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决议。我国当即决定派以乔冠华副外长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出席第26届联大,接着派出以黄华大使为首席代表的常驻联合国代表团。  相似文献   

2.
1971年4月,毛泽东和周恩来“导演”的乒乓外交轰动了全世界,随后,基辛格和尼克松相继访华,自1968年开始解冻的中美关系有了突破性进展。到了26届联大前夕,联合国在恢复中国代表权问题上的形势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生着有利于中国的变化。就在这个关口,恰巧轮到印度尼西亚担任联大会议的主席国,而司徒眉生的密友——印尼外交部长马立克又将走马上任联大主席。马立克与司徒眉生结识,早在1947年夏季。当时,年仅19岁的司徒眉生,以印尼华文报纸《天声日报》见习记者的身份,第一次被派遣采访重要国务活动——共和“国临时国民大会“”,临时国民…  相似文献   

3.
1971年10月25日在纽约的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的时候,北京钓鱼台的中美秘密会谈临近结束了。这是基辛格第二次访华期间与周恩来进行的第10次会谈,也是最后一次会谈:基辛格预定在第10会谈结束后就乘“空军一号”专机回国。北京时间10月26日早晨天亮的时候,会谈已经进行一半了。有一个中方工作人员接过新华社送来的一  相似文献   

4.
1972年,正是“文化大革命”的“波谷时期”。年初,周恩来要做的一件大事,就是迎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基辛格来华投石问路从1971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来华投石问路,总理就开始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一方面他要权衡世界力量对比和分析国际形势;另外又要考虑国内百姓的心理承受能力。这国门何时打开为好? 双方秘密交谈几次后,决定1972年上半年尼克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相似文献   

5.
1971年4月25日,尼克松提前结束度假返回白宫。因为他在戴维营忽然获悉一件事,就是宋子文先生于24日晚在旧金山不幸逝世。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见到尼克松后,探询地说:“莫非宋子文的死,与我们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1945年6月,包括中国解放区代表董必武在内的中国代表团在联合国宪章上签了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理所当然地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按照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和国际组织通告的惯例,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本来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却遭到了主要来自美国的反对。  相似文献   

7.
1971年,在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之后,当时32岁的吴建民作为第一批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成员,亲身经历了中国重返国际大舞台之初的喜悦和新奇。之后,吴建民先后在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任职三秘、二秘,参赞,七年的经历又让他有幸见证中国代表团重返联合国后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8.
孟红 《新闻世界》2008,(3):53-53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中国之行震惊了世界。时任中国外交部长的乔冠华和美国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受命共同起草《中美联合公报》。  相似文献   

9.
联大任命加利为下届联合国秘书长 12月3日,联大通过决议,任命埃及副总理加利为1992年1月1日至1996年12月31日任期内的联合国秘书长,使他成为联合国第6位秘书长和担任此职的第一位非洲人。  相似文献   

10.
1994年4月22日,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中美邦交杰出的使者、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纽约康奈尔医疗中心走完了他的最后人生旅途。人们对这位具有战略远见和政治勇气的政治家的去世深表怀念。尼克松1913年1月9日出生在加尼福尼亚州的巴.达林。1968年任美国第37任总统,1972年连任,1974年8月因“水门事件”而含垢辞职.在他任职期间,为美国人民及世界的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1972年2月他以超人的勇气和政治家的远见访问了中国,和已故毛主席及周恩来总理一起打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19…  相似文献   

11.
1996年10月     
1996年10月9月23国一10月10日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与澳大利亚太阳集团公司联合举办的’96墨尔本中文图书展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举行。4000多种图书参展。2—5日由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主办的中国少儿出版物成就展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26个省、...  相似文献   

