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西方女权主义研究和中国文化研究热潮的影响下,"女性文化"的研究应运而生.尤其是1995年以后,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产生了广泛影响,涉及众多人文学科,也影响着已有的史学观念和史学理论框架.研究"新中国初期女性文化"旨在从社会性别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认识新中国初期女性的生活及其变化,为建立和谐、平等的性别关系提供借鉴."新中国初期女性文化"的研究刚刚起步,以下仅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西方女权主义研究和中国文化研究热潮的影响下,"女性文化"的研究应运而生.尤其是1995年以后,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产生了广泛影响,涉及众多人文学科,也影响着已有的史学观念和史学理论框架.研究"新中国初期女性文化"旨在从社会性别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认识新中国初期女性的生活及其变化,为建立和谐、平等的性别关系提供借鉴."新中国初期女性文化"的研究刚刚起步,以下仅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3.
庐隐是"五四"时代的产儿.她的小说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初期的文坛上产生过不可磨灭的巨大影响.特别是自叙传小说,更是显示了庐隐小说创作的成熟.这些小说通过女主人公的婚恋遭遇揭示了女性"争做真正的人"的可贵与艰难,展示女性觉醒后无路可走的迷惘和悲哀,探索觉醒的女性出路、人生意义和生命哲理.  相似文献   

4.
女大学生作为知识层次较高的新时代女性,她们的主体意识和发展对于中国的改革与前进有着重大的影响.为了解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中国女性,尤其是高级知识女性之主体意识的现状,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几个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从"两性气质的认同""传统角色分工""自身的期望值和成就意识水平"等六个方面对本地区女性主体意识的状况作一定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向仁富 《华章》2007,1(7):46-47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义务本位的社会,对人的权利的重视很不够,对妇女权利的关注尤其不够,甚至可以说是漠视女性的权利.西方社会人权特别是女权思潮的产生和兴起,也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传统中国社会女性地位较西方更为低下,西方女权思潮的影响必将极大地调动女性争取自身权利的热情;此外,中国传统社会里反"男尊女卑"传统因素的进一步增长为最终实现男女平等作了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准备.所有这些因素决定了妇女权利问题必然在近代中国出现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6.
对待"身体写作",我们不该把它"神圣化",也不该把它"妖魔化",应以冷静的眼光来审视"身体写作",以求客观、公正地认识和评价这一文学现象."身体写作"的初衷是对男权文化的解构和颠覆,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身体写作"非但没有达到预先的目的而从男权文化中突围,反而成了男权文化的俘虏.中国的女性文学如果要健康发展,不能仅仅拘囿于"身体写作".因为"身体写作"关注的毕竟只是人的身体,而非人的灵魂,所以精神的缺席,就导致了神圣和诗意的缺失.只有不断探索,中国当代的女性意识才能建构,具有真正女性意识的中国女性文学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后现代理论影响下,西方的中国女性研究出现了重大转向,高彦颐的<闺塾师>和贺萧的<危险的愉悦>是其中的代表作.前者在挑战既有三种意识形态解释的基础上,重构了明末清初中国女性的自主空间;后者抛开传统的"实在论"取向,转而分析隐藏于上海妓女背后的话语权力网络.中国学者杨念群的<从科学话语到国家控制>一文,则将高、贺的研究取向融合为一,对女性"缠足"背后的权力关系进行了精彩的身体政治分析.这三种研究为中国女性史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空间,但与此同时也面临诸多理论上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女性主义理论认为女性在男权中心的社会中遭遇"话语霸权".中国进入90年代以来"后殖民文化"的提出,提醒人们关注西方的"文化霸权"和东方文化后殖民化的"受虐"."文化霸权"和"话语霸权"是性别问题与民族问题在不经意之间所产生的异质同构的关系.本文以中国女性导演和中国电影作为平行切入点,既审视既往中国电影和文化中的性别书写,也关注中国电影的文化走向,认为处于双重焦虑下的中国女性与中国电影应主动走出"目光的樊篱",使女性拥有话语的权力、中国电影重新书写自己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9.
有差异的声音--女性主义批评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与女性文学批评,明显受到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女性文学研究者从多方面审视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现实意义,尝试在"拿来"与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女性文学的具体实际进行实践,探索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女性文学理论.女性文化与文学研究中的另-种极端也值得警惕有些持女性主义极端理论的人,总是将男人置于自己的对立面,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天然仇恨来片面地诠释这个世界.这类女性研究者,其潜意识中隐藏着以男性文化视域为基本价值判断的思维悖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化立场、批判姿态与批评实践存在着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与女性文学批评,明显受到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女性文学研究者从多方面审视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现实意义,尝试在"拿来"与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女性文学的具体实际进行实践,探索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女性文学理论.女性文化与文学研究中的另-种极端也值得警惕有些持女性主义极端理论的人,总是将男人置于自己的对立面,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天然仇恨来片面地诠释这个世界.这类女性研究者,其潜意识中隐藏着以男性文化视域为基本价值判断的思维悖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化立场、批判姿态与批评实践存在着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11.
《妇女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份妇女刊物,它紧密结合革命的具体形势和党的要求来做妇女工作,把妇女解放与劳动者的解放结合起来,开展最广泛的妇女解放运动。《妇女声》与中华女界联合会和平民女校是三位一体的关系,以中华女界联合会为根本,以《妇女声》为宣传阵地,平民女校则为二者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2.
李达是中国现代著名理论家、社会主义先驱者之一。他在五四运动时期宣传新思想,参加革命活动,是勇敢的闯将。他对妇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剖析了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提出了妇女解放的办法,论述了妇女解放的重要意义,这些研究都具有相当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宣传贤妻良母主义的《妇女杂志》遭到批判,章锡琛对其实施全面改革,由家政参考书锐变为妇女解放言论利器。但因改革过于激进,超越了时代步伐,导致章锡琛不得不离开杂志,《妇女杂志》也重新回归为女性软性读物。  相似文献   

