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继红 《集邮博览》2018,(12):57-57
最近,我收集到一组4枚有趣的邮资机戳,其中有3枚是变异的,它们均为机号"鄂EA10"的湖北黄冈5号备机在同一时间打出,但变异各有不同。图1这枚邮资机戳是正常的戳记。图2这枚邮资机戳左侧的印刷品戳和中间日戳都正常,但右侧的邮资戳出现了变异:一是上、中格宽度由原来的28毫米变成了36毫米;二是上格"中国邮政"中的"邮政"两字变形,其中"邮"字右边偏旁成双影,"政"字出现了横向的双影。  相似文献   

2.
邮资机符志是一种由邮资机盖印的邮政戳记。将邮资机进行编号,有助于邮资机的管理,避免资费的流失。邮资机机号(序列号)由主管部门设置,被刻制在符志的邮资戳部分,图1这枚符志的机号“郑11”,设于邮资戳中格的右侧,表明该符志由郑州邮政局的第11号邮资机盖印。机号与铭记、邮资数值、地址局名和日期一样,是邮资机符志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国邮资机符志的格式(包括机号的设  相似文献   

3.
附图的3枚本埠实寄的信封与邮简,均销邮资机戳,邮资机日戳编号为“重庆大宗2”,邮资戳编号为“渝  相似文献   

4.
武汉邮局使用的一种邮资机戳,日戳下方刻有“备机”字  相似文献   

5.
近日研究上海各邮局的邮资机戳印时,发现有一种“黄埔”地名目戳(图①)。原来是黄浦邮电支局新添置的一台邮资机,将“黄浦”误刻成“黄埔”。其戳印式样与原先投入使用的邮资机戳印(图②)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笔者有幸收集到两枚北京顺义新顺邮局使用的大宗收寄机邮资标签。图一是2003年6月27日新顺外埠平刷邮资标签;图二是2003年10月24日新顺外埠平刷邮资标签。两枚标签均存在较大的变异:打印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邮政部门规定邮资明信片上的邮资图剪下无效,如果贴用从邮资片或邮资封上剪下的邮资图,邮局不承认其纳付邮资,予以退回寄件人。如果邮局疏忽,让其送达收件人手中,应在封上加盖欠资戳记,向收件人补收邮资;如没有任何印记,则属于违规邮品。笔者曾经收到1枚超重实寄封,寄件人将1枚4.2元面值的《吉林风光》邮资明信片贴在C5号信封上,然后用白纸将明信片文字部分遮盖,仅留出邮资图部分(箭头所示),再将其它6枚80分邮票环绕着古塔贴在封上,加在一起是面值9元的邮资,1件超重挂号实寄封,销“上海华东师大2”日戳。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邮政局为纪念天津邮政开办120周年,于1998年3月23日发行1套2枚的“邮局代付邮资”封,这种封先由邮局代付邮资,在出售时再收回邮资,邮寄时无需再贴邮票,限天津市内当天使用有效。这是此类邮品的开山鼻祖。后广州市邮政局配合广州骨髓募捐纪念活动,于1998年10月31日发行1套2枚“邮局代付邮资”片,与天津市的“邮局代付邮资”封成了一对姐妹花。 天津市首次发行“邮局代付邮资”封时,很多邮人都认为这是一种地方免资邮品,只不过为避免麻烦,改个名称罢了。其实不然。 天津市邮政局发行这套封时,市场开发处和通信  相似文献   

9.
上海郊县邮局的邮资机符志日戳上部地名除“上海”外,一般都标有郊县名称。如图1松江人民路支局的邮资机符志,其日戳地名为“上海松江”。  相似文献   

10.
邮局在传递信件时,对邮资不足的邮件加盖欠资戳记。但所欠资费收回可能性不大,也只是一种形式而已。然而,有的邮件盖欠资戳后,戳上标明的资费和信件已贴邮资相加,反而变成了超资封片。2000年12月29日,由湖南岳阳寄发平信一封,按当时邮资标准已贴80分邮票1枚,加盖一个欠资0.8元的戳记(图1),这样便成了一枚超资封。1989年12月22日,由湖北武汉寄出明信片一枚,原片上没有分文邮资而仅盖有欠资应收8分戳记(图2)。像这样的邮件不如当时退回重寄为好。2000年3月8日,由新疆寄发明信片1枚,按当时邮资标准应为60分,片上已贴20分邮票1枚,实为欠  相似文献   

