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生》2011,(3):114-115
美国“火星协会”创始人罗伯特·祖柏林认为,人类完全可以在1000年内将毫无生机的火星逐步改造成一个可供人类居住的绿色星球。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90年代,欧洲航天局拟订了“登陆火星计划”;1998年,“火星探索国际会议”在莫斯科召开;2003年8月,“火星移民研究国际会议”在美国召开……人类不仅渴望着登上火星,而且还梦想着改造火星,使它成为第二个家园。  相似文献   

3.
在1999年“极地登陆者”火星探测计划失败4年之后,人类将再次与火星表面那片神秘的红土地亲密接触。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官员表示,经过3年时间,耗资8亿美元研制的最新一代火星机器人“漫游者”已抵达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中心,并计划于5月30日发射升空,奔赴火星寻找生命痕迹。据喷气推进实验室主任伊莱舍介绍,第二个火星“漫游者”也将在3个星期内运往发射中心,并于6月25日升空,预计明年1月抵达火星,这一对“漫游者”将分别降落在火星表面的两个不同位置。“漫游者”火星着陆器的个头如…  相似文献   

4.
金煜 《家教世界》2014,(7):72-73
火星人类终于“踏上”了火星。名为“火星500”的首个火星登陆模拟计划正在成为世人的关注焦点。目前,已分批送出了两批宇航员“去火星”,其中包括中国志愿者王跃。这个模拟项目庞大而细腻,模拟了人类登陆火星后的各种活动和迹象,主要关注宇航员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上周,这些“远征勇士”终于“抵达”了火星,并进行了模拟火星活动。  相似文献   

5.
剑民 《科学启蒙》2009,(1):11-15
“风凰”号火星着陆探测器成功降落在火星北极附近区域后,正在按照预定计划紧张有序地工作。“凤凰”号火星探测器的发射,是近几十年来人类在探索火星的征途上发起的新的冲击。  相似文献   

6.
随着“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相继成功登陆火星,人类探索这颗”红色星球”的激情再次被点燃。火星探测素以难度大、失败率高而著称。40多年来,各国发起的30多次火星探测计划中,有三分之二以失败而告终。既然如此,人类为何对火星“痴心不改”?  相似文献   

7.
探测火星是美国在本世纪头20年航天领域的一项重要的既定目标。为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长期发展计划,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当属“火星技术发展计划(M arsTechnology Program)”,其目的是开发未来火星探测任务所需要的各项技术,采用系列轨道飞行器和着陆器对火星进行智能机器人化探测。这些轨道飞行器和着陆器携带经过精选的科学仪器,更深入地研究火星的特性,增进人类对有关火星上生命、气候和地质的了解,为今后人类探测火星做好准备。该计划继续沿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制定“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时采用的系…  相似文献   

8.
“火星勘测”号飞船的发射再次开启了火星探测的新篇章,它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长期火星探测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已制定了本世纪前10年详细的火星探测计划,每两年就要推出一个火星探索新项目,其中包括“火星勘测”号轨道飞行器、“凤凰”号着陆器、“火星通讯”轨道飞行器、“火星科学实验室”和2009年之后远景计划等四个部分。“凤凰”号着陆器“凤凰”号着陆器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另一个小型火星探测任务。根据计划,将于2007年8月发射一个新的灵巧型火星着陆器“凤凰”号,它将携带有火星降落过程成像议、立体成像仪…  相似文献   

9.
唤醒火星     
上世纪90年代,欧洲航天局就拟定了"登陆火星计划";1998年,在莫斯科召开了"火星探索国际会议";2003年8月,"火星移民研究国际会议"在美国召开……人类不仅渴望着登上火星,而且还梦想着改造火星,使它成为自己的第二个家园。  相似文献   

10.
自从登上月球之后,人类就有了更大的梦想,那就是建造载人飞船登陆火星,继而改造火星环境,使之成为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地球”。  相似文献   

11.
改造火星     
能不能从根本上把整个火星改造成适宜人类生存的又一块新大陆呢?一些科学家提出了“火星地球化”的大胆构想。其要点为:用精心配制的二氧化碳、氯氟烃与氨共同产生的温室效应,有可能将火星表面的温度提高,使之接近水的冰点,这时大气中的水蒸气、由遗传工程改造过的植物产生的氧  相似文献   

