“略”字。认识的不到位,略读课文研究的薄弱,导致教师在略读课文的教学实践中花样百出,离教材的编写意图甚远。本论文从“取”“舍”切入,从教材编写的取舍分析略读课文的地位,阐明略读课文“略”的目的,明确“略”的重要性;然后从“敢舍”、“巧取”两个方面,论述上好略读课文的“略”的方法与技巧,实用性、针对性较强,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赵忠心 《班主任》2012,(3):31-32
常言说:“严是爱,惯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中小学是人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期,家长对孩子一定要严加管教,绝不能放任自流。然而,严格管理教育说起来容易,做好却很难。  相似文献   

18.
黄刚 《教师》2012,(18):88-89
“高效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要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和教育效益的最优化。如何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做到以学生为核心,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快乐成长呢?本文认为要从“教学”转向“学教”,由重视“教”,变成突出“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成为课堂的主要活动。  相似文献   

19.
工作之余,时常会与同行谈起对学生的惩罚教育。有些同行非常注重教道尊严,信奉对学生的惩罚,课内课外认认真真,十分严肃,只要有学生捣乱,就会不客气地进行严肃批评甚至大发雷霆进行责骂,导致学生对他“敬”而远之。有些同行则不敢批评学生,更不敢“惩罚”,甚至“谈罚色变”,因此,宁肯让学生“违规”,  相似文献   

20.
孝道是中华民族德育的根本。孝经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由所生也。”这就是孝的分量,这就是孝的尊严。一个人的人格塑造,应该从这一根本上起步。离开孝道,其他的教育将大打折扣。因此,我校提出“以孝立德”的口号,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一二三四”孝道教育实践活动,从“孝敬父母”这一最基础的道德修养起步,努力引导学生将孝敬层次由“养亲”、“孝亲”向“尊亲”、“推恩”提升,将爱父母、爱家庭的情感推广到爱集体、爱学校、爱社会、爱祖国的境界,实现基础道德向崇高理想的飞跃,达到以孝促礼仪教育,以孝促养成教育的良好效果,得到了家长、社会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