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深山画童     
深山画童曾鸣,李垠1995年岁末,第25届国际儿童画展颁奖大会在郑州隆重举行。在花团锦簇、银光闪烁的领奖台上,有一位来自大别山区的小朋友,他叫邱泉,今年只有8岁。他的两幅作品《海洋球》和《小朋友做游戏》在本次大赛中分别获金奖和铜奖。这项每年举行一次的...  相似文献   

2.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日本举办了一次全国青少年书法作品展。九州一位9岁少年的4幅作品被某收藏家以1400万日元的天价全部购进,创造了日本书画界上的奇迹。名书法家小田村夫曾断言这位书法神童将成为日本未来书坛上的一颗举世瞩目的新星。弹指一挥问20年过去了,少年已成人。可是在以后的岁月里他没有更多的作品去参展,渐渐地他在书坛中销声匿迹了。  相似文献   

3.
赵宁  笑阳 《同学》2006,(12)
他是来自南京的一位普通中学生。他今年只有18岁。他已经出版了四大本、几百万字的作品。他在13岁时创作第一本长篇小说《雪球滚太阳》,刚被中央电视台改编成了21集的电视连续剧。他就是走进本期《成长》的客人,少年文坛的“神奇小子”,刘冬阳。  相似文献   

4.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3,(6):F0002-F0002,F0003
10月19—20日,2013年“六朝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方山校区召开。研讨会由我校与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联合主办,《南京晓庄学院学报》编辑部承办。来自韩国、美国、日本和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澳门的50余位专家莅临大会。  相似文献   

5.
《多梦时节》是日本现代“美人画”画家伊东深水(1898—1972)在1952年创作的一幅著名作品。画面上一群女学生围聚着一位胸前佩带着“赤羽毛”的少女。按照日本的风俗,只有对国家、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能获得这样的荣誉。这“赤羽毛”一定激起了少女们心底的波澜,唤起了她们美好的憧憬。《多梦时节》作为画题,体现了画家对青春年华的赞美。这幅画的构图是正方  相似文献   

6.
One小野纯一,14岁,日本人。小野纯一是一位艺术天才,自从他6岁到纽约市旅游画下他的第一幅画《Libeky-kun》之后,小野纯一的名字便在日本家喻户晓了。小野8岁便举办首次画展,已经和日本以及其他国家的艺术家一起出过几本作品集,并得到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和美国总统布什的会见。他的母亲有一次曾想让小野和其他艺术学院的学生一起举办画展,但是发现这样的想法实现不了,因为那些学生每年只能完成1~2幅作品,但小野除了上学、做功课、和朋友们一起玩,他每年还能完成300幅作品,小野纯一最近将再次到纽约举办他的画展。Two张源松,13岁,越南人。…  相似文献   

7.
<正>杰西卡·福特纳是来自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位插画家,专注于编辑、广告和儿童插图。她的作品主要是用传统和数码结合的方式创作的。她的作品经常刊登在《JUXTAPOZ数字艺术》、《哈佛商业评论》和《纽约时报》等著名刊物上。  相似文献   

8.
托马斯&#183;哈代是一位跨世纪的文学巨匠,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他将现实主义、象征主义、自然主义与他的乡土意识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奉献给世界文学画廊一幅幅精美的田园诗画,使其作品呈现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学特质。  相似文献   

9.
凯拉从楼上跳下去的时候,内心一定充满了绝望。这个12岁的德国孩子,在1947年的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毒死了父亲之后,从残破不堪的高楼下跳了下去。这是电影《德意志零年》最后的镜头。想起这部多年前看过的影片,是因为在网上读到一位日本网友的留言。不久前,笔者曾写过一篇小文《日本缺少什么样的反思》,文章被译成日文在人民网日文版上登出,日本网友的跟帖有数百条之多。其中一位这样写道,“作者的意见在日本年轻人当中是很难获得共鸣的。我今年31岁,小学初中除了教科书之外,其他的教育都来自于社会科的老师。对于南京大屠杀、劳工、慰安妇…  相似文献   

10.
信息短波     
●8月29日,浙江省海宁市硖石镇东山幼儿园收到日本日中文化交流会寄来的荣誉证书和奖牌。该园陈铭小朋友的绘画作品《春游》获得金奖。这幅作品以现代城市生活为题材,构思巧妙,反映了小朋友独特的心理感受。《春游》曾于去年12月份在大阪国际交流中心展出。 (陈清平)  相似文献   

