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是指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数学与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是数学的核心,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如何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创设好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好的问题情境是指通过呈现刺激性的数学信息,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产生认  相似文献   

2.
好的问题是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基本前提。好的问题不仅是有意义的问题,更是有意思的问题。好的问题兼具数学味与趣味,能让数学知识变得"好吃而又有营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好的问题、捕捉好的问题、经营好的问题,让好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催生学生深度理解,引导学生深度探究。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问题是推动数学发展的主要动力。一个好的数学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本文中笔者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出发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数学真正的组成部分是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才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应围绕着问题来设计。一个好的问题离不开好的问题情境。数学情境的创设主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贴近学生生活,促进学生的潜能发展为目的合理的创设。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问题是推动数学发展的主要动力。一个好的数学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本文中笔者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出发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赵莉 《江西教育》2022,(3):64-65
好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还能诱发学生想象,催发学生创新.好问题具有统整性、衍生性、现场性、开放性和冲突性,好问题是学习的导向,是思维的主线,是冲突的触发器,能助推学生深度学习.在本文中,笔者阐述了在数学深度学习中如何提出好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家知道,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心脏,好的数学问题更是学好数学的灵魂。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员若能自由驾驭教材,随时设计出符合教学要求,切合学生实际的好的数学问题,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地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本文就中学数学问题的设计,提出四种基本方  相似文献   

8.
刚入学的小学生是活泼而娇嫩的花朵,如何保护好学生的学习兴致,将学生引导到数学学习中来,使学生不畏惧数学学科的学习,进而喜欢数学、学好数学,是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从几方面入手,试举一些把好小学数学入门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数学问题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学生往往是通过解决一道道数学问题而获取数学知识和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的。好的数学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常是我们数学教学活动的一个前奏,让学生主动参与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经历数学问题情境数学化的过程,在有效实施数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设计出好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隋境通常应遵循哪些原则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时往往体现创新能力,创新来自数学问题的研究,数学问题出自数学情景.因此,创设好数学情景,找到好的切入口,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质疑,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好的数学问题是直接的,是有牵引力的,是必须要促进学生的深入探究的.在问题导学模式下,我们可以借助问题的力量来推动数学学习的高效化,给学生更高的学习起点,给学生更好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更多的共同话题,推动数学学习的深入,促进学生的数学领悟.  相似文献   

12.
一个好的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快乐、轻松地投入学习。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好的情境中快乐地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3.
小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阶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课堂核心问题的设计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一个好的课堂核心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因此,设计好小学数学课堂核心问题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核心问题的设计策略,希望可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中,好的问题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极大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认知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使数学与艺术交融,让学生置  相似文献   

15.
数学习题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学中选择合适的题目,对加深学生学习以及提高教学质量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选择和安排好数学题目应从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入手认真研究数学题目是安排好数学题目的前提和基础。由于数学题目种类繁多,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各种题目的特点,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四个基本能力入手,为安排好数学题目作准备。 (1)运算能力。例如,函数有关求值及指数、对数求值问题等。选择这种题目时一般是给出已知数据或数学式子,要求应用数学运算方法准确而快速  相似文献   

16.
数学学习材料是数学教学的基本要素,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关键载体。好的学习材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础。恰当运用好学习材料,可以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经验,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组织开展好有效的数学活动是关键。教师应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实践和思考,使学生在反思中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完成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提高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对基础性的数学知识做到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数学思想和解题思路。分类讨论思想是作为高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思维模式。我们也知道分类讨论思想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提供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有更好的解题思路。如果运用好分类讨论教学法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让学生在遇到数学问题时能提供一个比较好的解题思路。所以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好分类讨论思想,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对数学问题的解题能力得以提升。所以运用好分类讨论的思想不仅提升老师的教学效果,也能加深学生对老师讲授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经历,研究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运用好分类谈论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已经被看作数学学习活动的核心。问题解决不仅是数学学习的目的,而且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拓展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而且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问题解决与学生的思维活动密切联系,需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得到发展。一线教师应根据具体需要,设计好基于不同思维  相似文献   

20.
初学良 《山东教育》2008,(10):45-45
解决一个数学问题,一般应该先创设问题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明确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是什么,让学生明确要干什么。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需求,从而引入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