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徐渭在《南词序录》中把“谢娘”解释为“文女”,李复波、熊澄宇认为“谢娘”与“谢秋娘”关系更近。事实上,在“唐诗”、“宋词”、“元曲”中,“谢娘”、“秋娘”、“谢秋娘”是三个屡屡出现的意象,而且各自有其渊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道”是老子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包括本体道和规律道两部分,本体道又包括“无”、“有”。“无”是宇宙万物最初的本源,它为虚空之神,有“虚”、“静”、“小”的特点,“有”是生养之神。有“混沌”、“动”、“大”的特点。道体是从“无”至“有”的,“无”虽有创造的潜藏力,但需要最初的鼓动力。在老子那里,由于更注重以“反”为内容的规律道,以至老子把规律道作为道体从无形质落向有形质的最初动力。  相似文献   

3.
释"能"     
研究元明清戏曲作品中的词语,发现“能”有诸多义项,如“才干”、“能够”、“如此”、“认同”、“很”等等,其中有20余项在目前所有辞书中均未见收录。  相似文献   

4.
狭义“有”字句、方言“有”字句都统一在“有”的“表存在”的本义下:名物、性状、事件的存在。由于“存在”是客观的,于是进一步引申出“肯定、强调”义。当客观肯定带上主观倾向性,变为人类对外界的判断时,“有”字的意义进一步由“肯定、强调”义抽象到“确认”义。  相似文献   

5.
说"三"道"四"     
“三”和“四”作为基本的数目字,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语言。就说成语吧,你统计过含有“三”或“四”的有多少吗? “三”:三心二意、两面三刀、三头六臂……“四”:四面楚歌、五湖四海、四大皆空……“三”和“四”:不三不四、朝三暮四、丢三落四……由此可见它们在我们的语言里的运用是多么广泛! “一”为单, “二”为双, “三”为“众”。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三”很自然地由确数变为约数,有了“几个”或“多次”的意思。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三人”意思是“几个人”:大禹治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中, “三过”就是多次经过的意思。  相似文献   

6.
二”和“两”都有表数目的“共性”。“二”的“个性”有:(一)表示第二,次第。如:二手货。(二)两样。如:心无二用;“两”的“个性”有:(一)表双方。如:两厢情愿。(二)表不定的数目。如:他真有两下。(三)市制重量单位。  “两”和“二”不仅在意思上同中有异,它们还在用法上有着微妙的“共性”和“个性”呢。  共同之处是:  一、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如“二斤”(但“二两”不能说成“两两”)。  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可用,但“千”在“万、亿”后,用…  相似文献   

7.
"词"和"辞"     
“词”和“辞”有时可以通用,有时不可通用。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要细加区别。先说通用的情况。在意义上,“词”和“辞”是同义词。在上古时代,一般只说“辞”而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诸如“辞令”、“辞海”、“辞藻”、“辞章”、“言辞”、“托辞”、“遁辞”、“致辞”、“发刊辞”以及“辞典”中的“辞”,均可以通用为“词”。相应地,工于言辞的人,可叫做“辞人”或“词人”。成语“词不达意”和“辞不达意”也可相互通用。但是在用法方面,“词”和“辞”又各有习惯用法。如在“台词”、“誓词”、“歌词”中用“词…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日本的语言学家还是中国的日语语言学家,都对日语助词“は”和“が”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本文对“は”和“が”的区别进行分析、说明,目的是能使日语初级学习者在“は”和“が”的学习、区别上有较全面、清晰的认识。对“は”和“が”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则:一、新  相似文献   

9.
"一样"和"一个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样”和“一个样”都能表示“同样;没有差异”这样的意义,但二在句法、语义、语用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句法上,“一个样”只能做句子的谓语中心语、宾语和补语,而“一样”还可以做定语和状语;在语义上,“一个样”有表示“差异性”和“意外性”的倾向,而“一样”没有这个倾向;在语用上,“一个样”具有强调的意味、不自足的语境特色和鲜明的语气色彩,而“一样”很少具备这样的语用价值。“一样”和“一个样”的这些差异主要是二的主观性程度不同造成的。“一样”主观性程度弱,“一个样”主观性程度强。“一个样”的主观性程度强,既跟量词“个”的介入有关,也与“一样”和“一个样”的历时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0.
"情"和"趣"     
为文之道,贵在“有物有序”“有情有趣”。“物”是内容,“序”是条理,“情”是情感,“趣”是趣味。如果说无情不成文,那么,无趣则寡味。“情”有千种,如亲情、爱情、恋情、友情、人情等;“趣”有万类,  相似文献   

