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体育系学生体操普修课中运动损伤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体育系学生在体操普修课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机理,对广州体院体育系3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体育系学生在体操普修课中损伤部位较多的是掌、膝、腕、腰、肩、踝等;损伤性质多为拉伤、扭伤、挫伤、擦伤:损伤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技术不合理,准备活动不充分和缺乏保护帮助。并且运动损伤发生的机率随学期、季节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2.
对青少年业余男子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江苏省156名青少年业余男子举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表明:腰部发生的损伤机率最高,其次为膝部、腕部;肩部、背部、肘部发生损伤的机率最低。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为:青少年自身身体发育方面的原因,技术动作方面存在问题,对整理活动认识不足,训练缺乏科学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国45名优秀青年拳击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调查,结果表明:拳击运动员运动损伤以头面部最为多见,其次为手都、腰部。具出血、手都挫伤、面部撕裂伤、腰踝扭伤等是比较常见的伤病,多为轻伤。脑震荡及击音发生机率相对小些,但一旦发生,病情相对严重。重拳是拳击运动员损伤的主要原因,同时与运动员的防护能力、身体疲劳、缺乏必要的运动损伤知识及训练水平、心理因素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调查大学体育院系普修跨栏跑运动中,踝部发生损伤的机率及其损伤发生的阶段。从踝部的解剖结构特点,分析踝部运动损伤的原因,从中找出规律,并针对原因提出一些预防的方法,为教师在跨栏跑教学训练中减少学生踝部运动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中学生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走访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142名大中学生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中学生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腰、肩、踝、膝、肘关节;运动训练中运动损伤出现的机率最高,其次为运动竞赛损伤;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不规范,身体局部运动量过大,场地器材不良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要重视准备活动的质量,强化基本技术练习,注意恢复训练,改善场地器材设备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塔沟武术学校学生运动损伤情况及造成运动损伤的各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大多数塔沟武术学校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地运动损伤,常见的损伤部位有踝关节、腰部、膝关节和腕关节。(2)造成塔沟武术学校学生运动损伤地自身因素主要是:准备活动不充分、思想不重视、身体素质差、技术动作的错误;外界因素主要是:场地器械不合理。(3)塔沟武术学校学生运动损伤机率高的主要场地有:水泥地、塑胶场地、草地、泥地。(4)塔沟武术学校运动损伤后的诊断情况依次为:膝、踝关节的损伤有77人,占56.8%;肌肉拉伤有34人,占25%;韧带拉伤有28人,占20.4%。大部分人在损伤后能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合理,但仍有少数人选择不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讨皮划艇静水皮艇项目运动损伤的特征,本文以山东省队为例进行运动损伤现状分析,旨在为预防运动员发生损伤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在分析运动员体重等基本情况基础上,对运动损伤的部位和组织、致伤训练的类型、损伤的左右侧和新旧伤进行帕累托分析。结果:(1)运动损伤主要发生的部位,男性运动员在腰部,占比79.06%;女性运动员主要集中在膝关节、腰部和背部,累计占比达到87.63%。(2)运动损伤主要发生的组织为肌肉组织,在男性运动员中占比69.91%;在女性运动员中占比45.70%。(3)运动损伤主要致伤训练为测试仪训练,在男性运动员中占比45.75%;在女性运动员占比34.95%。(4)运动损伤左右侧分布,中间脊柱损伤的例数最少。(5)持续旧伤在男性运动员占比为88.77%;女性运动员占比63.44%。结论:皮划艇静水皮艇项目运动损伤发生部位主要集中在腰部;损伤发生的主要组织为肌肉组织;致伤训练主要为测试仪训练;持续旧伤占运动损伤的主体,左右侧损伤较多,中间脊柱损伤的例数较少。  相似文献   

