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年度考核结果出来后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喜”固然开心,毕竟这是学校对自己一年工作的肯定;但“愁”也要慎重对待。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学校年度考核是有名额限制的,仅有的几个“优秀”指标相对于整个学校教师来说,只能是“僧多粥少”,是无法满足所有教师需要的。为此,作为落选的教师就应该平静地面对现实,不要因为自己没有考核为“优秀”,而怨天尤人,怪同事,怪领导,否则,只会徒增无谓的烦恼。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师每年都有年度考核,但每次考核,教师都有怨言。这里的原因比较多也比较复杂,但是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很多学校没有很好地把握与年终考核相关的各种关系。使教师年度考核变味。  相似文献   

3.
《教育》2007,(18)
教师年度考核要体现“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人性化考核理念;建构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采取真实有效的考核办法。  相似文献   

4.
考核评价教师,是建设优秀教师队伍、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需要。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中,要发挥教师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不仅要考核教师的常规教学情况,还要考核其实践教学能力、指导学生动手能力和使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的能力,促进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为培养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葛跃东 《江苏教育》2006,(1A):22-24
年度考核,对于教育系统的教育T作来说,是一个敏感的字眼,又是必须直接面对的学年“总结”。尤其是近年来.它承担的学校教师管理的基本有效手段功能日渐增强.对教师一年丁作实际表现绩效的激励与督促作用日益明显.关系着教师的职评、晋升、待遇、聘任、奖惩、优秀教师考核等项目的再发展。这促使老师们对待年度考核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关注。正因为如此,教育行政部门对此项丁作是长抓不懈,严抓不怠,急教师所急,想教师所想。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年度考核开始于1991年。实施伊始,笔者是东北一所中学里的校长。对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全国普遍实行的虽由省里统一制定标准但全国大体规格一致的“考核办法及标准”真是视如学校管理上的尚方宝剑,从上到下甚为重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谓小心翼翼、严格执“法”。为此,在年度考核实施的前一两年,考核的结果是比较真实地反映每个人在工作中的实际状况的。  相似文献   

7.
教师年度考核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师每年都有年度考核,但每次考核,教师都有怨言。这里的原因比较多也比较复杂,但是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很多学校没有很好地把握与年终考核相关的各种关系,使教师年度考核变味。一、教师年度考核中存在的问题1.教师年度考核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1)“比例分配”问题。教师考核一般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合格等级较容易确定,而优秀等级的确定则要难得多。按照人事部门教师考核实施暂行办法,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数一般掌握在本单位、本部门参加考核人数的10%左右,最多不能超过15%。为了照顾到学校不同部门,一般学校的做法是按照各部…  相似文献   

8.
教师、干部年度考核,本该评出优秀、称职、不称职等次,以奖优罚劣。可在实施过程中,似乎只有“优”有意义,对晋职、晋级有用。尤其是连续三年获“优”便能晋升一级工资,很具魅力。而“称职”无关紧要,不正常上班也照样得。至于“不称职”几乎等于虚设。如此,年度考核实质上就变成了单一的“评优”,人人争那个“优”.特别看重的是“连续三优”。  相似文献   

9.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推进,广大学校管理者也在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模式。每个学校均建立了完善的考核方案,对教师的管理考核都有一套方法,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在考核教师的方式上,有个别学校采用的是管理考核部门对教师进行考核,在月末的考核奖励工资当中兑现奖惩,所有教师本月被考核扣发的内容单列在一起,供每一位签字领工资的人查阅、  相似文献   

10.
对建立有效的教师考核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慧娟 《文教资料》2007,(4):104-105
教师考核制度,是学校最基本的管理制度之一。目前我国不少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在考核目的、考核者、考核标准、考核方式等方面都有可置疑之处,没有真正起到激励教师的作用。笔者认为有效的教师考核制度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变“管”为“服务”。  相似文献   

