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标准参考性测验跟常模参考性测验不同,具有自己的突出特点和特殊的规定性。因此,我们有必要按照标准参考性测验的性质和要求,探讨适合于它的测量理论和方法。题目反应理论的基本概念题目反应理论是六十年代才大力兴起的一种现代测量理论。从这种理论看来,测验中被试的成绩,可用被试的内部特质或能力来说明,是这种特质和能力的函数。当前,描述被试成绩跟内部特质或能力关系的数学模型已有许多种。其中一种单  相似文献   

2.
测验目标     
测验目标是指测验所欲测量的是什么人的何种心理特质。它包括3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所要测量的心理特征是什么,如人格、能力、动机等;二是指所测量的对象(被试)的年龄、性别、背景等:三是指测验的用途是什么。明确测验所测的特质是什么,必须依据相应的理论给予明确界定。被试团体的类别和特点也必须明确。对不同的被试团体,测验的难度、测验材料等都应有所不同。明确测验目的还包括明确测验的功用。  相似文献   

3.
测验的信度     
信度(Reliability)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也就是说,如果用同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同一种特质对象,则多次测量结果间的一致性程度就叫信度。测验的信度系数用rtt表示。  相似文献   

4.
测验,即一般所说的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最一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任何一套测验题,都是所有可能的题目中的一个样本,测验就是用这个试题样本去测量某一行为样(某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效果)的一种程序。因此,能否如实地反映教与学的效果。就取决于测验题目的质量、取决于能否科学地编制一次良好的测验。这里所说的编制测验,不仅仅指出一套试题,而是指明确测量目的、编选题目、组织考试到阅卷评分的全过  相似文献   

5.
测验的效度     
效度(Validity)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的程度。例如,一个小学生数学测验的成绩若同时受到其数学和语文能力的影响(如有人看不懂题意等),我们认为这是个效度不高的数学测验。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4310名在职公安民警16PF测验结果进行因素分析发现,民警人格结构主要由神经质(N)、外倾性(E)、务实性(P)、开放性(O)和社会智能(S)5个因素构成,这5个因素可以解释总变异的54.197%。其中因素负荷系数在0.6以上的有12个人格根源特质,它们可以解释5个公共因素总变异数的79.1%。根据本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应用16PF进行民警的心理选拔时,重点应关注5因素模型所包括的12个人格根源特质的测验分数,即那些在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独立性和自律性分量表上得分较高,而在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和紧张性分量表得分较低的人是较为理想的民警候选人。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的人格及临床测验中通常包括一些用来探测效度的题目。这些题目被统称为测谎题。它们是用来探测受测者在答卷时,是否有说谎的倾向。即是否为要取得社会赞许(social approval)不照自己真实的感受或现状来作答,而是按照社会上公认是好的答案来作答,借以表现自己是一个值得被接受及赞许的人。一个受测者在这些测谎题上的得分愈高,表示他愈具有一种不按真实情况作答,以求赢得赞许的心态。因而他对人格或临床测验的其他题目所给的答案,也就同样地是不可靠的。当这个分数高过了一定程度(各测验的标准不一)时,测验结果就没有什么价值,不能作为任何诊断依据,而必须予以作废。  相似文献   

8.
一、导言测验的单维性假设是 IRT 使用的前提条件之一。单维性假设如果得不到满足,IRT 的优点便不复存在。甚至可能导致错误结论。因此,单维性问题一直受到测量学家们的关注。什么是测验的单维性假设呢?简单地说,测验的单维性是指一个测验只测查了一种或主要是一种潜在的心理特质或能力,其他任何因素都不会影响被试在该题目上的作答反应的特性。即该测验的完全潜在特质空间是一维的。这里,完全潜在特质空间指的是这样一种空间,“它包含影响被试题目反应水平的所有‘重要的’心理特质,但不包括那些反应‘测量误差’的变量。”  相似文献   

9.
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IRT)又称题目反应理论、潜在特质理论,是在反对和克服经典测验理论(CTT)的不足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测量理论。  相似文献   

10.
首先分析了在单项选择题测和多项选择题测验中由于猜测题目答案所引起的测验分 不可靠性,并给出了统计模型。然后了两种测量不可靠性的方法,最后分析讨论了几个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同质信度     
同质信度又称为内在一致性系数,是估计测验内部跨测题的一致性的指标。这里讲的一致是指测题得分的一致,而不是指测题内容或形式的一致。如果测验中各测题间有正相关,则认为测验为同质的,反之,如果测验中各测题间相关为零,则认为测验为异质的。测验间正相关越高,则测验的同质信度越高。虽然同质信度原定义为测题得分的一致性程度,但是这个概念也可以应用于测验中的分测验或一组测题。究竟要在哪一级水平上作分析,这取决于测验的结构和分析的  相似文献   

