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作业难倒中国老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木 《科技文萃》2001,(4):173-176
我是一个“痛恨”中国现行教育的父亲,有一个正在这种教育中备受折磨的女儿。 往日我从女儿嘴里听到的最多的口头禅是“吐了,我要吐了”。问怎么啦?“背到什么时候才算完哪!” 有时候,女儿也让我拿着那些语文或历史课的“标准答案”帮她背。这是一些什么“标准答案”哪,通常女儿还没背完,我已经受不了了,也想吐,还伴着万丈怒火——那真是一种生理上的厌恶。想到千千万万中学生脑子里,塞满这些不经思考只为通过考试然后便弃之如敝屣的“标准答案”,内心便生出莫名的恐惧——靠“背功”,能培养出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一代新人吗?!  相似文献   

2.
美国作业难倒中国老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是一个“痛恨”中国现行教育的父亲,有一个正在这种教育中备受折磨的女儿。往日我从女儿嘴里听到的最多的口头禅是“吐了,我要吐了”。问怎么啦?“背到什么时候才算完哪!”有时候,女儿也让我拿着那些语文或历史课的“标准答案”帮她背。这是一些什么“标准答案”哪,通常女儿还没背完,我已经受不了了,也想吐,还伴着万丈怒火——那真是一种生理上的厌恶。  相似文献   

3.
洛友 《教育艺术》2002,(6):44-46
我是一个“痛恨”中国现行教育的父亲 ,有一个正在这种教育中备受折磨的女儿。往日我从女儿嘴里听到的最多的口头禅是“吐了 ,我要吐了”。问怎么啦?答曰 :“背到什么时候才算完哪 ?!”有时候 ,女儿也让我拿着那些语文或历史课的“标准答案”帮她背。这是一些什么“标准答案”哪 !通常女儿还没背完 ,我已经受不了 ,也想吐 ,还伴着万丈怒火———那真是一种生理上的厌恶。想到千千万万中学生的脑子里 ,塞满这些不经思考只为通过考试然后便弃之如敝屣的“标准答案” ,内心便生出莫名的恐惧———靠“背功” ,能培养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个“痛恨”中国现行教育的父亲,有一个正在这种教育中备受折磨的女儿。往日我从女儿嘴里听到的最多的口头禅是“吐了,我要吐了”。问怎么啦?“背到什么时候才算完啦!”有时候,女儿也让我拿着那些语文或历史课的“标准答案”帮她背。这是一些什么“标准答案”啊,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个“痛恨”中国现行教育的父亲,有一个正在这种教育中备受折磨的女儿。往日我从女儿嘴里听到的最多的口头禅是“吐了,我要吐了”。问怎么啦?她嚷嚷:“背到什么时候才算完哪!”  相似文献   

6.
逛超市     
为讨孩子开心,平时晚饭后我总爱带着还不到三岁的女儿到隔邻的超市去闲逛。女儿跟着我倒也乐意,见什么喜欢便吵着要买什么,而我怕她哭闹也总是顺着她。直到某月我发现已把大半工资都投在了超市里,可买回的东西不过多久就被冷落在一边,女儿的脾气也变得越发任性。这时,我才决心要改变去超市只是消磨时间和浪费金钱的做法,使之成为引导、教育孩子的良好时机。一次,我问女儿:“超市里有些什么东西呢?”“糖果、积木。”女儿不加思索便答道。“还有什么呢?”“嗯……衣服……”看来,女儿平时虽经常出入超市,却对那么多琳琅满目的与…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老师可认真呢!说到做到,说要什么时候背完课文,就一定要什么时候背完。”“我们老师可凶啦!有个同学作业没写完,老师就罚他把课文抄了两遍,还一直守着他抄完。”“……”一天玩耍时,几个好朋友在谈论自己的老师。我没搭腔,因为我的班主任杜老师年纪轻轻,是个“说话不算  相似文献   