11.
一凡 《集邮博览》2009,(1):67-67
这是笔者收藏的一枚1940年5月6日由美国华盛顿寄往内布拉斯加州克拉克森的一封航空信。封右上角是至今仍在使用的美国"飞鹰图"邮资机戳,"METER 51004"是其邮资机编号;邮资机戳左侧是一款纪念戳记,戳图为维多利亚女王侧面像,围绕其像圆周的文字为"邮政·一便士·半  相似文献   

12.
局同,戳不同     
北京市百万庄邮局现行使用的邮资机戳,全部是刻“中国邮政”的新戳。同一邮局内使用的邮资机戳,按理说在规格上应当是统一的。但笔者发现,该局的邮资机戳不仅在邮资框戳的大小上有不同,在日戳的大小、单双圈上有区别;就是在编号的标示方法上也不尽相同。已见有以下4种不同的戳式:  相似文献   

13.
本期封面的实寄封是烟台商埠邮局的卡纸邮简(邮资图面值1分),加贴烟台10分邮票1枚、日本“旧小判”15钱紫色(斯科特80号)1枚,写明经上海和日本寄往英国康沃尔郡的彭林。封上所见邮戳有:1894  相似文献   

14.
公长 《中国集邮》2001,(8):19-19
195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30周年,邮电部发行了“纪9”纪念邮票一套3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行的第一套建党纪念邮票。与此同时,一些邮局还刻制了纪念邮戳。本人收集的这枚纪念邮戳(戳径40毫米)(见右图)盖在当时的明信片上。解放初期,为满足通信需要,邮政部门利用原“中华邮票”邮资明信片,改名《中国人民邮政明信片》并在邮资图上加盖“原印邮资作废”字样,贴上邮票使用。看了50年前的邮品,  相似文献   

15.
2000年11月16日国家邮政局下发了《关于做好“圣诞节快乐”、“新年快乐”邮资信卡销售工作的通知》(下简称《通知》)。邮资信卡是我国邮政业务又一新型品种,由于其设计新颖,有一定的艺术性,且使用方便,与明信片相比具有保密性,更易于客户接受。通知规定: 国家邮政局自2000年12月1日起发行编号为XK1 “圣诞节快乐”,XK2“新年快乐”邮资信卡,其邮资图均标注国内邮资已付(平信)字样;《通知》要求邮寄时不分本、外埠。由此这种新型邮政用品得以面世(图1)。但由于邮资信卡上的邮资图标注的是“国内邮资已付(平信)”字样,故而使得邮局工作人员一时间也不好认定这种“平信”到底是按信函0.8元资费还是按明信片0.6 元资费。因这两种资费都在“平信”范畴之内,这种看似  相似文献   

16.
2002年9月8日,国家邮政局为纪念“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在福建厦门会展中心开幕,发行编号为JP109的邮资明信片1枚,邮资图为“CIFIT”徽志及厦门会展中心,面值60分,左侧彩图为“中国·厦门”会展中心外景。  相似文献   

17.
张岩 《集邮博览》2013,(2):47-47
闲来无事,随便翻翻,发现一枚信封,用邮资机符盖销邮资图(如图)。这是一枚"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用来邮寄个人公积金信息的信封,信封上的"天安门"邮资图为标准120分邮资,用来盖销的不是常规邮戳,而是邮资为"0"元的邮资机符。信手把玩,感觉非常有意思。想必是如下原因:1.一般的邮资盖销用的是邮戳,而公积金信息邮寄数量庞大,人工加盖工作量太大,所以采用机器盖销,效率  相似文献   

18.
杨波 《集邮博览》2013,(4):16-17
邮资信封邮集都要讲到它们的使用问题,如图所示的贴片选自我的《天安门图邮资信封》邮集,专门讲述普9普通邮资信封(2-1956)的使用,共展示了3枚实寄封,分别是:上封:火车邮局挂号封。1957年2月2日,云南个旧火车邮局寄四川西充,2月8日投递。加贴"普8"20分邮票一枚,合计邮资28分,超重挂号信。火车邮局挂号的邮资信封仅见一枚。中封:超重双挂号封。1957年3月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枚从山东潍坊市寄出的信函上加盖的邮资戳带着8位数的号码。据分析,这个大号码绝非邮资机的固定编号,可能是为加强邮资机的使用管理,带计数性质的号码(流水  相似文献   

20.
肖讯 《集邮博览》2011,(1):45-45
这枚实寄封贴1994-1(2-1)20分邮票3枚,加盖"沪K16"红色邮资机盖戳补资60分,一共是120分邮资,于2002年12月20日由上海北新泾邮局超重本埠寄出,由于邮政编码写错,加盖了一枚9mm×158mm的“邮政编码有误”红色副戳,可能收件人地址不详,无法投寄而退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