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让大学生成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后备力量。以立德树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理想信念之灵魂,确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之精神,锻造大学生艰苦奋斗之体魄。以完善课堂教学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新媒体网络平台等方式为路径,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源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资源,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良好的校园文化氛能够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能不断增强思想教育的有效性。通过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理论课中所蕴含的现实价值,准确把握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教学的现状,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选择。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理想信念,能够培养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的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民族信念和民族精神,也蕴含着坚实的文化自信底蕴。为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理念,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进路是十分必要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实需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要。然而,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些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并未充分重视,一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存有偏见。树立传统文化自信、完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拓展传统文化教育模式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深刻的现代价值,是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性格与国民性的应有之义与必然途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培养大学生全面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着力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文化信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进而分析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6.
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文化体系完善和发展,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影响结合的因素分析从而寻找二者的结合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进行,西方文化思潮对我国造成极大冲击,这使得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受到了影响。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我国民族文化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为发扬和继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构建有效途径,使得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只有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才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因此,要想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蓬勃发展,就必须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入推进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脑入心入行是一项重要工程。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迎来了巨大的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探索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文化认知环境、知识阐述环境、对话学习环境、网络传播环境等,有利于扎实做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教育工作,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蓄厚重的文化底蕴,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引导大学生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准则、价值观念、求学精神等内容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契合,将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网络媒体、大学生日常生活场域四个方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环境下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能够实现两个过程的双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不竭动力,也是构建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而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为学生群体服务的,所以这两个过程有着相同的目标。在网络环境下,探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路径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滁州市的旅游资源基础、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分析了滁州市在文化旅游开发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揭示了文化旅游才是滁州市的核心旅游产品,才是滁州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同时还具体分析了滁州市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滁州地处安徽东部,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起兵于濠州,并在滁州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军事力量,从而借此一步步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并最终建立了明朝。在此过程中,滁州作为他的第一个军事基地和物资储备基地,在明朝建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明朝建立后,滁州也由于朱元璋的影响一步步地发展起来,成为当时安徽地区比较有影响的一个地方。滁州当时的发展依托着明初期统治者的政策,统治者也比较重视滁州及周边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社会支持的基本结构是支持者、受助者以及支持者给予受助者的帮助与支持,在交流互通中实现情感上、物质资源上、知识信息上的交换并实现社会资源的扩充。按照社会支持的基本结构,普惠性学前教育是需要被帮助、被支持的对象,政府、企业、学校和家庭是整个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经济、信息、技术以及情感等多方面支持,从而解决当前民办学前教育普惠化发展中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处州历代书法》力求客观严谨地反映古处州书法活动的景貌。它是国内对古代处州全境遗存的书法墨迹、碑刻、匾额等在内的历代书法进行全面考察与研究的第一部著作,能为相关读者提供珍贵的第一手的原始资料,也为社会各界及青少年爱好者奉献了不可多得的乡土教材。  相似文献   

15.
全面了解滁州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变化趋势,客观评价其经济转型升级的成效,引导与支持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经济转型升级已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任务。在对2005-2011年滁州市经济转型升级能力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析问题,提出促进滁州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建议:一是坚定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二是明确滁州市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三是科学考评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项目式"教学方法在我校生物科学专业特色选修课"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从浅到深,从理论到实践再到创新,论证了"项目式"教学方法对教学工作中起到的引导作用,以及教学过程中反思其有效性,并结合实际课堂教学行为提出具体的实施方式方法,将传统教学模式改革,基础知识与实际项目案例相结合,课内课外教师充当指导角色。采用项目驱动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团队协同作战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中2008年滁州各县市区的社会经济主要指标,借助于SPSS统计分析软件,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滁州区域经济实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建立了相应模型,得出了2008年滁州8个县市区的综合经济优劣排序为:天长市、凤阳县、来安县、全椒县、明光市、琅琊区、定远县和南谯区。并对排序结果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18.
庆历三年,欧阳修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庆历新政,然而第二年新政即告失败,欧阳修被贬滁州。滁州之贬,使欧阳修进一步看清政治的复杂与仕途的险恶。居滁州一年头发尽白,心灵的打击远甚过夷陵之贬,遂自号醉翁,有归隐之志。这些对欧阳修在该时期的唱和诗作的内容与艺术手法产生直接的影响。此时期唱和诗作在内容上以人文色彩浓郁的咏物诗为主,有意避开政治;其次为山水游记诗,借山水以求自持自适;再次为关注现实人生,"有为而作"的诗学思想在曲折中坚持;最后歌颂友情之篇也有一定数量,在逆境中互相安慰。在诗歌艺术上,平淡与巧劲齐芳,流畅与涩硬并美,对宋诗的发展与成熟都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校外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在我国地理教育界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以滁州市为例,对滁州市校外地理课程资源的分类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分为四类:大众传媒、青少年集体活动场所、学校周围的社区机构和学校附近的自然课程资源。并根据滁州市校外地理课程的实际情况,以最具代表性的琅琊山为例,对校外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进行了典型案例分析,对中学地理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0.
以1km ×1km栅格为基本单元,选取交通路网指数、水域指数、学校服务指数、居住影响力指数与地被指数等影响因子,运用GIS技术建立大滁城人居环境指数(HEI)模型,定量研究大滁城规划区人居环境的适宜程度及其空间规律性。研究结果表明:大滁城人居环境指数呈现由中心区域向周边地区递减的趋势;人居环境指数与人口密度有着较好的相关性,二者的一次拟合度 R2=0.8361。大滁城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大滁城一般适宜以上的地区132km2,接近大滁城面积的2.96%,相应的人口占大滁城8.75%,其中3.3%的人口聚集在0.78%人居环境高度适宜和比较适宜地区;大滁城人居环境临界适宜地区698km2,占大滁城国土面积的15.69%,相应的人口39.33万,占大滁城总人口的24.21%,人口密度555人/km2,是大滁城人居环境适宜与否的过渡地区;大滁城人居环境不适宜地区3619km2,人口108.91万,占大滁城总面积的81.35%,人口密度为303人/km2,低于大滁城地区365人/km2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