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形成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现状,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五个着力点,进而努力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的道德意识、思维意识、心理意识、价值意识和法治意识,是新时期赋予大学育人目标和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文化多元化产生诸多社会问题的当代中国,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对青年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成为重中之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课之一,重视社会实践与道德实践。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核心即道德践履。将传统文化引入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中,通过研读经典、文化考察和专题讲座等方式,丰富、深化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课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人们的社会存在、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决定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当前的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如何?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对此  相似文献   

4.
黄海 《教育评论》2014,(5):93-95
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是当前高校德育亟待关注和解决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问题。文章从学生个体与社会整体等多维视域,立体探析新时期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的新路径。即个体层面要培育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主体精神;提高大学生道德意识水平与道德行为能力;兼顾大学生道德行为的社会、个体利益。社会层面要认识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多元特点,实施分层教育;正视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中外冲突,继承传统道德精华;注重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建构,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如何,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很大影响。高校在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中,应注重强化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爱社会主义意识、团结意识和责任意识、自强意识和创新意识,并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不断创新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体系、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6.
社会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但是其道德方面的发展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作为新生力量代表的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培育对整个社会道德素质的建设有着借鉴和带动作用。就目前而言,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不强,道德行为有待提高。培育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可以以传统道德文化为切入点。传统道德文化的内容很丰富,特别是产生持久深远影响的儒家传统道德文化在大学生自身品德的修养、人际关系的调节乃至其社会责任的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论语》中包含着大量的儒家道德教育思想,也与大学生道德素质培育最为接近。所以有必要将其所提倡的道德文化融入到大学生道德素质培育中来。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文明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全球化问题,抓住一切机遇发展自己的经济,运用社会主义的优势及其合理的发展思想,将会推动经济全球化向着有利于我国的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最终会影响到各个民族道德的发展,只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借鉴并吸取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抓住机遇发展本民族本国家的道德,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带来了人们观念的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道德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必须树立全球意识、民族意识、现实意识.  相似文献   

8.
规则意识水平是衡量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识,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培育大学生规则意识是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规则意识要想真正深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化育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动,需要不断优化规则意识培育环境、丰富规则意识培育内容、创新规则意识培育方式。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荣辱观教育是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大学生荣辱观在总体上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是一致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大学生在荣辱观上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甚至比较突出的负面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耻感"缺失和道德自觉意识缺乏是导致大学生荣辱观负面现象的主要因素.因此,借助传统"耻感文化"的重"耻"特征,培育大学生的"耻感意识",接续传统"耻感文化"的道德自觉倾向,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意识,应该成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文化多元化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对青年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成为重中之重。马克思主义原理属于高校思想政治课之一,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包括道德实践与社会实践。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核心即是道德教育。在马克思主义原理实践课的设置上应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联系,通过阅读经典等,加强大学生的道德实践,以契合习近平总书记"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迎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来做好对大学生群体契约意识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此,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积极培育大学生群体的契约意识,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基于此,立足于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与大学生的视角下,探讨在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全面健全和完善大学生整体契约意识的具体路径,以期为提升大学生整体诚信水平、责任意识、道德水平,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着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有必要加强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桂芳 《成人教育》2013,(11):60-62
公共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鲜明标志。当下社会公共性的缺乏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不和谐的音符,而大学生公共意识的缺失更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从大学生公共意识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入手,分析其缺失现状及其原因,对大学生公共意识培育的路径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我国目前正处于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特殊时期 ,经济体制正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整个大环境的变化必然带来人们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的变化 ,也必然带来人们思想深层次中道德的困惑和冲突。这就给个性心理、内在品质、价值追求都处于初级阶段的大学生带来了选择的困惑和矛盾。具体表现为 :1 .对道德规范内涵的理解存在模糊认识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市场经济不断深化以后 ,大学生们的自我意识觉醒 ,追求个性独立发展意识增强 ,集体主义意识淡薄。甚至认为集体主义是虚假的 ,个人主义才…  相似文献   

15.
道德模范中“大学生群体”的伦理透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道德模范的人格具有崇高的价值。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所造就的"大学生群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实践中涌现出来的、符合社会主义道德价值需求的青年典型人物,它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代人们的道德理想和价值追求。深刻分析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大学生道德模范"所蕴含的道德精神,正确认识"大学生道德模范"的社会功能以及在实践中产生的启意,对于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引发着大学生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深刻变化,一方面增强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和进取意识,另一方面产生出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苗头,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实现观念的整合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关于对大学生道德教育,首先要弄清市场经济要求怎样的道德基础,通过对市场经济概念的分析,得出市场经济要求的道德基础是分工交换的人们对相互产权的尊重,是人们之间建立的超越个人联系的基本信任关系;其次要弄清经济的发展不会自觉导致道德进步,只有加强建设才能促进道德进步。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途径有;一是必须加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尤其是注重对大学生理想的塑造,二是深化教育内容,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帮助学生实现观念的整合,三是引导学生参与教育过程,四是加强对道德自身特殊性研究,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增强学生道德自律性,提高学生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以及现在大学生中出现的价值观偏差现象,探讨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渠道;校园文化提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内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期培育机制。  相似文献   

18.
赵飞 《文教资料》2011,(5):224-226
在"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并重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已经形成了丰富的内容。当今社会,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相应地带动了社会思想、伦理道德、文化教育的转型,从而使我国社会步入多层面、全方位的转型时期。在社会转型期,在大力倡导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今天,社会价值体系发生变化,青年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也随之发生转变。青年大学生道德观的转变客观上要求加强对青年大学生进行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要拯救重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论大学生诚信教育理念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现代公民,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键环节.诚信理念体现为充分的规则意识、强烈的效率意识、成熟的契约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及完整的自尊意识,并通过"两课"教学、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社会环境来共同构建.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是青年中最富有创新精神和超越意识的群体,他们能否确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关系到能否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且对推进中国梦的实现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理想信念淡漠、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因此,创新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的基本途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的力度对于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