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根据目前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应用现状,介绍了利用MAX+PlusⅡ进行数字逻辑课程设计的新方法,以一个16位数字相关器的设计实例说明该软件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目前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应用现状,介绍了利用MAX+Plus II进行数字逻辑课程设计的新方法,以一个16位数字相关器的设计实例说明该软件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DDS多波形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在参考大量DDS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结构的DDS设计方案,利用DDS技术设计了一种高频率精度的多波形信号发生器,此设计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采用Max+PlusⅡ开发平台,由Verilog_HDL编程实现.  相似文献   

4.
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新型防盗锁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安全防盗中的首选,以Max PlusⅡ作为软件平台,用VHDL硬件语言描述,并结合PLD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综合EDA技术使得高可靠性、高保密性的电子锁的设计变得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FPGA实现纠错编码的设计思想,并以A1tera MAX PlusⅡ为硬件开发平台。利用FPGA编程的特点,用软件编程方法,很好的解决了纠错编码中存在的码速变换和实时性问题,实现了(7,3)循环码编码过程,以及在加性噪声中的纠错、译码过程,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实验仿真。最后,下载到自行开发的实验板可编程逻辑器件上,从而完成了整个纠错编译码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基于EDA(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VHDL在数字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并使用具体开发平台MAX PlusⅡ设计了一个串行数字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7.
高校的课程设计环节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教学环节,但由于种种原因,在中国高校中一直不为教师和学生所重视。本文通过典型课程设计——数字逻辑课程的设计,并通过比较国内外院校这方面的情况,分析了重视这一环节的必要性。最后阐明了教师在课程设计当中应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传统数字系统设计特点的基础上,将EDA技术引入数字电子系统的设计中。以基于可编程的FPGA、VHDL和MAX+PlusⅡ软件平台的彩灯设计为例,讨论了EDA技术在数字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体现了EDA技术作为现代电子系统设计的主导技术,自动化程度高,开发周期短等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EDA技术的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数字电路课程设计中引入先进的EDA技术是数字电路实验及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方向。介绍了基于Verilog HDL和QuartusⅡ5.1的交通灯控制器的设计,四种灯能按设计的要求顺序亮灭,并能将灯亮的时间以倒计时的形式显示出来。体现了数字系统的硬件设计向软件化方向发展的新思路,阐述了EDA技术在数字系统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EDA技术的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数字电路课程设计中引入EDA技术的必要性,并以MAX+PLUSⅡ软件设计多功能教字钟为实例,阐述EDA技术的层次化设计方法,多种输入方式.实践表明,该设计方法灵活快捷,可设计性能优良、运行稳定的数字系统;也为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和EDA技术已经代替传统的设计方法,逐渐成为电子系统设计者的主要设计手段.本文介绍使用MAX PlusⅡ开发软件和CPLD器件,通过软件的方式设计硬件,实现一个具体的数字电路功能,设计方法更加灵活、高效,并且可在线修改.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时期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新要求,提出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开展设计性实验以及课程设计方面与EDA技术整合的思想。MAX+PlusII的丰富的逻辑功能库、设计修改方便快捷.仿真结果直观真实等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创造性思维,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传统《水质工程学Ⅱ》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对《水质工程学Ⅱ》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改革。把课程设计贯穿于相应理论课程的整个授课过程,通过将分散设计与集中设计相结合,利用分组团队合作、过程控制和答辩等机制有效提高了课程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4.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数字逻辑”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年来笔者实践教学和探索经历中的体会,阐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学生对硬件课程不够重视的主要原因,对计算机硬件课程的内容进行了统一规划,在此基础上,对原《数字逻辑》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压缩了经典内容,增加了近年来发展在系统可编程技术。组织编写了新教材《数字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制作了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并用多媒体教室授课,全面更新的实验设备、实验手段和实验内容,开发了在系统可编程器件内容的课程设计,加强了学生的硬件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1981年5、6两个月间,用了近150个课内外学时,指导计七班同学完成了一个课程设计。题目是“八位指令字长的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同学们在课程设计中不仅要作一个纸面上的设计,还要用集成电路把它安装、调试出来,并能正确、可靠地执行设计要求的各项功能。可以说这个设计、安装调试的过程比较实际地反映了一个数字工程技术人员研制数字系统的主要过程。对同学来说是一个较全面的工程技术训练。计七班共45人,分成15组,题目相同。在一个小组里,三个同学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设计。每一小组使用了近100片中、小规模集成电路,3—6块288个结点的可编程序逻辑矩阵板和一套通用逻辑实验装置。整个设计有近千条连线,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数字系统。同学们在教师指导下,经过努力,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地完成  相似文献   

17.
基于VHDL的自顶向下的数字系统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EDA技术中用VHDL编程设计数字系统的自顶向下的方法,并结合一个设计实例,在MAX^ plusⅡ开发集成环境下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8.
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八二级工科学生都应参加课程设计。本文结合数字钟的设计制做,简要介绍集成电路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以供同学们进行课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给出了CDMA数字基带收发系统的设计方案,并以AlteraMAX PlusⅡ为硬件开发平台,利用FPGA实现了4路信息信号的扩频、编码调制和解扩、解调、验证了初始方案的可行性,最后,结合EDA工具开发出CDMA数字基带收发系统实验板,以供验证。  相似文献   

20.
从理论,实验,课程设计三方面对“数字电子技术”程的教学进行探讨:加强学生系统概念和综合分析能力,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验,将课程设计 视为对理论课程的补充,综合与提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