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仁焱 《新闻前哨》2000,(11):23-24
校报是高校党委、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我国高等学校的校报,是社会主义的新闻媒介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在高等学校的重要新闻舆论工具,担负着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培养人才、传播真理、引导舆论的历史使命。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校报已由内部刊物转为国家正式出版物,如何提高高校校报的办报质量,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这是摆在我们高校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应该看到,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我国高校校报的办报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办报周期相对缩短。由于它直接面向学校师生,且具…  相似文献   

2.
高校校报作为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的主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学校的宣传舆论中心,在学校的改革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高校校园新闻网的陆续开通和校园电视台的建立,其反应快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优势,对校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校报的读者群日益萎缩,生存状态不容乐观。在信息高速化的今天,校报要巩固并扩大读者群,必须把增强可读性作为一条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朱敏 《新闻世界》2011,(11):39-40
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作为高校占主导地位的新闻媒体,高校校报承担着舆论引导的功能,营造和谐舆论氛围的使命。本文从高校校报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高校校报要坚持“三贴近”始终围绕和谐校园构建开展舆论引导、在提升舆论引导力中应把握的原则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邢秋艳  孙晓华 《新闻传播》2010,(9):21-21,23
我国高等院校校报,是高校党政领导和广大师生的耳目喉舌,是高校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为此必须在深度报道、言论剖析和新闻策划等方面下功夫,进而提高校报在高校的宣传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校校报舆论引导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报是高校党委、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我国高等学校的校报,是社会主义新闻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在高等学校的重要新闻舆论工具,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高高校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校报担负着在高校引导舆论、交流信息、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维护稳定和繁荣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6.
浅论校报创新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报是我国新闻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浩浩荡荡的报业大军中拥有独特的位置.目前,全国80%以上高校都创办了自己的校报,每期发行量超过200万份,年发行量在3000万份以上.高校校报成为我国高校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和对外宣传的窗口.  相似文献   

7.
叶芳  余嘉强 《新闻世界》2012,(9):101-103
本文论述了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校报在议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指出,通过优化议题设置,高校校报能更好地实现其在高校舆论引导、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叶芳 《新闻世界》2008,(11):26-28
本文基于传播学议程设置理论,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论述了高校校报在议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之道。通过优化议题设置,高校校报将能更好地实现其在高校舆论引导、弘扬新风、培育新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高校校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新闻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对于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从传受双方互动的角度切入,分析高校校报在互动传播中的存在的原因、问题和影响,着力研究高校校报在舆论引导中的传受要素,以期找出高校校报传播中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0.
新闻舆论工作历来受我党的高度重视,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的喉舌,做好校报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校报采编人员履行职责的应有之义.为此,采编人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坚持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正面宣传为主,确保正确舆论导向;要坚持正确的工作取向,扎根基层,服务师生,深度采写,强化典型报道,清新文风,创作富有思想、饱含温度、拥有品质的作品.  相似文献   

11.
提高高校校报舆论引导力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娟 《新闻传播》2009,(12):58-58,60
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人民日报社时的重要讲话,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校报作为高校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应不断创新,切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2.
高校校报作为高校党委主办的党委行政机关报,担负着办报育人的重要使命。近几年来,随着新闻网、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在高校校园的出现和普及,一个具体而微的“全媒体时代”已成为高校“舆论场”的缩影。在这个“舆论场”中,校报所拥有的份额和影响力已出现明显削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手段高度融合成为传媒业态的主要趋势。高校校报如何整合资源,巩固其校园舆论主导地位,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守卫意识形态阵地、引导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成为当下高校舆论引导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的机关报,是高校党政领导联系全校师生员工的耳目喉舌,承担着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重要任务,在高校的宣传舆论、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目前全国高校校报普遍为一些问题所困扰,主要表现在:出版周期长,时效性差,报道内容陈旧,报道形式呆板,缺乏新意等,集中体现在可读性差。同时,  相似文献   

15.
大学校报作为高校中重要的纸质媒体,一度是师生获取学校信息、相互交流的主要阵地。随着网络信息化程度和多元媒体的日益发达和发展,师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快捷,再加上校报本身存在的不足,如出版周期长、版面少等,导致校报的时效性和可读性大大降低,使其在校园舆论中的主导地位受到很大影响。因此,高校校报在报道时,如何找准切入点,是保证校报面对激烈的竞争仍能保持其生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高校校报与“三贴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在从事新闻报道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也是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牢固占领舆论阵地之目的的不二法门。高校校报作为以反映和报道教育新闻、科技新闻为主的新闻媒体,在以“三贴近”原则反映高等学校教育、科研、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有着责无旁贷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以市场报理念打造新型高校校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校报自1998年纳入国家出版系统以来,进入了不断发展的新时期,成为我国新闻队伍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校报也是反映和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极为重要的舆论阵地。但是目前,由于很多高校校报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其未能发挥出应有的影响力。如果我们能够把成功市场报的办报理念,运用到高校校报上,无疑将会在提高校报影响、强化校报传播能力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一、高校校报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受出版周期的限制,高校校报的新闻特征不突出,刊登的新闻经常都是过了半个月甚至是一个月的“旧闻”。而且,由于存在着写作方式陈…  相似文献   

18.
高校是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信息化时代下,高校舆论环境日益复杂,如何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当前信息化发展现状下高校舆论环境现状与传播特征的调研,探索高校党员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的途径,不断增强高校党员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校报的育人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对大学校报育人功能的认识 新闻宣传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无疑也是校报的使命。挖掘、拓展和发挥高校校报的育人功能,取决于校报编辑人员正确的编辑思想和良好的编辑意识,两者不能截然分开;而办报人员不论何种意识,都应统一于“育人”之中。也就是说,在高校校报中,“育人意识”是灵魂、是最根本的办报理念,它应该渗透在办报的整个过程中,这是高校校报有别于其他报刊的显著特性。因此面对广大学生,校报应当成为育人的工具;面对众多学生记者,办报应当成为育人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移动互联时代,高校校报受众流失严重,新闻舆论引导力明显减弱,最根本的原因是校报与受众间的连接失效。作为高校新闻舆论工作最具独特优势的官方校园媒体,校报应该借力微信公众平台,以平台化思维、栏目化驱动、"O2O"化运作的策略,重建与受众间的连接,并在此基础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舆论规律,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切实提升其新闻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