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备课形式。它可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共同提高教学质量。时下各地集体备课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使真正能促进高效课堂的集体备课变成了"热热闹闹走过场"。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精细管理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一、加强集体备课活动计划、目  相似文献   

2.
集体备课的颈瓶与突破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备课是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也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校本教研的主要方式之一。近两年来,浙江省绍兴县各中小学大力提倡和开展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在很大程度上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益。但是,笔者在调研中也发现,许多学校的集体备课工作开展得不尽如人意,学校虽有集体备课机制,却没有充分发挥这种机制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许多备课组形同虚设,集体活动遭教师冷遇的现象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3.
集体备课是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也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校本教研的主要方式之一。近两年来,浙江省绍兴县各中小学大力提倡和开展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在很大程度上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益。但是,笔者在调研中也发现,许多学校的集体备课工作开展得不尽如人意,学校虽有集体备课机制,却没有充分发挥这种机制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许多备课组形同虚设,集体活动遭教师冷遇的现象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4.
高咏梅 《湖北教育》2003,(21):18-18
谈到集体备课,有人说要警惕集体备课中的话语霸权,有人希望集体备课不要流于形式,还有人希望集体备课不要沦为分工备课,这些担忧不无道理。这些现象确实是要在操作中注意并且有效防止的地方,但是绝不能因为存在操作上的问题和技术方面的困惑,就因噎废食,贬低集体备课的积极作用。在我看来,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是尽善尽美的,集体备课的积极作用是明显大于其消极作用的。怎样开展集体备课呢?第一,集体备课要经常化、长  相似文献   

5.
备课组是学校各学科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实施集体备课的最基本单位,是学校落实学科管理、监控教学过程、实现教师专业成长、打造学科团队的核心阵地。一、当前学校备课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备课活动流于形式。由于备课组内竞争机制的存在,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往往是主备人唱"独角戏",其他教师则"出工不出力";即使有时有主备人在发言,其他教师就坐在旁边闲聊、上网,完全是等学校检查教师的到来,检查教师一走,备课活动也就结束了。其次,备课活动无主题。由于备课组没有一个具体的活动计划或明确的主题,每次活动时大多由组长临时从杂志上或者其他书籍上信手拈来一些内容组织学习,从而导致活动的针对性不强,  相似文献   

6.
备课是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基础,备课的过程是教师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确立目标、选择教法、对课堂进行预设的过程。有没有备课是课堂教学质量优劣的决定因素。而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是被教学理论和实践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备课形式。因集体备课是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由同年级同学科老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等形式制定出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方案。集体备课可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教学上的失误与缺陷,有利于集思广益,资源共享,使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7.
“集体备课”并不是一个新名词.目前各式各样的集体备课机制在教师的教研活动中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集体备课呈现出奇怪的现象:经过集体备课,不同教师上同一教材,竟然出现一样的导入新课。一样的质疑讨论……难道集体备课就应该让教学过程“如出一辙”吗?  相似文献   

8.
备课是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基础,备课的过程是教师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确立目标、选择教法、对课堂进行预设的过程。有没有备课是课堂教学质量优劣的决定因素。而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是被教学理论和实践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备课形式。因集体备课是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由同年级同学科老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等形式制定出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方案。集体备课可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教学上的失误与缺陷,有利于集思广益,资源共享,使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继续深入,集体备课这一新的备课形式已被越来越多的领导、教师所认识和接受,已成为各地学校教研活动的"重头戏",但是许多教师对集体备课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在实施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容易走进误区、流于形式。笔者结合自己对集体备课的认识及本校实施集体备课的成功做法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集体备课在各地备受青睐,已成为学校教研活动中的"重头戏"和"亮点"。如何正确认识集体备课,提高教学质量,已摆在我们每位教师的面前。通过一系列的理论知识学习及教学工作经验,笔者对集体备课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一、集体备课的好处1.教师集体备课可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实现教学高效化。以往,教师备课时各自备各自的课,有时会出现理解的错误和思路狭窄,而集体备课真正集中了各位教师的教学智慧,可以引发所有备课者思想和智慧的碰撞,优化教学  相似文献   

11.
正备课是有效教学开展的重要前提和重要环节,是发挥教研组团队的力量提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要从集体备课上寻求突破,力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高中新课标标准》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集体备课质量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措施。一、集体备课活动的现状分析虽然各学校都有明确的集体备课的制度、规范条例,但集体备课的效果不佳,表现在集体备课的中心不突出,  相似文献   

12.
<正>集体备课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习和不断提高的过程。所以,集体备课也应该对集体备课的效果和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不断的进行反思。一、语文学科集体备课中的存在问题语文集体备课主要存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流于形式。从调查结果来看,在形式上所有的学校都建立了集体备课制度,但在集体备课制度下的内容与形式,活动与效果还有一定的距离。根据我们的调查,不担任主讲的老师对集体备课并不去认真准备,人是集中起来了,可集中在一起并没有发挥出集体的智  相似文献   

13.
<正>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教师教学中的基础环节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是被教学理论和实践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备课形式.它明显优于个人"单兵作战"的备课活动,通过集体备课,可以把教师们从繁重无用的抄写中解脱出来,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研究  相似文献   

14.
姚志刚 《学子》2012,(12):66-66
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教师在整体上把握课程标准基本目标,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集体备课时教师间需要团结合作,这样,才能营造出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一、集体备课存在问题目前,物理集体备课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1.认为集体备课就是分头备课,轮流备课,集...  相似文献   

15.
集体备课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上的认知、行为得以向合理的方向转化,教学技艺不断提高。集体备课由于在个体中汇集了群体的合力,有利于教师在更高的起点上发展,并快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结合集体备课的优点,根据我校语文组集体备课的实践,我就3个方面谈谈集体备课对教师成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集体备课是集本学科教师集体智慧于一体的备课活动,在备课过程中应明确集体备课的主要任务和强化备课的过程,在备课过程中应注重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提问的设计和备教案设计.其中课堂提问要注意"六性",即具体性、明确性、和谐性、适度性、启发性、趣味性.  相似文献   

17.
姚凯 《华章》2011,(31)
集体备课是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是校本教研的一种重要形式.集体备课的积极作用正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应用,但是也存在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因此,我们一定要对其有正确而清醒的认识,这样才能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推动新课改往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下集体备课日益成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之一。集体备课是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教材大纲、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节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一系列的活动。它是教师围绕教学所进行的一系列准备性活动,是教师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设计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19.
目前,集体备课已是各中学校普遍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它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越来越来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在集体备课这一活动中,很多教师积极探索,逐步摸索出一套规范的、合理的、又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对教育教学活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集体备课这一活动的展开,在具体的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使集体备课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下面就集体备课中出现的问题,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学校实施了“集体备课”.以期达到思想碰撞、观点摩擦、资源共享的目的。在实施过程中,一部分教师对集体备课和发展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存在关系上的片面认识:有人认为在集体备课中存在着语言霸权,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集体备课变成了对创新的隔绝:还有人认为,备课是具有很强的个人特色的行为.不应该“集体”起来。这些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集体备课的功能.阻碍了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