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报业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在“读图时代”已来临的今天,我们会感受到,大大小小的各类报纸对图片的运用越来越讲究,尤其是报纸的副刊为了达到使版面生动、活泼而又不失其优美的艺术风格,对图片的使用亦越来越重视。通过各类图片的使用,使图片与文字的搭配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进而使版  相似文献   

2.
报纸的未来:消亡还是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英国大文豪狄更斯的这句名言,今天用在"传媒的未来"这个题目上,是最恰当不过的了.一方面,作为传媒发展支撑的物质和技术手段越来越发达,为传媒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另一方面,随着媒介竞争的日益加剧,传统媒体开始走向衰落.英国全国性报纸的发行量普遍下滑;日本的主流大报经营出现"赤字";美国的报纸发行总量和广告收入双双下降,多家报纸已停出印刷版;加拿大的"媒体业正经受着地狱般的煎熬"……  相似文献   

3.
作为报纸新闻摄影的从业者.我们发现“读图时代”到来的今天,报纸在并没能给摄影记者带来更多的发稿空间,甚至相反——报纸用图(除照片外,图表制作和美术作品增加)的多元化却给摄影记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危机。  相似文献   

4.
如果我们确认报纸是一种视觉艺术,不妨看看它与其它几种媒体所表现的艺术形式有什么一致和不同。 报纸同电台、电视台比较,一致的地方是需要内容的编排、组合,需要形式上的艺术化处理。不同的是,电台掌握了听觉艺术,电视台采用了视听艺术,而报纸则是地地道道的视觉艺术。今天的读者,已经不仅仅满足文字阅读,他们的视觉审美心理被高速发展的社会文化推向了更高的品位。一个对形式品头论足的时代已经来到我们面前。 90年代“美化”走向“策划” 当时代发展到人们都希望去创造,而干什么事情愿意先  相似文献   

5.
在PC互联网时代,我们开始讨论媒体融合,很多报纸以最低廉的价格,将采集到的信息内容提供给了门户。而今天,门户已经消灭了纸媒品牌,没有一家纸媒在门户上有品牌。门户所有的新闻都是新浪新闻、搜狐新闻,没有某家报媒的新闻,没有《京华时报》的新闻。门户抢掠了报纸的收入,这是一个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凌坚 《新闻导刊》2006,(4):30-32
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后.对传统传媒——报纸来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开拓“内容”的机遇。实际上报纸发展到今天.需要创新的最大工程应当是内容的开拓和创新.因为现代报纸本质上是一种内容产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有报无纸的时代很快就会到来。在国外.已经发明了一种阅读器.只比手机大一点.有了阅读器.就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来阅读报纸编辑部编辑、“生产”的“报纸”。即使在这种无须印刷的报纸诞生以后.任何种类、任何形态的报纸总要面临“内容”的创新与开掘。目前现代网络技术的高度发达以及各种网站的建立.为报纸内容的创新与开拓创造了极为有利和极为可为我所用的空间.而且.这种利用与开拓已经有了实现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吴国方 《新闻实践》2010,(10):50-50
近来,笔者选了杭州4张都市报一周的新闻版面,对照片的刊用情况进行统计对比。4家报纸的新闻版大致差不多,平均63.5个,其中配有照片的版面平均为45.8个,而刊用记者的独立照片平均只有5.8幅,仅仅占所用照片的7.3%。在读图时代的今天,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8.
戚瑛 《新闻传播》2010,(5):67-68
改革创新是时代的主题,也是媒体竞争发展的主题。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报业随之出现空前的繁荣.新办的报纸纷纷涌现,各种市场报数量迅速增加.并深受读者欢迎,这给党报尤其是地方党报(市级机关报)形成巨大压力。同时,伴随着先进的电子照排技术和现代印刷技术的普及,中国报业开始了一场报纸的改革与创新.新闻传媒从内容到版式呈现出新的面貌,因循传统办报模式、依赖行政力量支撑的市级机关党报开始出现弱化。这就要求市级党报必须不断创新报纸形象,形成新的报纸特色。在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报纸肩负着信息传播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通常我们会说.好新闻照片该进入版面编辑的视野。但好新闻照片的定义很难把握.大家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我的理解是:如果我是版面编辑.适合今天报纸版面的照片才应该进入我的视野。  相似文献   

10.
今天的中国,新闻竞争日趋激烈,报人们也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报纸版面是报纸整体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图片操作又是形成版面形式的主要手段。不可想象,在一个读图时代,一张缺少甚至没有图片的报纸,读者将会产生多大的阅读兴趣。因此,大图制作、多图选用,把图片处理置于报纸操作中的中心地位,已成为当今办报的普遍理念。  相似文献   