11.
周如俊 《吉林教育》2005,(11):27-27
假期又到了,又要开展教师学期工作考核了。很多学校没有很好地把握与学期教师工作考核相关的各种关系,使教师学期工作考核变味。现对此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一年一度的教师年度考核已经结束。反思教师考核工作的过程,看到几位考核结果为“优秀”的教师的进步及她们所取得的成绩,我很高兴。欣喜之余又有一丝不安,总觉得我们的评价机制欠完善,欠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孩孑的发展。不安之余,提笔将其中的遗憾与反思如实记录,以引起同行的共同思考。  相似文献   

13.
传媒速览     
《四川教育》2013,(10):2-2
人民网教育部划出师德“红线” 日前,教育部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意见》强调,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核心内容,摆在首要位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师德考核办法,学校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并在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审、  相似文献   

14.
日前,教育部重新修订并公布了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全国上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纷纷出台文件贯彻落实。于是,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便把《规范》作为师德考核的指标进行量化,并辅以不同分值,列入对教职工的年度考核之中。如此一来,《规范》摇身一变成为检验教师师德高尚与否的“试金石”。那条分缕析的量化标准就如一把把“利剑”悬在教师头上,  相似文献   

15.
做好教师年度考核工作,是贯彻执行教师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教师年度考核的作用,应遵循的原则,内容设计及其权重划分的研究,提出了对教师应实行分类型考核和管理的初步设想,为使学校尽早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大好局面而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也谈评优     
一年一度的评优考核开始了。这回气氛没有往年热烈,原因是取消了“年度考核连续两年优秀晋升一档工资”的规定。而科长的发言,充分发挥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最近几年评过优的不要再评,希望大家照顾将要晋升职称的人,考虑工龄长的人。”科长是个正直的人,这话年年都说。大家心照不宣地把票投给了该轮到的人。可我想,年度考核评优为什么?不就是考核一个人本年度在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的表现吗?既然是年度考核,去年干得不错评了优秀,今年一样努力,一样拼命,为什么就不能再优秀呢?如果说“最近几年评过优的就不要再评”这…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业务考核,是当前一个特殊而敏感的话题,因为教师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它不太可能像企业那样,可以以产量、利润的量化来定位,在较短时间内给工人评价。教师进行的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教育的效果往往不是立竿见影的,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付出与成绩是不能简单地凭产量等评价的。教育部门、社会要正确评价教师的劳动,的确不是容易的。我想,教师业务考核更要注重对教师劳动过程及劳动效果的考核。但在目前教师业务考核机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对教师业务考核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的确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探讨、研…  相似文献   

18.
厘清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内涵,是有序开展训练与考核的前提条件。从教育部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来看,教学基本功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从教师学科专业功底的体现程度看,可分为基础(一般)基本功、专业基本功、特长(特色)基本功三种类型。教学基本功考核对象以新教师和青年教师为主;考核主体(环节)为学校—区(县)—市(区);考核内容广泛,方式多样;考核周期多为一年一次或三年一个周期;考核结果作为评价教师和学校的重要依据。区域开展教学基本功考核要做到考核内容全面性和考核方式多样性统一;考核的周期性与考核的阶段性统一;考核要求的区域性与时代性统一;考核与岗位训练、校本研修、学科研训、区域比赛结合。  相似文献   

19.
王斌 《上海教育》2008,(13):5-5
学期快要结束了,作为各校学期结束前的最后“大餐”,学期工作总结又悄然摆在了每位教师的眼前。 学期工作总结本是每位教师展示一学期或学年各方面工作的“舞台”,也是学校对全校教师学期工作的一种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一年一度的学校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工作,按照市教育局的工作部署正有序进行。 以往我们学校的中层以上干部都是“下放”到有关学科组,与该组的教师一同述职。结果,每组很少的几位“优秀”名额几乎被全部的中层以上领导“瓜分”。想想这也在情理之中。作为一名中层以上领导,一年里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绩,总会比一般的教师多一点、高一点,群众的投票也从一个侧面肯定了他(她)所做的工作。但这样“优秀”名额“向领导倾斜”,一是与教育局的文件精神相违背.二是可能会影响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