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所在的学校是2001年进行课程改革的,在这八年的实施过程中,身为教师的我一边实践,一边成长。不断汲取新理念下的教学思想,几年来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到课程改革的推行确实使我们的学生受益匪浅,对我们的教师也是一次全新的洗礼。师生同舟共济,共同发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如同摸着石头过河,有惊喜也有困惑。下面就粗浅地谈一谈我在课改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它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的转变。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还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这等于几乎要改变教师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挑战性就不言而喻了。但这次改革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作为一名年轻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我想我们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实施已有10个年头,10年来,我们沐浴着课程改革的春风,和新课程改革一起成长。我从一个不谙世事的黄毛丫头,成长为一名还算称职的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改革也经过一道道坎坷,结出了一个个成功的硕果。回顾我和新课程改革的共同成长历程,充满了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4.
短短的几年,课程改革像飓风一般掀起了连天的巨浪,在这次改革中我的兴奋要多于恐慌,因为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我的某些做法或想法竟然和新课改不谋而合,于是我以最快的速度投  相似文献   

5.
2003年9月,新课程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吹进了校园,吹进了课堂,吹进了广大师生的心田。我有幸成为学校第一批参加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教师,从开始投身于新课程改革实验至今,已有十个年头。闲暇时,细细体味,我欣喜地发现,新课程正悄悄地改变着我的课程理念,改变着我的教学方式,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6.
2002年秋,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历史与社会》新教材在匆忙中诞生,又在匆忙中走进课堂。面对着崭新的教材,既无可供借鉴的经验、也缺乏可以参考的书籍,“摸着石头过河”是初执教时的心态。如今,通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我对教学有了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课改中的我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我们老师也以各种不同的心态走进了新课程。但是,不管你是以怎样的心态走进新课程的,高兴也罢、无奈也罢、新课程毕竟就已在我们身边。俗话说的好,与其感叹不如实干。我想,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应当迎着改革的浪潮,与时俱进,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自觉更新观念,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课改的实践之中,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面对课改,我在教学实践中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8.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实践,我从教学实践者转变为教学的探究者;从教材的利用者到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每走一步,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都会使我有新的收获。以下从三方面谈一谈我是怎样在科学课程的伴随下成长起来的。一、新的科学课使师生的教与学产生深刻变化课程改革将小学自然课改为科学课,我也从一名自然教师变成了科学教师。难道只是名称改了吗?它的内容会有什么变化?课本会是什么样的?总之,初次接触科学课程的我满怀着新奇感与问题。我发现新的课本不仅美观精致,而且内容更是吸引人。例如:《植物世界》、《动物…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为学校和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作为校本课程教师,我也从一个懵懂的被动参与者发展为校本课程开发者、实践者。在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中被评为先进个人,成为北京市科技类校本课程试验校成员,取得了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这都得益于课程改革六年的历练,我深感,课程改革不仅是学校发展的基石,也是我成长的沃土。  相似文献   

10.
国家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已经进入到第三个年头了,伴着课程改革的层层深入,我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课程改革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的孩子很有自信,无论做什么事都很有能力,也有的孩子虽然有能力,但很自卑,不敢去尝试,结果白白丢掉了许多锻炼自己的机会,从而后悔不已,逐渐对自己失去自信,影响自己的一生。课程改革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要从孩子终身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促使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引领他们进入到知识的殿堂,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给他们以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相似文献   

11.
能够首批参与新课程改革,我受益匪浅。全新的教材、前沿的理念,让我从头到脚彻底更新。几年来,我和我的孩子们一起沐浴着新课程的阳光而成长。在参与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日子里,我不断地思索、积累,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正>在课改的浪潮中,我们一路摸索前行,有过曾经的不解与疑惑,也有过颇多的困扰,在改革的热潮当中,我也不自觉地在这场热潮中悄悄地改变着、成长着。一、课改让我认识了"教什么"回顾十年课程改革,我的认识观、教育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到注重学生态度、情感、人格、能力的发展,由过分追求学科的严密性转到注重教育教学的育人性;由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转到注重学生实践探索和交流的主动学习。在  相似文献   

13.
我的教学观     
赵良淑 《考试周刊》2012,(86):167-168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理念走进我校校园,走进我校教师的日常教育行为之中。我校的教学改革中。最吸引我的就是“三围五环”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为了更快地适应并参与到这一教学模式的实践之中,为了在新课程改革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我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教学理念。新课程理念中的学生的学习观及教师的教学观对我有较大的启发,改进了我的教学行为,也提高了我的心理素质。如今,我正坚守在教育教学一线,努力做好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4.
要参加省里的数学赛课了,如何准备这堂课呢?我可有点着急。梁校长出面了,精心组织学校的数学骨干力量,并且亲自挂帅,共同研究、探讨课的设计方案。内容是“平均数”,怎样设计才能体现当今课程改革的要求呢?大家一起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请专家讲解数学教学的改革动向,反复征求老师们的意见,在三番五次的修改后,出炉了第一稿方案。但是,总觉得没有体现当前课改中的课程思想。大家在讨论中,明确了教学中的课程观———教科书、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组成的生态系统。设计课时就要从这些因素入手,才能符合课…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人们对品德学科的评价褒贬参半,许多人指责品德课堂教学僵化,实效低微。在课程改革之前,品德学科更是受到了质疑,甚至许多人主张取消品德课程。然而,庆幸的是随着课程改革的到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逢时而立,成了一门与时俱进、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新课程。走进新课程,我满怀激情地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并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着理想的品德课应是怎么样的。一、理想的品德课,应该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重要意义在于:一方面,我们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指…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自2004年秋季从七年级开设科学课程以来,引起了学校领导、教师的高度重视以及新闻媒体、家长的广泛关注。我作为这次改革的见证者、参与者、实施者,深刻地体会和感受到了这场改革的艰辛与快乐。说其艰辛,是因为面对这一全新的综合学科,对于习惯了分科上课、习惯了学科本位、习惯了一种思维体系解决问题的我来说,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和汗水。  相似文献   

17.
人生往往是机缘与巧合的并存.2001年9月,机缘让我从一名农校毕业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巧合让我赶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步伐.新课程以它全新的面孔、特有的魅力,净化着我的灵魂,改变着我的一切.在这片广阔天地里,我沐浴着人文主义的光辉,撒下革故鼎新的种子,感受着课改带给我的温馨、幸福与美丽!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数年,在这短短几年中,改革的成果有目共睹。我在工作过程中,做了大胆的践行和实验,深有体会和感触。总的来看,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和创造性学习能力,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一、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用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伴随着课程改革实验的推进,我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经历了新与旧的碰撞,尝试过失败,也体验过  相似文献   

19.
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在课堂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一门全新的艺术课程走进了校园。当我拿到散发着油墨清香的《艺术》教材时,内心是欣喜而激动的,我将和孩子们一起在新的视角下畅游艺术海洋,点燃智慧的火花。在课改中,教研部门一再鼓励教师:不求完美,但求创新。这种精神鼓舞着我大胆探索,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