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老师: 我们的孩子快上学了,整天光知道玩儿.我们想让他早一点开始读书写字,可是孩子学习总是没有玩兴大.我们看一些读物上说,游戏对学前儿童有着特殊的意义.您说,是这样吗?游戏对孩子有什么意义?我们该怎样指导孩子的游戏?  相似文献   

2.
不少父母都感觉跟孩子讲道理是非常难的一件事:父母说得天花乱坠,孩子这耳朵进,那耳朵出;一不留神,孩子还逮着个错,反吵父母半天。有些父母能与孩子说得眉飞色舞、热火朝天,有些父母却很少与孩子讨论什么。他们与孩子说话,往往说上个三五句,孩子不耐烦,父母也没词了。这些父母也很着急: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和孩子深入讨论呢?怎样让我们的亲子沟通更有趣呢?在下列方面好好体悟摸索,相信你们与孩子的心灵会越来越近,“越说越投机”不是什么难事。体会家庭游戏的魅力家庭游戏是使家庭成员达成美好沟通的桥梁。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游戏,他们需要在游…  相似文献   

3.
品读     
<正>游戏,是孩子的第一语言。如果我们想告诉孩子什么,那么最好的方式是"玩给他看",而不是"说给他听"。——今天,游戏被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但游戏到底有什么作用呢?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在其《游戏力》一书中说:通过游戏,孩子一边探索着世界,一边尝试着展示自己在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想必同学们肯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既然同学们喜欢,我们又何尝不可把游戏融入课堂教学中,让我们的孩子们在"玩"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呢?从一定意义上说,游戏本身除具有娱乐功能外,还具有学习功能。它从来就是和儿童不可分的,是儿童理解世界的独特方式,能使儿童在学习中产生愉快的体验。孩子是在游戏中长大的,游戏化的学习和生活是更适合他们的方式,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实现在"玩"中学,寓教于乐,又该如何帮助学生在游戏中成长呢?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反思。  相似文献   

5.
<正>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自主性游戏活动中,教师应不断观察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和对游戏种类的需要,根据幼儿的需要组织游戏活动,以儿童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开展双边互动活动,这样才能使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在自主游戏开展时,我们是把所有的东西预设布置好?还是让孩子自主地参与这个过程呢?我更倾向于后者,在本学期的自主游戏开展过程中,我就让孩子在游戏中真正自主起来。第一:自主确定游戏主题——你说玩什么  相似文献   

6.
又到新年。父母给孩子的新年礼物,大多是玩具。心理学家这样说:玩具是孩子们情态多姿的学习工具和游戏伙伴。那么,父母给孩子买玩具,是希望孩子从中能得到什么?玩具在孩子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我们给孩子选怎样的玩具?本期,30多位家长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7.
小学信息技术课中三个常见问题之分析及解决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题一孩子们只喜爱玩游戏一些孩子遇到你,常常会微笑着对你说":老师,我们下一节电脑课学习什么?留一点时间让我们玩一下游戏啦!"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头头是道地讲解基础知识或操作要领,一部分孩子却在座位上偷偷地玩游戏。  相似文献   

8.
体育游戏的特点是活动,所以必须考虑怎样让孩子活动和如何掌握活动量。有一位老师带孩子玩“走小路”的游戏,一会儿就停止了。孩子说:“老师,让我们再玩一分钟好吗?”这显然是孩子们活动不满足而提出来的“强烈要求”。又有一位老师带领孩子玩“火炬接力赛”游戏,任着孩子的性子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结果孩子回到教室就迫不及待地找椅子坐,他们气喘吁吁地说:“老师,太累了,下面创造性游戏不要做了,让我们休息休息吧!”显然孩子们已觉到太累了。以上两个例子不一定普遍,但却向我们指出:教师要适当掌握和控制幼儿的活动负荷,带孩子做体育游戏时,既要让孩子身体有一定程度的疲劳,又要能使孩子承受得住。  相似文献   

9.
一、孩子以游戏为生命游戏既是孩子的娱乐,也是孩子的学习、劳动、工作和生活,它是孩子的忠实伴侣,我国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为什么喜欢游戏?“游戏开心”这是孩子的回答,游戏为什么开心呢?学前期的孩子身心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他们的知识经验、体力、精力逐渐增长,而且有了一定的独立性,他们好动、好奇、好模仿,并积  相似文献   