12.
提到周恩来这三个字。敬意都会从亿万国人心底油然而生。他的人格风范为人称颂.历史功绩丰碑永树。他的对手尼克松说:“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之火可能不会燃烧起来:如果没有周恩来。中国的革命可能被烧毁。只剩下一堆灰烬。”他的朋友特立尼迭和多巴哥常驻联合国代表阿卜杜拉公使说:“周总理永远活在中国的崇山峻岭和江河大川中。” 周总理离开我们已经30年了。我们怀念他。是因为他的一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无私奉献里没有一句空话. 在他去世后第二天,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说:“为了悼念周思来。联合国下半旗。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 他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伟人,更是彻底的“无产”。虽然连遗骨都没有留下.却在无数后人心中:留下了永远效法的崇高榜样。[编按]  相似文献   

13.
激情“扬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2年9月26日,扬子晚报的发行量达到2012816份(目前日发行量稳定在180万份以上),成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10月15日,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长李夫在中国晚协第17届年会的开幕式上,提议全体与会代表为扬子晚报最高日发行量超过200万份鼓掌。10月19日,扬子晚报第三届读者节在南京狮子山阅江楼隆重开幕,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涌来的读者使身临其境的我真切地感受到扬子人和千百万读者心心相印。扬子晚报在改革开放中诞生,在激烈竞争中成长。从1986年元旦创刊时的日发行量5万份,至1995年9月7…  相似文献   

14.
《北京档案》2012,(2):59
正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为期七天的历史性访问。访问期间,毛泽东主席会见了尼克松总统,周恩来总理与他进行了会谈。双方就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着重讨论了印支问题和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兰台世界》2012,(10):70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为期7天的历史性访问。访问期间,尼克松总统会见了毛泽东主席,同周恩来总理进行了会谈。双方就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着重讨论了印支问题和台湾问题。1972年2月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12月1日,基辛格博士在时隔三年之后再次访问我馆。吕章申馆长在西门外迎候93岁高龄的基辛格博士,对他的再次到访表示由衷欢迎。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我馆接待了基辛格博士。基辛格博士深情地回忆了他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交往的情景。他说,毛泽东主席四次会见他,每一次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  相似文献   

17.
《陕西档案》2012,(2):19-19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一行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为期7天的历史性访问。访问期间,尼克松总统会见了毛泽东主席,同周恩来总理进行了会谈。双方就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交换了意见,着重讨论了印支问题和台湾问题。1972年2月28日,经过反复磋商,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宣布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相似文献   

18.
新闻榜     
由于联合国预算问题再次陷入危机,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取消了原定于12月4日开始的对中国、韩国、日本和越南四国的访问。造成这一危机的始作俑者是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博尔顿。以强硬著称的博尔顿今年5月被布什提名时就曾遭到争议,这一次他提出了一个“中期预算方案”,即联合国打破改革僵局之前,应制定一项3到4个月的中期预算,而不是惯常的两年期预算。根据惯例。第60届联大应在今年年底前审议批准安南提出的2006年至2007年的财政预算案。但美国的态度无疑将让联合国陷入资金危机——这个超级大国是分摊会费最多的成员国,占会费总额的22%。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是举世公认的内政、外交天才,常在不经意间,妙语连珠,令人叹服。嫦娥奔月1971年,基辛格博士为恢复中美外交关系秘密访华。在一次正式谈判尚未开始之前,基辛格突然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一个要求:“尊敬的总理阁下,贵国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成果震惊世界,那具女尸确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啊!本人受我国科学界知名人士的委托,想用一种地球上没有的物质来换取一些女尸周围的木炭,不知贵国愿意否?”  相似文献   

20.
3月5日下午,北京饭店大厅内灯光明亮,笑语阵阵,首都800多名翻译、新闻、出版、文化教育工怍者济济一堂,正在这里参加茶话会,祝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建立十周年。十年前,公司初建时的名称叫“联合国资料小组”,是为了适应我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后的形势需要而建立的一个机构,由商务印书馆代管,任务是承担联合国总部一些文件的翻译印刷工作。起初,只有18位同志,全部是从干校调来的。渴望工作,渴望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的迫切心情,使我们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