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名记都希望自己能轻轻松松写出新闻精品来。在新闻越来越重质的今天,都在为创出精品成为“无冕之王”而不懈追求。毕竟,新闻精品影响力大,一篇精品的影响力超过成百篇、上千篇的普通作品。但创新闻精品绝非易事,光有美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笔从事新闻写作多年,悟出一点创精品的道理,那就是记要舍得做“无用功”。  相似文献   

2.
安宇 《新闻传播》2004,(8):47-47
在一些人看来,所谓新闻精品,不外乎是新闻作品被评上哪一级“好新闻”。其实这种观念给我们多出精品、全面提高新闻质量带来很大误导——就“好新闻”而抓新闻,忽视一般性的新闻基础工作,这很容易将新闻工作引入狭隘的新闻功利的泥沼。  相似文献   

3.
李杨 《当代传播》2002,(2):88-89
2001年金秋10月,在昌吉召开了第十一届新疆“新闻奖”摄影作品、报刊使用图片评选会,这是进入21世纪新疆新闻摄影界第一次研究新闻摄影报道发展与改革的会议。前十届评选会倡导“图文并重,两翼齐飞”,使新疆新闻摄影事业和报刊使用新闻图片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报刊上发表了一大批新闻图片精品,极大地增强了报纸的吸引力和冲击力,增强了报刊的宣传及报道效果,并形成了新疆新闻摄影的特色。当历史的脚步踏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的报刊也步入了“读图时代”。由中国记协。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  相似文献   

4.
郑明欣 《青年记者》2007,(3):112-112
新闻精品是具有一定思想内涵,融新闻价值、实践价值和欣赏价值于一体的优秀新闻作品。要打造新闻精品,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创新意识,增强新闻敏感,搞好新闻策划,扣紧时代脉搏,反映重大主题,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5.
季萌 《军事记者》2005,(8):31-31
关键词一:信息 新闻策划是对新闻信息的“二次开发”。任何成功的新闻策划.都是由一个或一组信息引发的,这些信息必然包含事实,而且事实必须真实。只有根据事实,才能讲清来龙去脉,揭示本质,预测发展。如果不顾事实,概念先行,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新闻策划的精品都经历了收集和整理信息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6.
新闻精品生产与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是新闻精品生产的前提、动力和保障;新闻精品生产彰显新闻职业道德风貌并促使其向更高境界发展。新闻工作者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同时要更新新闻理念、注重文本创新、强化新闻叙事功能,才能写出具有感染力的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7.
本期新闻讲座我们推出了“精品透视”一组稿件,其中包括获奖的新闻作品、记者自述采写经历和专家点评3部分,以求全方位地展示一篇优秀新闻作品的诞生历程。多视角地探讨其成功之处,从而为读者提供一个深入了解新闻精品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两翼的快乐     
字和摄影,被称为报纸宣传的两翼,所谓“图并重,两翼齐飞”,倘缺其一,便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报纸。而我为能在湖北日报先后从事“两翼”的工作而自豪。1980年,我从湖北广播电视学校新闻专业毕业分配到湖北日报当摄影记,一干就是20多年。2001年,又从摄影记岗位转为字记,一晃又3年。细想此段新闻历程,转换角色,游走“图”,可谓甘苦备尝。不过,更多更难忘的体验,应是“两翼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图片成就体育新闻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军 《传媒观察》2005,(4):47-48
近几年来,“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思路已经成为纸质媒体的普遍共识,尤其是在报纸的体育、文娱新闻的版面上,图片的选用比例与文字相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似文献   

10.
新闻工作要认真实践马克思新闻观,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多出精品佳作,当好“耳目”与“喉舌”是新闻队伍建设的永恒课题,也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在“读图时代”里,地方党报纷纷拿出较大较多的版面刊登新闻图片,以吸引读者的眼球,增加卖点。但效果不甚理想。为什么?究其原因,是具有贴近性的精品图片少得可怜,很难引起读者共鸣。那么如何才能使新闻摄影具有贴近性呢?  相似文献   