12.
智商是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的简称,用“IQ”表示.“智商=智力年龄÷实足年龄×100”.式中智力年龄简称智龄,也称心理年龄.它是指智力达到某一年龄水平,用来衡量一个人智力高低的尺度.智力年龄是以测验获得的分数作为依据.测验的题目按年龄分组,例如一个10岁儿童经测验通过了10岁这一组测验题目,他的智力年龄就是10岁;若测验通过了11岁这一组测验项目,则这个儿童的智力年龄就是11岁.这就是人的智力用年龄表示的方法.因此,智力测量是测量人的智力及其发展水平的工具.智力测验的方案设计、测验题目的标准化、施测环境的标准化、测验题目答案、计分的规范化等都会影响测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Rasch模型应用在试卷质量分析中有如下方法:怀特图(Wright Map)——让读者对试卷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大致地了解;多维性检验(Multidimensionality Investigations)——考查试卷是否测量被试的同一潜在特质(即阅读能力);项目拟合和误差统计(ITEM:fit order)、气泡图(Bubble Diagram),等等。文章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五六年级学生阅读素养前测试卷的质量分析为例,呈现了Rasch模型测评的过程。测评表明,该试题总体上是一套高质量的试卷,试题项目覆盖了所有能力水平的被试,难度编制合理,绝大多数题目达到了预期的测验效果。然而,由于测量目标的不同,Rasch模型功能和指标的选择以及结果的解释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研究者需要基于测量目标进行选择,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14.
设一次测验的题目由10个项目构成,每个项目都是选择题(选对得1分、选错得0分)。有10个学生参加测验。现将测验结果列于表1(转下页)  相似文献   

15.
探索能有效预测青少年依赖型人格障碍倾向的房树人绘画特征。对北京市3所中学共683人进行人格诊断问卷(PDQ-4+)调查和统合型房树人绘画(S-HTP)测验,并依据依赖型人格障碍的病因-症状模式筛选出15项可能反映依赖型人格障碍的绘画特征,分析依赖人格阳性组和阴性组在这些绘画特征上的差异。结果发现:(1)中学生依赖型得分在11-18岁8个年龄组上,随年龄增长呈"U"形发展;(2)阳性组和阴性组在7项绘画特征出现频率上存在显著统计差异,如线条圆滑;(3)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出现中心画等11项绘画特征的中学生更有可能有依赖型人格障碍的倾向;(4)15项绘画特征评价者一致性高。这表明通过标准化处理,房树人绘画测验的11项绘画特征能有效地预测依赖型人格障碍的倾向,成为问卷测量有效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一、效度的基本概念 我们知道,效度(validity)是指心理测验测量到它所要测量的事物属性的程度。具体地说,测验效度涉及两个基本问题:(1)这个测验到底测量什么东西?(2)这个测验在什么程度上测量到所要测量的东西?测  相似文献   

17.
所谓"矛盾型"新材料作文题,指的是题面中有着截然不同的多种观点或题目材料反映出矛盾错杂的社会现象的题目。"矛盾型"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找准矛盾点,即引导学生明确题目中哪两个(或多个)对象(概念)构成了"矛盾";二是看清其本质,即引导学生透过题目的矛盾现象看清其本质、追溯其根源;三是分析一致性,即引导学生认识到矛盾的事物看似水火不容,实则相互依存、相伴相生。  相似文献   

18.
如何分析心理测验的内容效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知道,效度(validity)是指心理测验测量到它所要测量的事物属性的程度。心理测验效度,通常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即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效标效度(criterion validity)和结构效度(construct validity)。内容  相似文献   

19.
标准化考试在西方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各种教育测验有上千种之多,有的测验已应用了60年,如美国的SAT(高校入学考试从1926年开始,包括能力倾向测验和学科教育测验),现在一年中要举行七次,学生可以随时选考,考试成绩送交报考学校,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此外,美国还有DAT(中学),ACT(大学)、GRE(研究生)等考试。这些考试的共同特点是(1)题目、实施和评分都已标准化。(2)按测量的统计技术的要求,尽量减少测验的误差。(3)考试结果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20.
测验无障碍性是指施测过程中考生与题目的恰当交互,是保障测验不受无关变量干扰、有效测量到目标构念的必要条件。测验无障碍性是残疾人接受测验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作为国际专业考试机构的代表,提出了测验无障碍性的概念及测验无障碍性提升策略,通过制定测验无障碍性准则对测验开发全过程进行无障碍性控制。ETS的无障碍测验开发经验值得我国教育考试机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