8.
对参加第10届全运会的8个省市48名男子蹦床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分布在膝关节、踝部、腰部和颈部。损伤的类型主要为筋膜韧带损伤,占26.2%:肌肉损伤,占19%;骨软骨损伤,占14.9%。发生损伤的原因主要是身体机能不适、技术因素、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9.
王威  吴杰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5):603-605
学生在学习体操动作时,发生运动损伤机率很高。为了解体操教学中的运动损伤情况,避免或减少在体操教学中发生运动伤害,就体操教学中产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技术错误、准备活动不足、保护与帮助不当等因素。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优秀男子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燕 《体育科学》2004,24(5):22-23,26
对我国9支优秀男子排球运动队共计117名运动员进行了运动损伤的调查及病因分析。发病率列前4位的运动损伤依次为髌骨劳损、腰肌劳损、肩袖损伤、踝关节扭伤。损伤的主要原因为:训练缺乏科学性、身体机能不佳、训练水平不足、心理状况不良等。指出运动损伤重在防治,应从运动训练学方面、组织管理学方面、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综合抓起,最大限度的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在速度滑冰初学的教学过程中,各种运动损伤频频发生。通过对各种损伤发生的频率、损伤部位、损伤种类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提示了造成损伤的因素,提出预防损伤的方法,为运动损伤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30名男生进行个案研究,结果表明:三门球运动损伤多发生于上肢和躯干部位,分别占到45.45%和30.91%,损伤类型以抓伤和擦伤为主,分别占到41.82%和21.82%。其产生原因与三门球特性、场地、教师、学生因素密切相关。其中,规范仪容仪表和佩戴护具能够降低算命球运动损伤产生的机率,而三门球技术水平与运动损伤频率呈反比。研究认为,三门球运动损伤并非不可避免,并对如何避免三门球运动损伤的产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具备国家二级及以上技术等级的中国男子沙滩排球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结论:中国男子沙滩排球运动员相较于足球等项目运动损伤比例较低,训练年限与损伤比例成正比,准备期易发生运动损伤,中外男子沙滩排球运动员损伤技战术特征诱因从统计学角度来说无明显差异,但是从数据百分比角度来看,中国男子沙滩排球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比例低于国外运动员。建议:发生运动损伤现象时,保障正常的训练计划,可以局部进行练习,进行必要的及时治疗,根据身体机能部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运用恢复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了解不同体质状况的青少年发生运动损伤的情况,为开展学校体育安全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某初中1011名学生进行体质测评,并对其后一年中参加体育运动时发生损伤的情况进行调查,按照各体质指标不同水平分组,分析青少年体质状况与发生运动损伤的关系。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包括描述统计、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结果:(1)一年中男女生发生损伤的比例分别为62.8%和5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71,P=0.012);(2)以正常BMI青少年为参照水平,超重和肥胖青少年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率分别是正常BMI青少年的1.386倍(OR=1.386,95% CI:0.980,1.960)和1.198倍(OR=1.198,95%CI:1.137,2.500);(3)平衡能力一般的青少年发生运动相关风险的几率是平衡能力良好青少年的1.285倍(OR=1.285,95%C:0.968,1.980),平衡能力较差的青少年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率是平衡能力良好青少年的2.007倍(OR=2.007,95%CI:1.086,3.710);(4)肺活量水平较差的初中男生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率是肺活量水平良好的初中男生的1.911倍(OR=1.911,95%CI:1.097,3.330)。结论:青少年发生运动损伤整体比例较高,肥胖、心肺功能差、平衡能力差是青少年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体质内因。  相似文献   

15.
预防运动损伤新视角①——身体训练与运动损伤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田联《运动医学实践手册》一书 中指出:“就预防运动损伤而言, 其最高境界是在训练过程中不发生损 伤,其次是不发生再损伤”。为了有效预 防运动损伤,在上期《田径运动损伤的 原因、特点及预防》一文中。我们讨论了 运动损伤发生的一般规律及预防运动 损伤的一般原则。 今天我们将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全新的角度,一个广大教练员最熟悉的角度,来探讨预防运动损伤问题,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身体训练与运动损伤预防的关系、以及如何发展身体素质的问题。 我们知道竞技运动是残酷的,每一块金牌都是教练员、运动员汗水的结晶,每一项新…  相似文献   

16.
篮球运动损伤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1982年以来国内学者有关篮球运动损伤的研究。从不同层次篮球人群的运动损伤,篮球运动损伤经常发生部位、篮球损伤原因,以及篮球运动损伤的特点等方面入手。试图找出当前有关篮球运动损伤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探讨篮球运动损伤发生规律,推动有关的研究更为全面、精细。  相似文献   

17.
对哈尔滨市滑雪群体运动损伤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通过对哈尔滨市部分滑雪群体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滑雪运动损伤的机率较大,并具有明显的部位特征,踝膝受伤比例最高。损伤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器材、技术问题、缺乏自我保护、过度疲劳等方面。建议,掌握科学的滑雪方法和手段,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防患意识,加强自我保护,选择合适的器材,遵守雪场安全规范。管理部门要树立“安全第一、服务第一”思想,提高服务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操课教学过程中,往往由于体操专业技术难度较大,专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而导致各种运动损伤,学生对体操课的教学产生一种畏惧心理,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运动损伤发生的机率。阐述、分析体操课教学过程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为减少体操课教学过程中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理论指导,有利于体操课正常教学的顺利完成和体操运动的普及。  相似文献   

19.
陆艳芳  李杨 《精武》2013,(17):10-11
了解青少年运动员易发伤病情况。方法:对山东体育学院体育运动学校的216名伤病运动员治疗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男生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占56、94%,女生占43、06%;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项目是中长跑,占33.33%;膝关节是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占23.61%;运动损伤类别中韧带损伤发生率较高,占47.22%。根据运动损伤调查结果,提出防止运动损伤发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郑州市10所市区的400余名中学生篮球运动的损伤状况与原因进行调查。目的是了解经常参加篮球运动的中学生损伤发生的规律,探讨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调查结果表明,运动损伤总患病率为81%;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依次为踝关节、手指、脸部、膝关节、头部等。其类型为关节扭伤、肌肉拉伤和软组织损伤等;损伤原因依次为准备活动不当、违反比赛规则、技术动作错误、场地不良、运动负荷过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