11.
由于历史变革的诸多原因,无论是在中国古文献记载里,还是在中国现存图像中,描写玄奘生平故事的一些绘画作品,在中国本土早已失传了,但在日本的某些美术馆、博物馆或寺院的收藏品里往往可以见到。今选出两幅作品介绍给中国同好及广大读者并略加评论,一是"玄奘梦游须弥山图",另一幅是"玄奘巡礼天竺圣迹图"。它们都出自日本镰仓时代的《玄奘三藏绘》长卷。这两幅画的名字,系为叙述方便笔者所加,特先说明。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世界名画成交价排行榜上,荷兰艺术大师梵高的作品《加歇医生的肖像》以8250万美元的价格高居榜首。这个价格纪录自从1990年被创造出来以后,至今没有被打破过。而梵高的另外两幅作品《没有胡子的艺术家》和《鸢尾花》分别以7150万美元和5390万美元排在世界名画拍卖价排行榜的第三位和第五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梵高生前贫困潦倒,一生只卖出过一幅画。而在他死后,他作品的价格被人们推向了高峰。梵高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家,他的作品为什么现在如此受到青睐?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与日本著名古典小说《源氏物语》同为现实主义杰作。本文从四个方面比较了它们的异同─—两部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价值的总体比较,两位作家曹雪芹与紫式部的出身、经历和思想认识高度、深度之异同及其对作品影响的比较,两位男主人公贾宝玉与光源氏的比较以及两位女性宝钗与紫姬的比较。在着眼“同”的同时,也论析了《红》对《源》的超越。  相似文献   

14.
6月11日,2009-2010年度《小学生数学报》全省通讯工作会议在南京举行。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丛懋林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省各地的一百多位《小学生数学报》专职通讯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苏童的《米》用一种彻底颠覆人伦与世界观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历史的宏大叙事,荒诞的笔调勾勒了一幅灰蒙蒙的病态的图景。疼痛,是笔者读后最彻骨的一种感受。这种疼痛感不仅来自于作品内的人物自身,也来自于创作者以及接受者的接受再创造。笔者试图用“疼痛性”这样一个概念来解读这部作品,追问疼痛背后的深意,反观这种疼痛在现代文明中的映射与预见。  相似文献   

16.
董玥 《考试周刊》2012,(57):18-19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是东方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作家。1968年他凭借高超的叙事文学以非凡的锐敏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体现了日本传统审美意识的物哀之美、幽玄之美、自然之美,让他获得了世界文坛的广泛认可。他获奖的三部作品《雪国》、《古都》和《千只鹤》是东方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邓拓与《潇湘竹石图》据古书记载,苏轼流传在世的画迹共两幅,一幅是《枯木怪石图》,一幅是《潇湘竹石图》。人们喜爱苏东坡豪放的诗词,更青睐他潇洒的丹青。随着历史的推移,这两幅绘画作品更显露出不容忽视的价值,更何况苏东坡的《枯木怪石图》在抗日战争期间流失到...  相似文献   

18.
我在儿时就听说了“天才神童作家”刘绍棠先生,很早就读过他的《运河的桨声》。刘绍棠先生是中国一位真正的民俗作家,他的作品诸如《鱼菱风景》、《花街》、《孤村》、《水边人的哀乐故事》、《渔火》、《蒲剑》、《二度梅》、《狼烟》、《蒲柳人家》等,是现代中国乡土文学作品的圭臬和瑰宝。不论是小说还是散文,刘先生都将“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力透纸背地镌刻在他的作品中。这篇《本命年的回想》,就是作家对于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的最好诠释。刘绍棠先生用他的神来之笔,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京郊大地春节民俗的美丽画卷。…  相似文献   

19.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1页有一幅图片《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笔者最近在某中学听课时,老师告诉学生图片中向中国递交投降书的人是侵华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现场听课的其他老师没有提出不同意见,笔者下来查资料发现那人并非冈村宁次,而是小林浅三郎,时任日本的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陆军中将军衔。  相似文献   

20.
沈从是位多产作家。他的散比起他的小说,更能表现其独特的创作风格。沈从的散精品当数《湘行散记》、《湘西》两本书:栩栩如生的人物、真实的历史感受、幽妙舒放的意境、深沉隽永的探讨,犹如一幅幅风俗画,展示了湘西独特的风貌。他的作品具有显的化历史指向和深厚的化底蕴,对后来的湘籍和非湘籍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