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码印刷系统是数码印刷技术发展的必然,它的出现将会对印刷出版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是印刷出版业的又一次新技术革命。方正印捷数码印刷系统是方正从事多年印刷出版技术积累的结晶,,数码印刷连锁店的加盟经营的方式则是印捷数码印刷在国内快速普及和拓展的有效方式,印捷网更是印捷数码印刷技术和印捷数码印刷连锁经营的管理和进行电子商务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随着数码印刷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数码印刷在按需印刷市场应用前景十分看好.众多印刷企业和快印服务公司开始投资数码印刷。但他们近几年来面临的窘境促使业界人士思考,大家都看好的按需印刷为何仍步履艰难,普及与推广为何如此之难?作为完整商业服务的按需印刷的瓶颈究竟在何处?如何才能建立起数码印刷的完整服务?如何才能充分发挥按需印刷的竞争优势?如何才能打造高效益的数码印刷企业?  相似文献   

3.
印刷总是随着电子、激光和电脑等技术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众多打印、复印设备厂商依据经验和技术的积累,纷纷进军数码印刷市场。数码印刷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技术,涵盖了印刷、电子、电脑、网络、通讯等多个技术领域。它的出现将会对印刷出版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印刷出版业的又一次新技术革命,它具有下列特点。  相似文献   

4.
色彩是印刷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彩色印刷所做的就是色彩复制。数码印刷作为印刷的一个新兴分支,如何准确地复制色彩也是很重要的。但数码印刷不同于传统印刷,对于数码印刷而言,色彩稳定性是关于色彩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数码印刷凭借着一张起印的技术优势,满足着人们的个性化印刷需求,弥补着传统印刷在短版、按需印刷上的不足。但是不可否认,在当今中国的市场条件下,数码印刷的从业者们不得不面临着“内““外”两方面的竞争——短版小胶印企业的竞争和数码印刷企业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6.
1.认识和应用上存在的误区 首先,数码印刷是不是传统印刷的终结者?许多传统印刷人认为数码印刷技术的出现,是要和自己抢生意、争市场的,因此直觉地对其抱着排斥和怀疑的态度。大家都知道数码印刷是一种短版业务,可以做到灵活的“一张起印”,这就决定了它的主要市场和发展方向在于以个性化印刷,可变数据印刷.即时印刷等为特点的按需印刷上,这是传统印刷手段所无法实现的。同时,至少在短时期内.传统印刷在其所擅长的大批量印刷领域.仍然拥有数码印刷所无法撼动的强大优势。由此可见.数码印刷的作用是填补传统印刷的技术特点所造成的市场空白.其市场定位与传统印刷是有所区别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7.
谈到数码印刷,人们经常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究竟数码印刷能给现在普遍应用的传统胶印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无可否认,数码印刷凭借其高质、高速、灵活、可变等优点已经抢占了部分胶印市场.它在个性化印刷以及按需印刷等领域的优势更是传统胶印所不可比拟的,现在已经有很多胶印作业开始转向数码印刷。此外,随着IT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许多印刷作业已经完全脱离传统的纸介质的模式,转变成电子格式版本。  相似文献   