8.
去年夏季的一天,早该放学的女儿一直到天黑才回来。我正着急呢,女儿推门进来了,脸上略显疲惫而又神情严肃地说:“爸爸,我真担心……”我的心一沉,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儿,问她:“担心什么?”“白色污染——一中门口那些卖饭的,把塑料袋,一次性饭盒扔得满地都是,我和万位宁放学后捡了半天也捡不完,怎么办?我真担心……”说到这里我明白了一切,看着女儿那紧  相似文献   

9.
吃过晚饭,做完作业,时候尚早,女儿便主动提出与我沟通沟通、“比试比试”。当然,沟通的主要内容就是她对班里某些事情某些同学的看法,而比试的内容不外乎是他们中间最新最流行的脑筋急转弯。这次“父女会谈”大抵也是如此,不过有一个问题着实让我的脑筋转不过弯来。女儿如是说:“一条毛毛虫要到河对岸去,可是没有桥,没有船,毛毛虫怎样过去呢?”我反复思考、几经回答,可始终没有回答正确。于是,女儿得意地向我公布了“标准答案”:“毛毛虫变成了飞蛾,它飞过河去了。”哦,原来如此。我恍惚瞬间,似有大悟。不是吗?河还是那条河,而毛毛虫变成了…  相似文献   

10.
暑假末的一天,我们夫妻俩带着女儿去农村的亲戚家。途中经过一大片绿茵茵的稻田,女儿看见了,说:“妈妈,小草都绿了。”听后,我和她爸爸忍不住轻声笑了起来。笑后,我想,女儿连水稻都不认识,怎知“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平时在家,当女儿剩饭的时候,我也经常叫她背《锄禾》这首诗,而且她也好像似懂非懂要珍惜粮食。但背完古诗  相似文献   

11.
<正>自从当了一个“七品芝麻官”—语文组长,我的烦恼就不断。每天早上一到教室,组员们就争先恐后地要我给他们检查家庭作业。我能说什么呢?只好无可奈何地说:“好!好!”书面作业还没检查完呢,他们又背起了书,而且还总喜欢几个人一起背,背的课文又不一样。唉呀,这可让我怎么听呀?我可没有“耳听六路”的本领。那感觉,整个儿就像一群麻雀在耳边唧唧喳喳地叫,除了觉得吵,我什么也听不清楚。我也不知说多少回“一个一个背”了,可是他们照旧一窝蜂地挤上来。  相似文献   

12.
星期天,我带女儿参观博物馆。女儿一进博物馆,立刻被一件件精美的出土陶器迷住了,她边围着陶器反复看来看去,边不停地拍着小手惊叹地说:“哇,真漂亮!”回到家里,女儿便缠着我问:“这些陶罐是用什么做的?怎么那么漂亮?”简直成了十足的陶器迷。我告诉女儿说:“西安秦始皇兵马俑也都是土陶,有人有马,还有洛阳的唐三彩,比这还漂亮呢。”女儿说:“我们也做一些行吗?”我高兴地点头答应了。  相似文献   

13.
我在教育工作中发现,体验能使孩子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与愉悦,年龄越小越明显。我将这一发现与对女儿的培养结合起来,开始探索我的“育儿经”——让女儿在角色体验中成长!从女儿出生的那天起,我便把她当成家庭的正式成员,而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儿。从女儿懂事开始,起床后,我会主动与她打招呼;穿衣服时,我会征求她的意见;睡觉前,我会与她聊一聊当天的趣闻;当她不小心尿床时,我还会装出生气的样子教训她一番……这时,女儿都会用眼神与我交流,以肢体语言给我应答。这便是女儿在成长初期的第一个角色——一个完整的自然人。随着女儿的长大,角色体…  相似文献   

14.
自从女儿“呱呱”坠地,我便不只是妈妈的女儿,同时也是女儿的妈妈了。教育孩子便成了我的头等大事。几年来,我充分体会到,教育子女的过程不仅是孩子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父母不断学习和完善的过程。有人说:“子女是父母的镜子。”这句话非常正确。一天,我心情不好,看见正在画画的女儿画出来的小鸟像只鸡,便对着她大声吼  相似文献   