14.
大革命时期湖南妇女运动蓬勃发展的原因主要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和影响;中共湖南党组织的领导和发动;北伐战争胜利发展的推动。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的妇女参政运动持续时间长,规模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虽然力争的仍是宪法上的平等,但是由于认识上的提高,参政范围比民国初年更为广泛.其突出表现是这次参政已超出了资产阶级女权运动的范畴,带有无产阶级妇女解放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是以新型知识女性为主的爱国团体。它作为近代知识女性与广大下层民众运动结合的典型代表,不仅是千百年来妇女解放思潮在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集中爆发,也是近代知识女性面对救亡与启蒙这一时代语境的必然选择。它的成立不但推动了五四运动的深入开展,更标志着中国近代妇女运动的重大转折。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关干妇女运动的决议>对中国妇女的阶级划分可知,无产阶级妇女是凝聚阶级、民族与性别多重关系的概念;阶级分析是中国共产党对妇女进行革命动员的方法,是制定妇女解放方针政策的依据;无产阶级妇女的概念对当时中国妇女主体身份的建构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启蒙于西方的女权运动,经过近三百年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中国女性主义只有约一百年的历史,从其启蒙到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女权运动缺乏理论指导。西方女权运动影响深远,激起了全世界女性的维权意识,也加速了我国女性主义的形成,并推动了我国女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三八"国际妇女节是世界各国妇女最重要的节日。简略介绍了黄甘英毕生从事的妇女工作,值此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01周年。  相似文献   

20.
1902年5月8日,陈撷芬在上海创办了《女报》,从1903年第1期起《女报》改名为《女学报》。《女报》(《女学报》)积极宣传妇女解放思想,认为妇女要争取女权就必须首先争取民权;提倡女子教育,尤其提倡发展女子体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