10.
对于孩子来说,游戏就是学习。那么,幼儿游戏在各幼儿园的现实状态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又该如何更新观念、把游戏还给孩子?又如何去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从游戏中了解幼儿的想法与愿望,满足幼儿游戏的第一需要,并更进一步地发现游戏中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孩子的不同需要,从而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21):188-189
<正>孩子每天都在游戏,而且很卖力地玩,从不觉得疲劳,更不会感到厌烦。很多人认为玩,只不过是孩子无聊打发时间用的,事实上,玩真的是这样的意义吗?孩子从玩乐中得到什么呢?我们该给孩子的游戏加点什么"料"呢?一、主料:明白游戏是为成长做准备在不同的阶段,孩子的玩,可以帮助他反复练习这个时期需发展的能力,并为未来的能力奠定基础。例如: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他常推着椅子走来走去、爬上爬下、在不同房间跑来跑  相似文献   

12.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怎样让我们的童年过得愉快而有意义呢?我们垂杨柳学区少先大队多年来开展的游戏活动的研究为广大少年儿童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健康快乐成长提供了指导。本期队报就将我们创编的游戏活动推荐给大家。希望每个少先队员都拥有多彩的童年。  相似文献   

13.
许凯 《教育导刊》2006,(12):41-41
没有一个词像“游戏”这样与孩子和童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无数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赞美过儿童的游戏,赋予游戏极高的价值。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游戏具有与成人的活动、工作和服务同样重要的意义。儿童在游戏中怎样,当他长大的时候,他在工作中也多半如比。因此,未来活动家的教育,首先要在游戏中开始。”可大人们总会习惯性地想、习惯性地问:游戏能让孩子学到什么?殊不知游戏正是孩子们的快乐课堂,是孩子们学习的重要途径。别总说孩子不会专心,不会有耐心。在游戏中他们是多么投入,多么乐此不疲,游戏让他们学会在自己有兴趣的活动…  相似文献   

14.
正现在家长们对孩子的早期教育都很重视,可以说是不遗余力地投入,选择一个科学合理的,且又适合自己孩子的早期教育方式成为大家热心关注的话题。倡导亲子游戏,把游戏引进家庭,形成家庭中"寓教于乐、寓教于游戏"的和谐氛围,对改善家庭育人理念、促进孩子长远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试图通过调查研  相似文献   

15.
<正>游戏是幼儿的基本生活方式,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的工具,是教师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幼儿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认知结构。如果游戏中对游戏材料投放得当,便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游戏活动兴趣,使游戏材料和幼儿的游戏活动真正互动起来。那么游戏活动的材料跟着孩子什么走?怎么走呢?教师该如何投放?一、跟着孩子的兴趣走——趣味性投放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由此可见,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兴趣的关键因素是游戏材料的投放。  相似文献   

16.
天文家     
我不过说:“当傍晚圆圆的满月挂在迦昙波的枝头时,有人能去捉住它么?”哥哥却对我笑道:“孩子呀,你真是我所见到的顶顶傻的孩子。月亮离我们这样远,谁能去捉住它呢?”我说:“哥哥,你真傻!当妈妈向窗外探望,微笑着往下看我们游戏时,你也能说她远么?”哥哥还是说:“你这个傻孩子!  相似文献   

17.
角色游戏中让幼儿学会谦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雪珍 《山东教育》2003,(27):37-37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像,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活动。角色游戏是幼儿学会谦让,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最佳手段。“谦让”是谦虚地推辞或退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我们在孩子发生争执或其他行为问题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然而我们常常发现,孩子们会说不会做,更可笑的是有的孩子认为谦让是别人让我,这说明孩子对谦让的理解并不完整。在角色游戏中,怎样使孩子理解和学会谦让呢?一、帮助幼儿理解谦让在游戏中,小朋友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扮演角色,而在选择时常常会发生争执。如顾琰和罗丹妮两人争做娃娃家的“妈妈”,顾琰…  相似文献   

18.
张海蓉 《宁夏教育》2005,(11):69-69
大人每天要去上班.其实,孩子游戏的意义也如此。法国著名思想家蒙山说过:“不应该把孩子的游戏仅仅视为娱乐,而应看作是孩子们最认真的行动。”孩子每天都需要游戏,游戏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心理需要之一。  相似文献   

19.
游戏结束时的分享活动是幼儿互相交流、互相启发的社会学习过程。在这一环节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有些孩子在窃窃私语,有些孩子还沉浸在刚才的游戏中,有些孩子则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您怎么看待游戏后的分享活动?怎样才能发挥分享活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一、"故事化音乐游戏"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如何调动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及学习音乐的欲望?使孩子成为"乐知者"。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变成一种游戏似的。"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精辟地论证"游戏"与孩子间的特殊情愫。无疑,游戏是孩子生命的一部分。那么如何将游戏融会到音乐的课堂中去,使孩子在游戏的同时掌握各种音乐知识、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