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在其作品塑造了众多封建社会的妇女形象,通过描写她们一生悲惨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的种种罪恶,愤怒地控诉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鲁迅在同情她们的命运,关注她们的生活有的同时,也为她们的解放道路作了深层次的探索。本文着重剖析鲁迅作品《明天》《、祝福》、《离婚》和《伤逝》中的妇女形象,从而探索鲁迅对中国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妇女解放,作为启蒙运动的一部分,同时也是鲁迅极为关注的问题;鲁迅对妇女问题的思考贯穿了他的一生。文章旨在通过剖析作品来解读鲁迅的妇女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3.
妇女解放 ,作为启蒙运动的一部分 ,同时也是鲁迅极为关注的问题;鲁迅对妇女问题的思考贯穿了他的一生。文章旨在通过剖析作品来解读鲁迅的妇女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4.
鲁迅一生在对封建主义进行顽强而韧性的战斗时,始终关注着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中国妇女。面对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摧残和欺压,他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批判,对妇女的悲惨遭遇和不幸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与怜悯;同时,对于妇女们受封建文化传统的毒害而形成的落后、无知、短视和奴性也给予沉痛而尖锐的批评,并对妇女解放的道路作了清醒而冷静的分析。鲁迅热切期望妇女们挣脱奴隶的枷锁,做一个自立自由之人。鲁迅关于妇女问题的观点,在当时无疑具有独到眼光与深刻意义。本文将介绍与阐述鲁迅对妇女问题的基本观点,并对他作品中几个主要的女性…  相似文献   

5.
大凡对鲁迅作品稍有研究的人都会注意到,鲁迅对妇女的命运寄予了极大的关注与同情。无论是在他的杂文,还是他的小说,妇女问题都不是作为枝节的、附带的问题而出现,而是作为独立的主题加以表现,妇女的喜怒哀乐、坎坷人生不是孤立存在于他的作品中,而是与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展示以及对传统的封建礼教、道德观念的批判思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6.
鲁迅从"立人"观点出发,一直关注着妇女解放和妇女命运,并一生都在探寻使妇女获得真正解放的出路。他的前期作品主要描写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压迫下妇女们的悲苦命运,表达出作者的深切同情;后期作品则更多涉及到十里洋场里妇女的市侩化现象,并对她们的堕落和市侩化予以揭露和批判。鲁迅在看到金钱和社会对妇女腐蚀的同时,也看到她们自身精神上的弱点。鲁迅前期小说《祝福》、后期杂文《阿金》则鲜明地反映了鲁迅发展着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7.
鲁迅一生创作过众多作品,涵盖面广,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等,几乎涉及到中国现代文学的各种体裁。而《野草》这本鲁迅唯一的散文集,因其曲折晦涩的象征手法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同时它也为人们窥探鲁迅思想打开了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8.
受尼采启发,鲁迅塑造了众多“末人”形象。在他作品里农民、妇女、看客甚至知识分子中都有“末人”身影的出现,其数量之大、分布之广是惊人的。鲁迅指出,不打破封建制度这个“铁笼子”,“末人”便无法根除。  相似文献   

9.
《柳州师专学报》2015,(5):19-22
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体现了他对妇女解放问题的严肃思考。他试图通过其创作为新时代的女性解放寻找一条正确的道路,促使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解放。文章以鲁迅笔下所塑造的典型女性形象和妇女解放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女性主义理论探讨、分析她们的各自命运,从而更深刻地理解鲁迅对女性解放问题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鲁迅是我国近代最伟大的文学家,他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对封建思想的反抗,揭露的封建思想害人的本质,特别是对当下妇女形象的描绘,更是入木三分。通过分析鲁迅小说当中妇女的形象,并对她们的悲惨命运作了详细的阐述,从而推导出其对待妇女问题的态度,从而更好地理解鲁迅的妇女观和鲁迅对妇女解放问题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鲁迅在他的小说《呐喊》、《彷徨》中,创造了一个他那个时代的相对完整的女性世界,其中鲁迅寄寓了对中国妇女的深切同情,挖掘她们被扭曲、被践踏的根源,适当地批判她们的历史弱点,并执著地为她们的解放寻找出路。正是在关注妇女、写妇女的角度,鲁迅成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鲁迅小说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以其文化批判和经济审视而极具深刻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鲁迅先生一生所写的小说数量不多,但其作品思想的深刻性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前所未有,就是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尤其是表现妇女主题的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批典型的妇女形象,多角度地反映了旧中国劳动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受到的深重压迫,特别是思想和精神上受到的毒害,集中反映了“五四”人性解放的思想,而又把对妇女命运的思考与中国社会解放的思考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喊出了“五四”时代的最强音。今天我们重新审视鲁迅先生这方面的作品,也是对近年来思想文化界出现的形形色色的对…  相似文献   

