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徽州园林与扬州园林风格影响因素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州园林与扬州园林同属于江南文人园林,两者在造园要素和空间构成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地理环境和造园哲学思想等方面的差异,徽州园林与扬州园林风格上又存在本质区别,徽州园林着重表现人工控制下的秩序美而扬州园林则以自然美见长。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研究,能从根源上更为深入地分析徽州园林与扬州园林风格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李莎 《华章》2011,(19)
岭南园林多为殷实的商贾所建,用色、风格、规划等方面都没有前两派那么的讲究,特别是近现代,受西方文化影响甚大,园林景观特有明显的世俗性和随意性.基于这点,岭南现存的园林大多都没有一套系统完整的思路和手法,因此并没有充分的依据记载其体系的发展,这就增加了延续岭南园林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长沙市古典园林是湖湘园林文化的瑰宝。它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集书院园林、寺庙园林、宫苑园林和私家园林于一体。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便是长沙古典园林的典范。与江南古典园林相比,长沙古典园林更注重与自然山水的巧妙结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湖湘文化的意蕴,对今天的人居环境建设,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无锡与苏州古典园林艺术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古典园林艺术而言,国内几乎没有哪座城市可以与苏州相媲美,无锡也不在同一个平台,然而,无锡古典园林以朴野疏朗的情趣、自由多变的原创性、鲜明的过渡性特征,与苏州古典园林形成对照和补充。这种对照和补充丰富了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艺术风格,也使人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了江南私家园林的面貌。  相似文献   

5.
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是中国园林的两大主要流派,本文主要通过对二者造园思想、布局及构景要素等方面的比较来阐述各自造园艺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岭南园林具有浓郁的广府地域建筑风格和岭南亚热带气候植被自然景观特征,其独特艺术风格与造园手法有别于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本文通过剖析与评述传统园林的要素特征,挖掘岭南园林造景手法,探讨现代岭南园林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相似文献   

7.
荆丹娟 《新高考》2008,(7):125-126
中国的传统园林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展出皇家园林、私人园林、寺庙园林、公共游乐区园林、风景名胜区等多种类型。并产生出岭南园林、江南园林、四川园林、北方园林等主要的地方风格,以及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具有特殊民族风格的园林。中国园林与西亚园林、欧洲园林共同被称为世界三大园林系统,并且对东亚、欧洲的园林产生过影响。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禅宗的思想精髓,剖析了禅宗思想对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园人合一,心在园中;假山叠石,尽显禅意;扁额题名,意蕴无穷;花木配置,象外之境;建筑布局,融于自然.通过对苏州古典私家园林狮子林的案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禅宗思想对中国古典私家园林设计的影响,揭示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源泉一禅宗思想,这时现代的景观设计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应不断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传统山水画论原理对江南古典园林特有的美学意境进行分析和阐述,主要从造园史、园林设计遵循的透视原理、体现出的色调风格、意境营造手法等角度,阐述江南古典园林所具有的那种参差自然、藏漏互补、恬静淡雅、虚实相生,诗画般的美学意境。  相似文献   

10.
据文献记载,明清时期亳州城区周围及城内建有很多私家园林,与其他地区的古代园林相比,在造园选材、园中植物以及筑园风格等方面,均具有自身的特色。这些园林的兴衰变迁,折射出亳州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历史发展,对考察当地社会变迁以及旅游资源开发,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长久以来,关于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原型问题,有言南京旧时随园或明故宫者,有言北京恭王府者,诸说不一。但是,若将大观园的原型,放在明末清初一代文学大家顾景星的家乡、大明皇家园林的荆藩苑囿所在地的蕲州城,则一切真相大白。这主要是因为书中对于大观园的描述,其地理特征、园林面积,亭台楼阁等布局,乃至水源流向等,均与建造在长江边一座岛屿之上的荆藩苑囿为首的建筑群极相吻合。作品与作者的生活有其必然的联系。可以推断,大观园应该是顾景星根据其家乡蕲州荆藩苑囿为首的建筑群,及其顾家松园作为主体原型进行创作的。  相似文献   

12.
长久以来,关于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原型问题,有言南京旧时随园或明故宫者,有言北京恭王府者,诸说不一。但是,若将大观园的原型,放在明末清初一代文学大家顾景星的家乡、大明皇家园林的荆藩苑囿所在地的蕲州城,则一切真相大白。这主要是因为书中对于大观园的描述,其地理特征、园林面积,亭台楼阁等布局,乃至水源流向等,均与建造在长江边一座岛屿之上的荆藩苑囿为首的建筑群极相吻合。作品与作者本人的生活有其必然的联系。可以推断,大观园应该是顾景星根据其家乡蕲州荆藩苑囿为首的建筑群,及其顾家松园作为主体原型进行创作的。  相似文献   

13.
三国时期,各国的政治目标及战略步骤各不相同。东吴鼎足江东,重视对长江中下游的防御和开发,促进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社会发展;征讨山越,开发豫章、岭南、闽江流域,促进了江南民族融合,为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我们如何理解"田园城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普遍认为"田园城市"是霍华德的代表思想,工业革命后西方城市出现的拥挤、污染、疫病流行等问题使"田园城市"理论应运而生。欧洲各地的试验多是袭"田园城市"之名,行"城郊居住区"之实。然而它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到了启蒙作用,后来的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理论均承其衣钵,对中国的城市形态有巨大的影响。然而,真正读懂霍华德的不多。本文是作者在翻译E.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商务印书馆,2000)一书时所作的序言。时过七年,译者对霍华德以及他的"田园城市"的主张和抱负、对城市的论述仍不失精辟。经金先生同意,本刊编辑发表,为保证忠实原文的思想,基本未加改动,原标题为《译序》。  相似文献   

15.
廊是园林中常见的建筑物,是具有明晰的几何关系的线型空间。留园中的廊,不论从它所传达出的文化内涵和意境来看,还是从它所体现的设计过程和手法来看,都具有极好的研究价值。通过对留园廊的研究,不仅能更好地感悟留园的布局、建筑空间等,还能对苏州古典园林中廊的设计特点和艺术效果获得更多、更好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汪氏小苑"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氏小苑”作为扬州新近开发的旅游景点 ,以其中西合璧的园林建筑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保存最完整的扬州大住宅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相似文献   

17.
在2l世纪,我国国家大学科技因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各大学能否多出科研精品、能否造就科研才干和提高学术水平的宏伟目标。如何建立创新体系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机制,是摆在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者面前的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菽庄花园是近代爱国华侨林尔嘉先生的私家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代表性遗产构成要素之一。 采用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方法,从筑园缘起、选址、布局、景题等方面剖析其人文内涵,指出菽庄花园的兴建真实地反映了园主人林尔嘉先生在当时动荡的时局下复杂的内心情感,寄寓了他思乡爱国与归隐情怀、蕴含文人园林内涵。  相似文献   

19.
张大千与园林艺术有着深厚的情缘。园林是研究大千生活、艺术、心灵的很好的切入点,八德园尤其如此。大千先生在八德园的美食、漫游及所享天伦之乐,使八德园成为大千先生实实在在的一处乐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