11.
杨冬 《德州学院学报》2005,21(1):100-102
感伤的气氛,病态的形象是明清仕女画的重要特点,笔者认为原因有二:画家借情感失意的女性寄托自己怀才不遇之感;柔弱,病态的女性形象因境遇的相似能够获得中下层边缘文人画家的认同,并且补偿其被封建文化遏制和削减的男性阳刚之气  相似文献   

12.
《世说新语》中的三个词语:“检厉”、“貉子”、“娑”,可作进一步考证。“检厉”一词,诸家释义不够准确,且字义不落实,应从字义上作探求,特别是对“检”字的解析。“貉子”、“娑”两词,则可以方言为证,增添新的印证材料。此外,由“检厉”而涉及“行检”、“检节”、“检括”等词,由“娑”推及“数”,等等。  相似文献   

13.
汉语词缀的主要功能有五个:成词、转类、变义、增义、衍音,其中增义是指词缀的表达性功能,包括指小、增量、轻蔑(贬抑、厌恶)、喜爱(亲昵)、表敬、非正式化(口语化)等多个方面。皖北方言的"子"尾具有前四种功能,其增义功能包括"指小"、"表轻蔑、贬抑"、"表亲昵、喜爱"、"非正式化(口语化)"4个方面。而"衍音"、"形象化"、"拟人"、"拟物"等都不是皖北方言"子"尾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怕"是现代汉语的高频词,既是一个高频动词,又有虚词的用法。从上古到现代"怕"的词义处于不断演变中,"淡泊宁静"是其本义,后来"泊"代替了"怕"表"淡泊"义。"怕"表"害怕"义出现于东汉时期,后逐渐发展出"担心"疑虑"和表示推测的含义,"怕"字不断虚化。本文考察了"怕"字的来源,分析了其词义演变的过程和诱发"怕"字语法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在襄樊方言中,“给”字有如下用法:“给1”:动词,表示“给予”、“致使”、“容许”等义;“给2”:介词,引出施事表示被动,也可用“叫、让”;“给3”:介词,引出受事,表示处置,也可用“叫(教)”;“给4”:介词,引出对象;“给5”:助词。襄樊方言的“给”在历史上是有其来源的。通过比较襄樊方言和周边方言的标记词分布特点,可以大致确定襄樊方言的分区类型。  相似文献   

16.
从“X儿”产生理据上分析“儿”的性质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从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分析“X儿”里“儿”(指词缀)的语音、语法、语义等情况。还是从“X儿”产生的理据上分析,都证明“儿”是一个语素。从“X儿”中“X”的词性情况和“儿”在“X儿”中的语法作用以及“X儿”的整体功能等方面分析,“儿”具有如下作用:即语音标记作用、语法标记作用、语用标记作用和语义标记作用。上述作用往往交叉使用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中"僵"应作"仆倒"理解。上古时期,"僵"的词义主要为"仆倒",之后"僵"又引申出"僵硬"之义。清朝晚期前"僵"的"仆倒"义被"僵硬"义取代,晚清时,"僵"萌生出"事情停滞不前"之义。  相似文献   

18.
《雪国》作为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品,是一首美丽而有充满哀伤意味的梦幻曲。这部作品不仅反映了川端康成对美的执著追求,而且还体现了他浓郁的虚无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9.
庄子以“道”作为其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所谓“无为而无不为”,正是庄子对“道”的精当概括.“道”是庄子美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最高最大的美。因此与“道”相通的“大美”也是以无为而无不为的状态存在着的。以“无为”“不作”为手段,摆脱外物对于人的束缚和支配,达到像天地间“大美”那样一种自然无为的绝对自由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看,庄子美学的核心就是生命美学。  相似文献   

20.
《说文解字》设立亦声部首“句”,并辖“拘笱鉤”3个亦声字。有人认为“句”部不当立,因为部首只表义,而亦声部首有表音功能,不该设为部首;有人认为“句”因其形义特点,难以归入它部,只能自成部首。实际上,“句”的确难以归它部且有从属字,因此必单立一部。从“句”诸字中除“句亦声”的“拘笱鉤”3字外,另有1个“句亦声”的字“雊”,它与“拘笱鉤”3字分归两部,有人认为这是《说文》属字归部的混乱,有人用字义所重说作为归部理据。实际上4字分归两部并不是归部混乱的现象,且字义所重说过于片面,应当着眼于字与字的关系,用“以类相从”的原则才能正确解释“句亦声”4字“拘笱鉤”与“雊”分归两部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