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红学"勿反《红楼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学”、“脂学、“探佚学”之“学术风气”是“反《红楼梦》”的“红学”研究。俞平伯先生晚年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对自己青年时期的“反《红楼梦》”研究进行了深层反思和痛心地忏悔。《红楼梦》研究应该更新观念,努力进取,走出误区,开拓红学研究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回应俞平伯先生晚年关于红学研究乱象的自省是目前红学研究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其中,对脂批应该全面、辩证、科学地看。研究脂批,应该研究全部的脂批,并且要作综合分析,而不是片面强调某一部分。脂批"打架"现象证明脂批可能是假的。脂批即使是真,也不能把脂砚斋的批语作为研究《红楼梦》的根据和起点,红学研究应从脂批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中“三玉”——贾宝玉,林黛玉和妙玉,早已为读者所熟悉。但大观园里还有一“玉”——林红玉,却往往被人忽视。她是怡红院烧水扫地的丫头, “因‘玉’字犯了林黛玉宝玉,便都把这个字隐起来,都叫她小红。”然早期脂评本的叙述中皆称为“红玉”,可见,她也是“玉”。她与林黛玉名字只一字之差,在作者的构思中,她与黛玉一定有着不解之缘。熟谙作者创作意图的脂砚斋在评语中曾指出这一点。在《红楼梦》二十四回“小红本姓林”一句旁,脂批:“又是个林。”“小  相似文献   

4.
“曹学”是近些年来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家世、身世问题研究的一门学问。追溯历史,胡适、俞平伯等人是“曹学”实际上的开创者。《红楼梦》作品的特殊性,曹雪芹家世、身世研究的复杂性及“脂评”是“曹学”产生的必然性原因。目前“曹学”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有很多问题有待于在深入发展中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5.
在涉及“脂批”的红楼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应澄清所谓“脂批”中,哪些是后人之作或辨别何者确是当时人之“脂批”.把不属“脂批”者排除后再考虑是否批者和作者看法一致,才是判断“脂批”价值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6.
著名红学家俞平伯临终前曾留下遗言:“胡适、俞平伯是腰折《红楼梦》的,有罪;程伟元、高鹗是保全《红楼梦》的,有功。”  相似文献   

7.
<正> 《红楼梦》楔子肯定系曹雪芹创作,这是在脂批中明确指明的。针对“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一语有批曰“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后(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狯之甚。”脂批中多次明点作者雪芹或芹溪之名,但有关《红楼梦》创作权的要算这一条最直接了。  相似文献   

8.
本文逐条批驳了欧阳健《关于脂批的“针对性”和锋芒所向》一文对《红楼梦》中所谓“重评型”脂批的解释及其有关结论,指出欧阳健为了论证其“程前脂后”的观点,已经滑入了牵强求证的末路。  相似文献   

9.
说明红楼梦的“梦魇”、“红魇”造成的内因是作品题材、题旨、人物情节的诸多不确定性及脂本、程本两种面目不同性质版本“脂冠程戴”出现的差错,致难识红楼真面目,造成“魇”的现象。其他谬悠之说、揣测之词的“红外线”,不过外因罢了。认清这种关系,“魇”的现象自然“其怪自败”了。  相似文献   

10.
“情不情”兮奈我何试说“宝钗”对《红楼梦》的观感与情结周广曾脂本《红楼梦》第二十一回,有一大段回前总批:有客题《红楼梦》一律,失其姓氏,惟见其诗意骇警,故录于斯:“自执金矛又执戈,自相戕戮自张罗。茜纱公子情无限,脂砚先生恨几多。是幼是真空历遍,闲风闲...  相似文献   

11.
“程甲本”作为《红楼梦》的第一个印本,首次在卷首加入24页木刻人物绣像,开启了《红楼梦》丰富的图像世界。此套绣像在此后的本衙藏板本、东观阁本、妙复轩评本等刻本中得以延续,但在数量和内容上却有一些差异和变化。  相似文献   

12.
"程甲本"作为《红楼梦》的第一个印本,首次在卷首加入24页木刻人物绣像,开启了《红楼梦》丰富的图像世界.此套绣像在此后的本衙藏板本、东观阁本、妙复轩评本等刻本中得以延续,但在数量和内容上却有一些差异和变化.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刘世德先生近作《四种〈红楼梦〉程乙本的差异》一文讨论了四种本子的细部特征和版次问题的基础上,继续考察青石本、中本、吴本、仓石本、陈本、津藏本等六种《红楼梦》活字本之差异、重叶、缺文、"异植字版"现象,考辨青石本乃活字印本中的早期过渡本;中本、吴本次之;仓石本、陈本、津藏本等又次之。同时,廓清刘世德所据"异植字版"现象考论活字本孰先孰后之误及其举证之失。  相似文献   

14.
纪念高鹗,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更好地认识他和程伟元整理的120本《红楼梦》;正确地向国内外和我们的子孙宣传、传承“国宝”程高本《红楼梦》.俞平伯晚年两次对自己研究《红楼梦》的反思,对学界正确认识程高本《红楼梦》极端重要.程伟元、高鹗整理《红楼梦》从目的到方法都是正确地,无可指责.程本前八十回和庚辰本的优劣与正确传承、保全《红楼梦》是两个完全不同层面的问题.用庚辰本替代和肢解程本《红楼梦》是不妥当的.应该重新组织专家力量注释、校对一部优秀的程本《红楼梦》以作普及、传世本《红楼梦》.  相似文献   

15.
胡适对《红楼梦》的研究,不见长于文学批评方面。尽管如此,但胡适没有忘记《红楼梦》是一部文学作品;在胡适的大量研红论著中,有一些观点是从文学的角度来评价《红楼梦》的。胡适的不以文艺批评的角度研究《红楼梦》,有其时代和个人的背景。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在清代乾隆年间问世以后,即拥有众多的题咏诗作。这些“咏红”诗篇,是研究曹雪芹和《红楼梦》的重要史料。林则徐于嘉庆年间曾参与京师宣南诗社的活动,写诗抒情,“咏红”寄志。这一时期林则徐亦题写扇面诗,吟咏《红楼梦》黛玉、宝钗、湘云等11位“红楼”女子,共12首。此时,距120回程高本系统《红楼梦》问世仅20年之久。林则徐的“咏红”诗作,着眼于小说的思想内容与人物的悲欢离舍,寄托欣慕感慨,要而言之,很值一读。  相似文献   

17.
周汝昌先生创造的“悟性考证法”实质上就是红学史上索隐派早已用滥了的索隐方法。这种方法的根本特点,就是用考据学的方法去解读文学作品的文本,将小说中虚构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描写等,与实际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对位,从而得出一些非常荒唐的结论,使自己的红学研究陷入“新索隐”的泥潭。  相似文献   

18.
经过我们8个多月的查访,初步断定:北师大藏<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以下简称师大本),整理者为收藏并校补己卯本的陶洙(心如)先生,师大本上的一些朱笔批语为周绍良先生补录.师大本的整理时间,通过两个参照点(即周汝昌先生1949至1952年间将甲戌本的录副本借给陶洙;另据周绍良先生回忆,陶洙1952或1953年时,将自己整理的庚辰本卖给了现在的中国书店)可以推断为1949至1953年之间.  相似文献   

19.
“金陵十二钗”是《红楼梦》中写到的十二个贵族女子的统称,她们是《红楼梦》中描写的重要人物的一部分。在曹雪芹笔下,金陵群钗几乎无一能逃脱红消香断、花落春残的结局,作把她们统统归入到“薄命司”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红楼梦》堪称为一部以创造女子典型称的悲剧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