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对高职“专升本”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可以认识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价值。本文根据高职“专升本”教学工作的特点,结合文献内容及相关研究理念,对高职“专升本”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进行分析,核心目的是根据人才培养现状,总结当前高职“专升本”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各项影响因素的分析,创新高职“专升本”教育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为高职“专升本”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职"专升本"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职“专升本”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也是构建高等教育“立交桥”、形成层次结构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同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笔者研究了高职“专升本”教育的科学合理定位,分析、论证了我国目前实施高职“专升本”教育的培养模式及教学组织形式的各自利弊与优劣,并就相关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职专升本教育自1999年实施以来,为高职学院部分优秀毕业生提供了晋升本科院校的机会,建立了专本沟通的立交桥.但在实践中,高职专升本教育如何定位,专升本人才如何培养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遵循社会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高职专升本教育应定位于职业性,成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从教育行政部门来说,要遴选合适的高职专升本教育的承担院校、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型学位、改革高职专升本招生入学方式;从高校来说,要根据职业教育定位,改革高职专升本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基于"专升本"制度对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高职“专升本”制度实施的积极因素,分析了近年来高职“专升本”热潮形成的原因,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影响,以及引发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途径是:导胜于堵,应坚持高职培养目标,建立“专升本”疏导机制,完善“专升本”选拔方式,发挥有利的导向作用,适度发展本、研高职教育,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高职“专升本”制度实施的积极因素,分析了近年来高职“专升本”热潮形成的原因,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影响,以及引发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途径是:导胜于堵,应坚持高职培养目标,建立“专升本”疏导机制,完善“专升本”选拔方式,发挥有利的导向作用,适度发展本、研高职教育,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袁娇娇 《教师》2014,(2):29-29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实行的“专升本”制度与教育界多年来呼吁建立的职业教育“立交桥”相关。也是我国扶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体现。“专升本”维护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公平性,有效地贴合了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文章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实行“专升本”的必要性进行分析,针对“专升本”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陕西教育》2007,(1):18-18
本刊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2007年我省普通“专升本”教育共安排招生学校22所(均为公办普通本科院校),计划招生5681人。 根据省教育厅规定,“专升本”教育招生规模要严格控制在当年省属高职应届毕业生5%以内,并纳入国家下达的普通本科总规模内;“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独立学院和民办院校原则上不举办普通“专升本”教育。  相似文献   

8.
浅议"专升本"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专升本”教育已成为大批专科生、高职生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但“专升本”大学生群体所具有的不同心理特点,也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必须立足他们的心理现实,强化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9.
高职学生"专升本"政策的出台收到各方欢迎,但高职院校以及升本院校的盲目跟风、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不够和管理工作不到位等,影响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文章从高职学生专升本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了职业生涯规划视域下高职学生专升本的走向和发展趋势,以期为学生、家长、输出和接收学校以及国家政策制定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非师范类专科升本科教育(以下简称“专升本”)作为成人高等教育的一个新的层次,报考人数逐年递增。“专升本”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延伸、发展及补充形式,已在当前的教育需求中成为热点,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加入“专升本”的行列。从浙江省“专升本”报考人数来看,1997年为19633人,1998年为25048人,比上年增加27.6%,而1999年报名人数达到30758人,又比上年增加22.8%。每年报名人数递增速度之快,是其它招生形式所没有的。但目前“专升本”教育从招生考试、录取到实施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存在着种种问题,已阻碍了“专升本”教育的发展,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成人专科起点本科,简称“专升本”,从1982年开始试办至今已有17年的历史。由于“专升本”沟通了大学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为专科毕业生升本科继续深造提供了机会,满足了用人单位对本科毕业生的大量需求,因此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欢迎。但“专升本”教学计划的制订或...  相似文献   

12.
高职专升本利弊探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行高职毕业生通过考试“专升本”,对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有一定作用,但同时为高职学校教学带来一些问题:不少愿意继续升本科深造的高职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应试升学上,而忽视高职实践环节和技能训练。因此有的教育管理者担心这样发展下去会冲击高职教学、偏离高职培养目标。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很多高职院校呼吁发展更高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建立起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完整的高职教育体系.使高等职业教育自成体系.实现自我循环。目前的当务之急应该是选择合适的本科院校举办“专升本”教育。有两类学校可成为“专升本”教育的主体:一是坚持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地方本科院校.包括坚持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的新近从专科升格的本科院校:  相似文献   

14.
自1990年我国实施“普通专升本”教育以来,该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人才,但随着“普通专升本”学生生源的多样化,教学实践中凸显的问题已日益严重。本研究拟以河南省英语专业“普通专升本”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深入了解该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研究结果对完善我国“普通专升本”教育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专升本制度是时代的产物,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专升本制度符合国家提出的终身学习理念,高职院校专升本制度是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及教育结构调整的需要。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实施专升本制度的问题,包括高职院校的正常教学及管理秩序受到一定的影响、高职院校专升本制度在知识结构衔接上不畅通等,提出了高职院校实施专升本制度的改进措施:建立一套与时俱进的、科学的专升本疏导机制;发挥专升本制度的激励作用;完善专升本选拔方式,保证公平、公正、公开,发挥有利的导向作用;认真组织考试,保证专升本考试组织过程的人性化等。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普通高饺“专升本”培养模式在为高职(专科)学生升入本科学习提供机会、提高高校办学效率和缓解高职(专科)院卡电毕、比生私业部铲压力所发挥的作用,就“专升本”招生一些主罢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加强普通“专升本”招生管理应从科学编制招生计划、加大宣传力度、规范报名资格审查和提高命题评卷质量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给高职学生选择专升本行为的解读提供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运用探索性研究对44名专升本教育的毕业生进行深度访谈,基于扎根理论对高职学生参加专升本教育的内在动机与现实价值进行理论构建。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学生参加专升本教育的动机可以分为提升职业技能、跨越学历门槛和跟随他人发展三类,而专升本教育在跨越学历门槛以及拓展就业范围上有积极的作用,却在最关键的技术技能提升上停滞不前。对策建议包括政府层面推动本科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社会层面扩展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空间、学校层面做好人才培养体系衔接和学生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理性选择是否参与专升本教育。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的教育方针不断向高职教育倾斜,各高职高专院校一直以来重视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就业水平的提高,并逐步凸显其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的“专升本”工作为切入点,通过近年来“专升本”招生录取及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入学成绩进行认真调查研究,论证了当前我国“专升本”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你问我答     
《中国高校招生》2007,(1):14-15
Q:在独立学院,可以专升本吗?吉林省永吉县第三中学张月A:教育部要求,从2006年起,“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独立学院和民办院校原则上不举办普通专升本教育。其他普通高校专升本的招生规模要严格控制在当年省属高校高职(专科)应届毕业生的5%以内,并纳入国家下达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校专升本班主任工作探析及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普通高校的专升本教育是在成人专升本教育之后形成与发展的,普通高校专升本教育为大批专科生、高职生实现再教育提供了平台。由于他们在学习年限、生活环境以及群体数量上有别于普通本科生,决定了他们的思想动态、学习动机以及行为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征。针对这些特征班主任工作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是摆在专升本班主任面前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