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欧彩玲 《西部素质教育》2019,(3):172-172,176
学生学业发展状况是体现高校办学水平、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为有效帮助大学生完成学业规划,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文章讨论了团体辅导技术在大学生学业辅导中的应用,首先概述了团体辅导技术,然后分析了团体辅导在学业辅导中应用的优势,最后提出了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学业辅导中的应用路径。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高职院校单招学生学业情绪状况,以自我效能感理论及情绪ABC理论为基础制订团体辅导方案。随机招募单招学生组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运用干预方案对实验组进行干预。结果显示: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在积极学业情绪两个维度上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显著减少;实验组的积极学业情绪体验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学业情绪体验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可见,团体辅导对改善单招学生的学业情绪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设计了四次团体辅导课程,采用学业情绪量表进行前测和后测,目的是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寄宿制初中生学业情绪的干预效果。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学生在接受团体辅导课程后积极学业情绪水平显著提升,消极学业情绪水平显著下降,说明本研究中的四次团体辅导课程能有效改善寄宿制初中生的学业情绪。  相似文献   

4.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采用SCL-90、卡特尔16PF的方法,对757名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度上显著高于其他学生,并且在影响性、活泼性、交际性、忧虑性、内向型、外向型等方面表现出巨大差异,这种差异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高校教育应从影响人际关系敏感的人格因素出发,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社会实践等方式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5.
面对高校学业困难学生特征的多样性和复杂些局面,朋辈辅导是帮扶学业困难学生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运用案例分析方法,结合朋辈辅导相关知识,选择合适的朋辈辅导学生,全方位开展帮扶工作,取得较好效果,并为以后推广朋辈辅导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心理团体辅导对小学生学业拖延的影响,特选取马鞍山市某小学四年级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辅导前所有学生均进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辅导后比较两组学生的综合成绩、作业完成及时率及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得出结论:心理团体辅导能改善小学生学业拖延现象,提高小学生成绩,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广泛应用于小学生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7.
学业预警是重在对学生学业上已经或将要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友情提示和预先警告,并对其进行帮助和干预,促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管理制度。朋辈辅导是一种学生之间的学业辅导和情感支持。朋辈辅导在高校学业预警中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明确帮扶对象,选拔、组建、培训朋辈辅导员队伍,确定其主要内容,制定相应的跟踪帮扶措施和考核办法,可以有效地拓展朋辈辅导在高校学业预警机制中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8.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了需要得到经济帮扶,更重要的是需要精神上的脱贫。由于经济贫困导致的心理贫困,使经济困难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环境适应、情感障碍、抑郁焦虑等5个方面存在明显问题。通过设计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有助于经济困难学生适应环境、改善人际关系、缓解压力,开展团队建设活动能够广泛辅导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隐患,是高校开展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9.
团体辅导对职业院校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职院校10名新生进行9次五阶段的团体辅导,以人际交往训练班的形式,结合针对性活动,实验前后进行卡特尔人格问卷测查,一年后再测,结果表明:16PF多项人格因素均有显著性改善,表明团体辅导对改善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有明显的效果和持续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研究背景团体辅导作为一种心理辅导方法已在欧美及亚洲等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由于团体心理辅导具有教育、发展、预防和治疗的功能,多年来它在学校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在我国台湾,团体心理辅导已被普遍认为有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许多学校针对学生的不同需要,拟订适宜的团体辅导计划,以满足学生学业进步、环境适应、习惯养成、人格成长、交友等需求。研究表明,团体辅导在学校教育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有专家预言,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将朝着以团体辅导训练为主,个别心理辅导为辅的趋势发展。目前,团体辅导这种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1.
学业辅导是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学业发展为目的,通过组织校内外相关力量对学生进行辅导和帮助的教育活动。近年来,各高校把学业辅导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力求通过专业化的指导和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与困难,健康成长成才。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下,学业辅导工作要转变思路,充分考虑互联网时代的学习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构建更加科学的学业辅导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以北方工业大学2017—2018年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分析高校学业辅导与学生的专业课综合成绩、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采用Ologit模型实证分析发现:学习方法辅导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课综合成绩和毕业质量,学业适应辅导对学生的专业课综合成绩有正向影响,职业规划辅导对学生的毕业质量有显著影响;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能显著提高学生的专业课综合成绩,而朋辈辅导对学生的专业课综合成绩影响不大,个体辅导和朋辈辅导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3.
王稳建  陈理  陈愉炯 《广西教育》2009,(12):64-65,71
本文旨在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班级凝聚力和大学新生适应环境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对促进大学新生班级凝聚力和环境适应效果显著,新生归属感和集体观念增强;对班级进行心理辅导对加强班级组织建设和学生人格塑造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将其纳入大学入学教育体系中。  相似文献   

14.
关于团体心理辅导中指导者角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团体辅导的效果取决于指导者与团体的互动效果,因此指导者领导团体的模式、观念、成效与指导者个人的人格特征与行为特征休戚相关。本文结合团体辅导的相关理论,结合实践经验,对团体指导者的角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团体辅导的效果取决于指导者与团体的互动效果,因此指导者领导团体的模式、观念、成效与指导者个人的人格特征与行为特征休戚相关.本文结合团体辅导的相关理论,结合实践经验,对团体指导者的角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作者运用自编生活目标团体辅导方案对40名大学生进行辅导,发现辅导前后大学生的生活目标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差异,辅导后生活目标总分显著高于辅导前,辅导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显著低于辅导前。整理学生心得体会发现,有34名学生反映参加辅导后在明确发展方向、自信心、人际交往等方面有较大改善。由此表明,自编生活目标团体辅导方案是有效的,实施生活目标团体辅导能切实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生活目标团体辅导,提出一些建议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尤其是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中非常适用。北京大学自2006年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以来,在创新高校德育课程、丰富高校课外学生活动形式、完善高校辅导员和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模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和类型团体心理辅导又叫小组辅导、团体咨询或集体咨询,是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了解班级团体辅导对职业中学学生学习效能感水平的干预效果.研究方法: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前人的理论研究和已有的实证研究成果,结合职业中学学生的特点和教育经验制定出针对提升学习效能感的团体辅导方案,运用该方案进行实证研究,探讨针对学习效能感提升的团辅方案对职业中学学生的学习效能感水平改善是否有效.研究结果:(1)实验班干预前后,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以及能力效能感、行为效能感两个维度的得分都存在显著或极其显著差异,干预后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2)实验班、对照班学业效能感前测协方差分析,排除学业自我效能感前测总分的影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学业自我效能感后测总分上差异显著,这说明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对于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产生显著的影响;(3)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后测效能感总分和学习行为效能感维度上差异极其显著,而在学习能力效能感这一维度上则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所设计的班级团体辅导方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9.
团体心理辅导是心理咨询中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在学校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团体心理辅导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来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解决他们在学业、人际关系、价值观等方面觉得困惑的问题。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开发心理潜能,增强心理素质。下面是我校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些具体做法。一、班级内的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导向课)。学校教育与教学大多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班级是学生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环境,良好的班级氛围有利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为了增进班级成员间相互了解和信任,建立亲密的伙伴关…  相似文献   

20.
一些曾留守大学生的留守经历对他们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造成消极影响,使得他们与非留守大学生相比,呈现更少主动寻求心理辅导、难以长期接受辅导、情感表达困难导致咨询进程缓慢、问题不能单纯由心理辅导解决等四个主要特征.在综合心理健康教育已有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可通过设立心理健康必修课程以保障学生自助、变被动守候为主动邀约、强化团体心理辅导的运用、整合多方资源综合施策等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