11.
今天的中国,新闻竞争日趋激烈,报人们也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报纸版面是报纸整体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图片操作又是形成版面形式的主要手段。不可想象,在一个读图时代,一张缺少甚至没有图片的报纸,读者将会产生多大的阅读兴趣。因此,大图制作、多图选用,把图片处理置于报纸操作中的中心地位,已成为当今办报的普遍理念。  相似文献   

12.
黄昕 《新闻实践》2011,(1):53-53
报纸已进入读图时代,对于版面形式、图片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文字加照片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闻事件的全方位剖析。今天,国内许多报纸已经开始尝试让美编独立策划并参于采访。  相似文献   

13.
地方电视新闻的三个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在当今社会省级上星台、各类报纸、不同网络等多类信息渠道和信息资源越来越多的今天,地方电视台如何生存,要依靠新闻立台,所以地方新闻需要创新,地方电视新闻类节目是否受欢迎创新更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任琦 《传媒》2012,(10):29-31
正编者:今天,中国报人已经听惯了衰亡的哀歌。但对他们来说,如何令传统报纸在多媒体、数字化的时代准确定位甚至重新创造自己的未来成为比担心更重要的事情。于是,我们看到国内的报业同仁纷纷把触角伸向不同的数字平台,而随着3G技术的普及与应用,这些数字平台将会拥有更强的承载能力。只是,这样的发展策略是否真的有效?全新的数字平台中,哪一种能够代表报业未来转型的方向?中国报纸媒体的尝试又进行到了哪一步?为了回答这些尚在争论中的问题,本期《报业观察》栏目策划了"报纸与新平台"专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陈艺 《新闻窗》2005,(5):49-49
尽管新闻报道的质量水远是报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但是,单凭纯粹的新闻报道是绝难支撑起“厚报”时代动辄数十版甚至上百版的报纸的。在新闻资源有限、同质化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专刊已经成为报纸突出个性、体现深度的又一竞争点。贵州都市报近年来做专刊的经验让我深信,这是一块富有实力的阵地,我们需要继续努力.使它更有品位,更有时代意识、审美意识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6.
刘姝岚 《新闻界》2004,(1):56-57
(一)深度报道,一种新闻竞争中应读者对新闻信息深度需求而产生的独特报道方式。今天,只要我们翻开任何一种报纸,占据相当比例的深度报道,总会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深度报道是报纸为适应电子新闻时代的竞争需要而产生的独特的报道方式,也是读者对新闻信息的深度需求的产物。以更加  相似文献   

17.
与所有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一样,当我翻开内容丰富,色彩多样的报纸时,偶尔会想在童年时代的黑白报纸,八十年代那薄薄一张的黑白报纸已经遥远,今天无论哪份报纸捧在手里都会有一种厚实的感觉。报纸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版式大量的增加,彩色报纸的出现,印刷精度的提高。而所有这一切变化很多是由激光照排技术带来的报业印刷革命所造就的。  相似文献   

18.
在媒体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传统的信息载体——报纸,也变得越来越厚。许多报纸由过去的四版、八版,变成现在的十几版,几十版,报纸变厚渐成一种趋势。所以,有人预言,我国报业已经进入“厚报时代”。头版是一份报纸的开始,也是读者阅读的起点。对于一份报纸而言,其竞争力、获取读者的注意力首先取决于头版。尤其在如今这样的“厚报时代”,要想使  相似文献   

19.
鲍剑 《传媒》2014,(13)
正现在,谈互联网变成了习惯与风尚,今天,俺这个老土包子也说说互联网。没办法,你不理它,它会理你,我们早已是"网中人"。从俺这个纸媒"衰人"的角度,一直困扰于两个问题:一是当下资讯供应的速度正在以时、分、秒来刷新,而报纸仍然以24小时的周期刷新,所以人还在,速度没了;二是资讯传播进入交互传播时代,也可以说是社交化、互动化时代,而报纸归根结底还是单向度传播,所以纸还在,人没了。好,归纳一下:即时刷新与社交化传播,把报  相似文献   

20.
何兴健 《新闻窗》2009,(5):50-51
报纸版面就象人的一张脸,而编辑有如美容师,可以将不同的脸面打扮得美观动人。可见,编辑在报纸版面编排中的作用不可小觑。那么,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怎样才能编排好我们的报纸版面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