13.
鲁迅一直非常关注中国的妇女解放问题,同情她们的悲惨命运,深入剖析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但通过全面考察鲁迅笔下众多的妇女形象的塑造和了解他的个人生活经历,又总是感到他对探求妇女解放出路问题的悲观态度及对妇女解放问题深深的矛盾和困惑。  相似文献   

14.
鲁迅基于现代“人”的立场观念和个人情感生活的曲折苦涩体验,相当关注妇女的问题。他尖锐地批判了中国传统男性中心文化“吃人”的、荒谬的本质,并对男权文化挤压下的“失节”妇女表现出深切的自我情感认同;他一面热切地期盼着妇女成为觉醒的“现代人”,一面又清醒地质疑着妇女解放路途中的重重问题,在“希望”与“绝望”中徘徊。  相似文献   

15.
鲁迅小说《祝福》发表以来,强烈震撼着读者的心灵,激励着人们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作品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感染力,是因为它的主人公祥林嫂被黑暗的封建社会吞噬掉的悲剧,真实地反映了传统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控诉了吃人的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形象地揭示了反封建斗争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人们在分析《祝福》中的祥林嫂时,谈到她死于何时...  相似文献   

16.
鲁迅一生的文化活动中,编辑工作占了很大的部分,他的编辑工作大致可分为早、中、后期,各个时期各具特色。鲁迅的编辑思路明确、业务纯熟、作品众多,无论从动机、茸色力到成果上来看,都堪称为一个成功的编辑家。  相似文献   

17.
在鲁迅反映妇女问题的小说中,主要塑造了单四嫂、祥林嫂、子君和爱姑等四个妇女典型。这几个形象既是独立的,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本文拟通过分析这四个妇女形象,揭示旧中国劳动妇女从麻木到觉醒到反抗的斗争历程,并从中了解鲁迅先生对旧中国妇女解放道路的探索进程。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祝福》和高尔基的《母亲》,虽然是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作品,但他们都描写了勤劳坚强的劳动妇女,赞颂了她们的反抗精神,尤其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如双峰并峙,似两枝奇秀,同工异曲,各领风骚,以此作为材料进行比较阅读,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作品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自觉地探新求异的思维能力,下面将重点比较两篇课文中的主人公。一、人物的悲惨命运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是一个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而高尔基的《母亲》中的尼洛夫娜是一个从温顺柔弱的妇女成长为英勇无畏的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19.
鲁迅在《呐喊》,《彷徨》两个小说集中,深入描写了各种不同的妇女阶层。在众多的妇女形象中,最令人瞩目的是《祝福》、《伤逝》、《离婚》中刻划的祥林嫂、子君、爱姑这三个富于反抗性的妇女形象。在鲁迅描写的妇女形象中,受封建压迫之重,摧残之烈,莫过于《祝福》中的主人公祥林嫂。从她身上,集中反映了旧中国千千万万被压迫被剥削的劳动妇女的悲惨遭遇和命运。  相似文献   

20.
悲情女性-论契诃夫笔下的妇女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诃夫在他的小说及戏剧中,创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形成了一个女性人物长廊。作家通过对这些人物的生存状态的描绘,鲜明而尖锐地提出了一系列的妇女问题。本通过对这些妇女问题的分类分析,观照契诃夫的妇女观,再现其历史价值,并挖掘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