12.
本期视点     
火星将成为第二地球美提出“改造火星”方案美国航空航天局(NA SA)科学家马格丽塔·马里诺娃博士在《行星地质物理杂志》上发表文章称,她相信自己发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有效10000倍的“超级温室气体——全氟丙烷(C3F8)”。通过向火星大气层中不断排放这种气体,将会产生连锁“温室效应”,从而让火星在数百年后变成一个气候如春、坚冰融化的温暖湿润世界,火星就会变成太阳系内另一颗适合人类居住的绿色星球。科学家相信,火星永久冻结带的土壤中存在大量的固态二氧化碳,一旦火星气候变暖,这些二氧化碳将被释放到大气中,使火星大气增厚,压力增…  相似文献   

13.
萤火一号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于今年11月上旬发射升空。因为火星在我国古代被称为“荧惑”,所以作为我国火星探测计划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取其谐音,便被命名为“萤火一号”。  相似文献   

14.
火星,是太阳系第四颗大行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如果火星有生命和水,它将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另一颗星球。每当火星在天空中变得更加明亮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新一轮火星探险的到来。 2003年6月7月,“火星快车”和“勇气”号及“机遇”号相继冲天探寻火星,在短短一个多月内地球如此密集地向火星发射探测器,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首次。  相似文献   

15.
在很多科学家眼中,火星是一片根本无法适合人类居住的不毛之地。然而,美国科学家却提出了一个给火星加热从而使其变成一颗绿色星球的新方案。科学家马里诺娃博士提出了一个“温室化”火星方案。她发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有效10000倍的“超级温室气体”———全氟(fú)丙烷(wán)(C3F8),通过向火星大气层中不断排放这种气体,将会产生难以想象的连锁性“温室效应”,从而让火星在数百年后变成一个气候如春、坚冰融化的温暖又湿润的世界。马里诺娃博士改造火星方案中的最关键一步是:她所需要的“超级温室气体”,可以通过火星表面自身的元素来制造…  相似文献   

16.
(一)阅谈下文,兜成1一5肠\越旦多/ 火星生命之争未有果 1877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发现火星上的“线条”被误译为“运河”后,火星生命乃至“火星人”的争论几乎一直没有停止过。有关的科幻小说、电影更是()出现。1938年美国电台在播放一部根据科幻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时,竟有不少人以为残暴凶狠的“火星人”真的已经登陆,因而仓皇出逃,造成了社会动乱;上个世纪50年代以前苏联还有人在某大学开了“火星植物学”的课,计划将来利用火星上的植物来改造地球沙漠;60年代又有人宣称,两个小火星卫星是史前“火星人”发射的“人造火星卫星”,里面保存着“火星…  相似文献   

17.
殖民火星     
《初中生必读》2013,(7):6-6
人类殖民火星的脚步正在悄然加快。不久前,美国space太空公司宣布了一个令世界震惊的火星殖民计划:在未来15年至20年,该公司计划将8万名地球人送往火星。  相似文献   

18.
今年的宇宙探测真实好戏连台,卡西尼-惠更斯号飞船刚刚在1月降临土卫六;7月份,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度撞击”彗星的太空焰火又燃放起来;紧接着,8月份美国“火星勘测”号轨道飞行器又要踏上飞往火星的旅途,准备开始新的一轮火星探测行动。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火星长期探测计划项目的日程,一般每两年就要推出一项新的火星探索行动,2003年发射的火星漫游车“勇气”号和“机遇”号,它们至今还在火星上大显身手;今年的主角则是一艘大型轨道飞行器“火星勘测”号,它将于明年3月抵达火星。此次计划将动用宇宙探测有史以来功能最强大的摄像机,拍摄…  相似文献   

19.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长期火星探测计划共有四大目标:确定火星上是否曾经存在生命,揭示火星的气候特性,了解火星的地质情况,为人类登陆火星探险做好准备。这实际上也是“火星勘测”号轨道飞行器此行的主要科学任务。自从1887年意大利天文学家斯切亚帕利尼首先观察到火星上的“运河”以来,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关于火星是否存在水与生命的猜想一直在人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除了地球,在太阳系的所有行星当中,火星上最有可能诞生生命。这种看法的根据就是火星上有水。但火星距离地球数千万公里之遥,以现今的科学技术,人类还无法亲临火星,目前只…  相似文献   

20.
《少年科学》2009,(9):20-22
火星,如今已成了人类眼中的太空“明星”。人类的探测器已经并将继续频繁造访这颗“萤惑”之星。俄罗斯、美国、欧洲航天局、日本、中国都对火星有着浓厚的兴趣。中国的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1”号已经整装待发,即将奔赴火星。火星探索为何如此重要,引得世界上的航天大国对其刮目相看,视若“明星”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