8.
传统出版业如何迎接数字出版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8~10日,由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首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和首届中国数字出版趋势与技术高峰论坛在京召开,全国从事数字出版的公司、数字出版设备供应商,以及传统出版机构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在会上,中国印刷集团总裁沈海祥关于“传统出版业如何迎接数字出版时代”的主题演讲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他首先回顾了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接着分析了我国传统出版业面临的问题和数字出版给传统出版业带来的挑战,并指明了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最后归纳出传统出版业应如何应用数码印刷技术迎接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由于篇幅有限,本期只选登此次演讲中涉及数码印刷技术在出版领域应用的相关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一句话新闻     
近日,富士施乐与雅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签约,标志着富士施乐将数码印刷真正地引入到传统印刷领域。根据协议,富士施乐与雅昌集团将建立全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和资源,针对数码印刷技术在传统印刷领域应用的多个方面如短版印刷、按需印刷、艺术品复制等进行持续的深度合作,促进数码印刷与传统印刷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0.
几元钱的普通台历是必需品.三五十元的个性化台历就变成了奢侈品。数码印刷的技术优势是“一张起印、张张不同”.但如何让奢侈的个性化印刷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并由此为数码印刷经营者创造足以与工业化生产匹配的业务和利润源.一直是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说到数码印刷,人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数码快印店.以至传统印刷厂也理所当然地认为数码印刷距离自己还很遥远。但随着短版、个性化的需求与大批量印刷需求交织在一起时.传统印刷厂也开始将目光投向数码印刷。于是.我们不禁会猜想.当传统印刷厂“约会”数码印刷之后,将会摩擦出怎样绚丽的火花?在首届“科印杯”数码印刷作品大奖赛上,获得“创新应用奖”的企业VI光盘版包装便来自于以传统印刷起家的杭州文康印刷公司。本刊记者近期对杭州文康印刷公司(以下简称杭州文康)总经理范从明先生进行了专访。我们的好奇心.也许.在这里能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2.
数码印刷工业化 经历10余年的发展,业内人士对数码印刷的认识在2008年突然迎来了一个拐点。以往言必称“一张起印,张张不同”的数码印刷业内人士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数码印刷工业化”的前景与可能。“一张起印.张张不同”当然是数码印刷的特点,打破了传统印刷成本界限的数码印刷的确可以相对较低成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印刷。但当对”个性化”的强调最终演化为对传统印刷工业化生产模式的敌视时,数码印刷无疑走入了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 1.数码印刷的范畴和定义 数码印刷是与传统印刷完全不同的一种印刷方式,虽然当今的传统胶印.无论是在印刷速度还是在印刷品质上.都到达了相当高的程度。但在越来越重视个性化服务的今天.采用按需印刷的客户不断增多.印数与品种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不降低印刷品质的前提下.快速、灵活将成为另一项衡量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传统的印刷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一种全新的印刷方式——数码印刷.便在新的市场需求下孕育而生了。  相似文献   

14.
drupa2008以数码印刷为主轴.让印刷厂的老总们看得一头雾水,明明数码印刷找不到多少客户,绝大部分印刷厂的收入主要还是靠传统印刷,如果说数码印刷会影响未来印刷产业,结果到底将如何?  相似文献   

15.
数码印刷在中国10余年的发展历程证明,数码印刷的发展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商业模式的问题。在数码印刷的一张起印、张张不同,迎合当今社会个性化趋势的技术特点已为业内熟知之后,如何利用其技术特点打造区别于传统印刷的商业模式便成为数码业者孜孜求解的热点难题。近年来,经过不懈努力,数码印刷从业者在经营中摸索打造出数码印刷领域独具特色的商业模式,但并未在整个数码印刷领域形成共识。现《数码印刷》杂志结合中外数码印刷业界的成功经验,归纳出数码印刷几方面的蓝海应用,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6.
色彩管理,作为数字化印刷工艺流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在随着CTP、数字化工作流程和数码印刷的进一步应用,以及人们对印品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而从几年前的概念推广正在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并且已被数码印刷用户所接受。色彩管理对于印刷生产的稳定性、一致性和整体质量而言,发挥着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那么,传统印刷、数码印刷及厂商如何理解色彩管理?色彩管理实际的应用水平受哪些因素影响?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如何说。  相似文献   

17.
时至今日.数码印刷的印刷品已经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几种特殊的应用,应用面已经越来越广泛,无论在报纸、杂志、广告、直邮、可变数据印刷、商业印刷、书籍、办公文印、标签,甚至包装上都有成熟的产品应用方案.总之,短版的、按需的、可变的……数码印刷的应用广度在不断加强和扩大.已经开始真正成为传统印刷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8.
数码印刷已是当今印刷业的热点之一,越来越多的印刷商与设备制造商都将眼光投入到这个领域。随着数码印刷的迅猛发展,其印后加工技术及设备也越来越受到业界关注。与传统印刷生产方式一样,数码印刷同样需要较为复杂的印后加工.封缄、打孔、覆膜、折页、配页、订书、模切、压痕、胶订等都不能少。但作为近年突起的新生事物的数码印刷,其印后加工的需求与传统的印刷方式有显著区别.这就使得数码印刷印后加工成为印刷中一个新的领域,处于其朝阳期的“春天”。  相似文献   

19.
转眼又到了一年的收获之秋,数码印刷在中国的发展也在市场的考验中不断地有所收获。不管是数码快印店遍地开花,还是传统印刷企业涉足数码印刷;不管是生产型数码印刷工厂使业态多元化,还是专注于某应用领域的数码印刷服务商开展特色经营,无一不显示出数码印刷在国内发展之迅速、应用之深入。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2月方正印捷数码印刷系统的问世,掀起了印刷出版业的又一次技术革命。从2004年4月方正印捷数码印刷系统正式上市截止到目前,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全国总装机量达到100多套,其中方正印捷连锁占70%左右。这样的发展速度不仅给业界人士带来了极大的惊喜,也给中国数码印刷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