15.
一向循规蹈矩、文静懂事的女儿突然离家出走了。她仅仅带走一个小提包,装着两件上衣和一条裤子,留给我们的纸条上歪歪斜斜地写着几行字:“爸妈,你们多保重,我出外打工去了,三五年内一定回来,我要边打工边学习,活个人样儿给你们看!”妻子捧着纸条大哭起来。自女儿上初中后,妻子任劳任怨,起早贪黑地伺候女儿,又订牛奶、又买脑白金,各种相关的辅导书刊都买全了;女儿放学,妻子便实行“三陪”:陪做作业,陪背课文,陪学英语;妻子还严格规定女儿不准看电视,连双休日也只允许女儿去图书馆“放松放松”。妻子的口头禅是“初中三年最重要”,开口是某家…  相似文献   

16.
女儿大学毕业从兰州返家了,除了带来了一屋子的欢笑,她还托运回来三箱子书,死沉死沉的。女儿和我一样,从小就热爱读书和写作,上大学她学的是新闻专业,出版过一本个人抒情诗集——《流星的冬》。眼下她已分配到《中国青年报》社,当记者。看着身边的女儿,我的心头满是骄傲和喜悦。她成长中的一些片断如同散落的珍珠,被我的回忆一颗一颗串起。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到培养她什么特长,脑子里也没有“望女成风”的意愿,我给孩子留下一个很大的空间,只是用心观察她喜爱做的事情。女儿活泼伶俐,喜爱唱歌、跳舞、绘画,尤其喜欢背古诗。那时,女儿因  相似文献   

17.
那时花香     
<正>压力和挫折其实并不可怕,当你鼓足勇气面对它们时,便是那鲜花绽放、芳香沁人之时。——题记书桌上是小中考满分成绩单和一束鲜花。贴近细嗅,花香沁人心脾,我的思绪也被这一缕缕芳香缠绕着回到几个月前的那段时光……那时的我已经步入了初二下学期,即将迎来人生中的第一场“大战”——小中考。上不完的课、背不完的知识点、做不完的模拟卷和刷不完的练习册,身心俱疲的我始终无法适应。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了一个月,便迎来了一模。我的成绩惨烈,卷子足足被扣了十分!不光是生物和地理分数低,其他科的成绩也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波波,快点背课文,背完做奥数!”“不做完作业休想玩电脑,也别想看电视!”……唉!每天在我耳边唠叨,有时还会训我一顿——这就是我的妈妈!真希望耳朵能够清静点儿。一天,放学路上,一个金黄色草帽形状的UFO突然从天而降,从里面走出一个长着三角形脑袋、没有鼻子的外星人。他说: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标准答案”? 在“活力课堂”背景下,连“1+1=2”也只能算得上是参考答案,我想,答案的唯一性也在淡化.就教师本身而言,若是只知答案本身,而不知其所以然,将要被越来越“活力”的教育所淘汰! 就在六年级孩子毕业前夕,我上了一堂“活力课堂”的研讨课,内容是“毕业赠言”,上完课,让我感悟颇多.  相似文献   

20.
捐一个微笑     
排队捐款的人好多,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对母女。母亲牵着女儿的手,女儿仰起小脑袋稚声稚气地背唐诗,背完一首,就向母亲讨表扬。年轻的母亲不吝啬,反复竖起大拇指,鼓励女儿再接再厉。捐款台上的“设施”好简陋。一张桌子,桌子上有个用红纸包裹着的募捐箱,纸上有字“向地中海贫血症儿童献爱心”。年轻母亲捐完款了,准备走。守在募捐台旁的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姑娘似乎被可爱的还在背唐诗的小女孩吸引了,拉住她的手,逗她:“小妹妹,妈妈给患病的哥哥姐姐捐钱了,你捐点什么呀?”捐小女孩止了声,抬头看看她妈妈,又看看弯腰跟她说话的小阿姨,手在口袋里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