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尝试对塞林格的小说创作做整体观照,探讨塞林格小说中一直贯穿的深层主题.  相似文献   

2.
塞林格和苏童作为书写“成长小说”的大家,他们创作了许多经典的少年形象。塞林格开风气之先并对苏童产生深远影响,作为后来者.苏童在少年成长背景、人物个性打造上和塞林格有很多相似之处。塞林格“成长小说”的少年视角叙事和语言风格也影响了苏童的写作.苏童在充分借鉴的基础上融合了自己的独特认知在这些方面又有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因此,苏童对塞林格既有借鉴也有超越。  相似文献   

3.
《麦田里的守望者》作为J.D.塞林格的唯一一部小说,能够经久不衰,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功不可没。文章应用叙事层理论和小说修辞学理论,探讨了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叙事技巧,他应用了三层叙事技巧,并巧妙运用了第一人称不可靠叙事者,为当代美国成长小说的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阅读塞林格是一次令我着迷的阅读旅程,小说作为解密生活的手段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尽管他只是一个生活谜语的制造者,但他让我们觉得这样的小说对我们是如此重要。或许时间会证明,《麦田里的守望者》给塞林格带来了巨大声誉,而真正让他不朽的则是他的《九故事》等这些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5.
美国《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去世,享年91岁。他告诉了世界谁是垮掉的一代,谁是叛逆的英雄。在日本,因为村上春树是他最狂热的阅读者,不仅在2003年藿新翻译了这部原著小说,而且还跟入合著《塞林格战记》,把字里行间的原始感受说得非常透彻,成为解读塞林格作品的一大经典。  相似文献   

6.
阅读塞林格是一次令我着迷的阅读旅程,小说作为解密生活的手段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尽管他只是一个生活谜语的制造者,但他让我们觉得这样的小说对我们是如此重要。或许时间会证明,《麦田里的守望者》给塞林格带来了巨大声誉,而真正让他不朽的则是他的《九故事》等这些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7.
美国<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去世,享年91岁.他告诉了世界谁是垮掉的一代,谁是叛逆的英雄.在日本,因为村上春树是他最狂热的阅读者,不仅在2003年重新翻译了这部原著小说,而且还跟人合著<塞林格战记>,把字里行间的原始感受说得非常透彻,成为解读塞林格作品的一大经典.  相似文献   

8.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可正是这部小说成为了美国乃至世界文学的经典,它奠定了塞林格在文坛上不朽的位置.本文将<麦>放在了生态批评的视域中,对其进行了新的审视.  相似文献   

9.
杰罗姆·戴维·塞林格(J.D.Salinger)(1919—)以他至今为止唯一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1915年)闻名于美国当代文坛,被誉为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文学的“现代经典”之一。这不仅仅是因为塞林格这位犹太籍作家有着与主人公相似的少年生活及成名后神秘传奇的遁世生活引人注目,更主要的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大大地影响了好几代的美国青年,……三十年来,美国历年的一批批中学生、大学生没有一个不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究塞林格以非浩翰巨制的小说而走红美国名闻国际,甚至成为美国许多学校的必读物,自有其新颖独特之外,本文试就这部小说的思想、艺术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代表作,小说从一个小男孩的视角讲述了青少年在青春期的感受。本文从象征手法入手,分析了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成长主题。  相似文献   

11.
美国作家J.D.塞林格(J. D. Salinger)的著作《麦田中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1]中的主人公霍尔顿性格复杂多面,这一人物形象反映了作家塞林格的思想观念,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根源。通过小说形成的时代文化背景和英国文艺理论家E.M.福斯特的小说理论来分析霍尔顿的性格,能更为整体、全面地把握这一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1月1日是美国作家塞林格诞辰100年的日子,此时重新翻阅《麦田守望者》,我发现这部著作的经典性在于文本呈现的孤独世界至今依旧迷人。少年与现实的疏离、对自我存在感的寻找,通过"霍尔顿"这个男孩在整本书中的"自言自语"被人深刻感知。塞林格用了十年时间写下这部小说,创作背景横跨他求学、参军、退伍后重新面对世界的三个人生阶段。任何时候,这个少年心性十足的男人都不  相似文献   

13.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1919年~2010年)美国当代著名作家,1919年1月1日生于纽约.他的著名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2010年1月27日,塞林格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家中去世,享年91岁.隐逸多年的作家,已辞世人间,我们不能不为这位伟大的作家的离去感到扼腕痛惜,虽然他一生著作不多,但是仅一部长篇小说就足以使塞林格名留青史,奠定其大家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塞林格在当代美国文坛上名噪一时,因为他写了那部描写中学生的思想和性格的中篇《麦田里的守望者》。小说所刻划的中学生霍尔顿的形象,为一代美国青年所喜爱。除此之外,塞林格还写了《九故事》等一批中短篇小说,同样深受读者喜欢。塞林箔在他的中短篇小说里,刻划了一些性格怪异的人物,如格莱丝家族的年轻一代,还有泰迪(小说《泰迪》中的人物)。他们的心理、思想和行为,都不同程度地令  相似文献   

15.
作者资料: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美国小说家。1919年1月1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市一个富裕的犹太商人家庭。15岁时,他被送到一个远离家乡的军事学校住读。军校生活几乎占据了他全部的青春期,在《麦田里的守望者》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段漫长而又难以磨灭的痛苦经历的烙印。塞林格青年时代四处游学,先后进了三所学院,都未毕业,1942年,随着二战的白热化,塞林格从军,迅速成为一名训练有素的反间谍人员,前往欧洲工作。  相似文献   

16.
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是塞林格,是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文章在探讨时,主要针对具体的内容,分析了象征艺术在文章中的应用,方便读者对文章产生一定的理解,同时,也让读者明白象征手法在小说创造中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麦田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的名著,小说述说了主人公霍尔顿不得意的中学生活,求学时遭遇的种种郁闷使得主人公极度向往并设想了心中的理想教育,这  相似文献   

18.
陈杰 《文教资料》2009,(16):20-22
美国作家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美国和世界文学界拥有巨大影响,堪称一部现代经典.小说作者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主人公霍尔顿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态,孤独、彷徨、痛苦、无奈,以及对传统价值现的反抗.小说主人公的典型代表性,对永恒话题"逃避或面对"的探讨,小说对社会的启示意义,以及新颖的艺术风格,都是小说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J.D.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文学中最具争议性的一部小说之一,被美国文学界公认为美国文学中的"现代经典"之一。该小说通过讲述霍尔顿离开潘西中学后在纽约的游荡经历,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心灵的极度孤独。文章对其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最具影响力的一部小说,是20世纪美国文学成长小说中的开创性作品。通过对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成长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进行分析,以期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到重要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