12.
对办报而言,“两翼齐飞”的方针已经深入人心。但对摄影记者而言,共识不等于“共行”,另一“翼”还需要丰满。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两翼齐飞”,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文学素养以及文学写作水平,锻炼成既精通新闻摄影又会写新闻的“两栖”记者。  相似文献   

13.
精品,《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上乘的作品”。新闻精品,当然是指质量上乘的新闻作品。树立新闻精品意识,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14.
许多人认为新闻是“易碎品”而将其随意“粗制”,许多新闻稿件也因为是“粗制品”而成为“易碎品”。而事实上,作为记录历史的新闻作品,不能以其受众关注度的易移而抹去对“精品”的追求。新闻精品所产生的新闻冲击力和社会影响力,能穿透历史而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甚至社会的走向,成为历史的标记和刻痕。军事新闻呼唤精品,这是时代的需要、受众的期盼,也是军事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所系。  相似文献   

15.
让新闻图片在新闻报道中真正“重”起来,是当前报纸媒体贯彻“图并重,两翼齐飞”新闻思想,提高竞争力、扩大影响力的一个必需要解决的课题。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既包括队伍的建设、机构设置、“武器装备”等方面都要下足工夫,重点解决。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报纸刊用图片新闻的数量日益增多,版面图并茂,越来越好看。但是现在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部分图片新闻稿件中,与作为主体的照片相比,相关的字部分显得比较软弱,这既不能使图片新闻的画面意境得到补充和升华,也不方便读快捷、深刻地了解图片新闻所传播的信息内容。笔认为,在报纸上要真正实现图片新闻和字新闻的“两翼齐飞”,  相似文献   

17.
李劭军 《新闻前哨》2012,(10):20-20
三个月的学习,我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边听、边跑、边写、边思,从“门外汉”跨进“屋子里”.初步掌握出精品新闻的技巧和方法.实现了思维的三次转变。第一次转变:从不懂新闻到会写新闻我于今年2月从远安县委党校调到宣传部工作。3月1日,参加首期新闻干部研修班学习。之前,从没写过新闻稿,对新闻基本上是一窍不通。怎么办?只能学习、思考、比较和模仿。开学之初,报社就送给我们两本书,熊家余的《岁月有情》和杨发维的《两翼的快乐》,我自己还买了一本书《新闻精品之路》,每天晚上就一篇篇地去啃。当我看到杨发维老师写的《从拿相机到用笔》中“‘本报讯’三个字好沉重”这一句话,心里也是五味杂陈,感同身受。  相似文献   

18.
在读图时代的今天,新闻图片“一图胜千言”的优势使得新闻摄影已经成为新时期新闻传媒的利器。然而,作为一张报纸,真正做到图文并茂、两翼齐飞也非易事。用好新闻图片、提高新闻图片质量,这才是报纸实现图文并茂、两翼齐飞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9.
龚拓 《新闻世界》2013,(6):27-28
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同行纷纷采用“精品栏目”、“精品言论”、“精品创作”等口号,目的是为了提高新闻报道的整体质量。那么,究竟怎样出精品呢?笔者认为,当代新闻人要树立精品意识,将科学思维方式应用于新闻创作中,方能出精品。  相似文献   

20.
一张县市报,在这个县市地域范围内,是一面旗帜。然而,要想办好这张报纸,只有不断打造新闻精品,提升报纸品位,才能担负起新时代赋予县市报的历史使命。一张报纸质量的高低、影响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精品的分量和多少。打造新闻精品是宣传改革开放,鼓舞人民致富奔小康的时代要求,是千千万万读者群众的迫切愿望,同时,打造新闻精品,也是县市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近几年来,《大冶日报》始终把打造新闻精品作为办报的永恒主题,一以贯之,常抓常新。既推出了一批立意新颖,语言生动,以情感人,深受读者喜爱的优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