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什么样的作文才能在高等中得高分?答案肯定是丰富多彩的,但有一点能达成共识,那就是语言要美。那什么是语言美呢?这可能更加众说纷纭了。但纵观古今中外的创作实践,考察一下读者的审美趣味和接受心理,我觉得语言之美大体应有这么几个方面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那双腿腾空,掠箱而过的身姿,大有蜻蜓点水之妙,鲲鹏展翅之奇,惹得同学们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而老师呢,就站在旁边,尽管老脸还紧绷着,但谁也不难看出他嘴角的那一丝笑意。嗨!这不是体育课上的“跳箱”吗?怎么成“撞箱”了!是的,是跳箱,跳箱怎成了“撞箱”呢?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3.
文采,即文章的辞采,即文章整体上呈现出来的语言之美。浓墨重彩的华丽是一种语言之美.这种美最近几年被格外推崇,已推崇到“罢黜百家,独尊此术”的畸形程度,这是危险的。文采之美,应该是多元的,方言俚语、简洁朴实、鲜活时尚、幽默诙谐、激越澎湃、高贵典雅、厚重深远、活泼俏皮、缜密细腻……都是美,无一不散发迷人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凡是读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的人,无不啧啧赞叹:写得美,美极了!有人对文章的“诗情画意”欣赏不已;有人对作者“如显微镜一样”精细的观察颇为称道;也有人对散文中意境的创造、比喻的贴切和语言的运用评价甚高……这一切都是毫无疑义的,也是《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可以当之无愧的。但共中有一点很值得我们思考:“五四”以来,状物写景的散文可谓多如牛毛,其中具有意境美、结构美、语言美的文章也为数不少,为什么《荷塘月色》能有如此传世不衰的艺术魅力呢? 看来,在《荷塘月色》的“美”之中,还存在着一种  相似文献   

5.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文章也要讲究包装。语言是文章的外衣。好的语言不仅能增加文章的亮色,让人耳目一新。而且能丰富文章的内涵,活脱出文章的意境。那么,选择什么样的语言,怎样锤炼语言,才能达到像古人所说的那样“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的效果呢?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炼字方法。  相似文献   

6.
《海上日出》是当代著名作家巴金途经红海观赏海上日出奇景后写下的观感.文章情景交融,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向往光明的美好愿望.我在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以“奇”为线,给学生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习欲望,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收到了较好效果.文中结尾说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那么,海上日出到底“奇”在哪里呢?一、“奇”在令人神往“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开篇就表达了“我”观日出心情如此迫切,次数繁多,其景奇异.“我”怎么能不如痴如醉呢?“早起”,说明观日之早,欲望之强,从而表明日出牢牢的吸引着“我”深深的诱惑着“我”,海上日出之“奇”,不正蕴藏在其间吗?  相似文献   

7.
放下石头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一切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他尤其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其他方面都不错,学业却没有长进。他很痛苦,就去向一位大师求教。大师说:“我们去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那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非常迷人。每见到他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他装进袋子里背着,很快他就吃不消了。“大师,再背,别说到山顶,恐怕连动也不能动了。”他疑惑地望着大 师。“是啊,那该怎么办呢?”大师微微一笑。“该放下。”“那为何不放下呢?背着石头咋能登山呢?”大师笑了。年轻人一愣,忽觉心中一亮,向大…  相似文献   

8.
放下石头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 ,很想在一切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 ,他尤其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可是 ,许多年过去了 ,他的其它方面都不错 ,学业却没有长进。他很苦恼 ,就去向一个大师求教。大师说 :“我们登山吧 ,到山顶你就知道该如何做了。”那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 ,煞是迷人。每见到他喜欢的石头 ,大师就让他装进袋子里背着 ,很快 ,他就吃不消了。“大师 ,再背 ,别说到山顶了 ,恐怕连动也不能动了。”他疑惑地望着大师。“是呀 ,那该怎么办呢 ?”大师微微一笑。“该放下。”“那为何不放下呢 ?背着石头咋能登山呢 ?”大师笑了。年轻人一愣 ,忽觉…  相似文献   

9.
放下石头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一切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他尤其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其他方面都不错,学业却没有长进。他很痛苦,就去向一位大师求教。大师说:“我们去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那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煞是迷人。每见到他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他装进袋子里背着,很快他就吃不消了。“大师,再背,别说到山顶,恐怕连动也不能动了。”他疑惑地望着大师。“是啊,那该怎么办呢?”大师微微一笑。“该放下。”“那为何不放下呢?背着石头咋能登山呢?”大师笑了。年轻人一愣,忽觉心中一亮,向大师道了谢…  相似文献   

10.
幸福犁     
关中农民的语言不但朴实,而且很美,就连给小农具起的名字也讲究艺术性。比如叫做幸福犁的这种小农具,城里人一听这名字,一定会以为是一种小巧玲珑、省力高效、人见人爱的机械化犁,但一睹其尊容,就会觉得与“幸福”这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开展 几千年来许多著名的美学家,在美学研究的道路上,几乎无一例外地发出:“美是难的”这一最原始最古老的感叹。德国美学家温克尔曼说:“美是自然的一种最伟大的秘密”。法国启蒙主义美学家狄德罗说:“在我们称为美的一切存在物所共有的性质中,我们选择哪一种性质来适应以美这一名词为标记的东西呢?……那只能是它一出现,就使一切存在物美的性质,这种性质的常有或稀少……就使这些存在物有较多或较少的美。而没有这种性质,就使它们不再有美”。看上去狄德罗对寻找美的本质,思路很清晰,似乎成竹在胸,但他在《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研究》中也不得不承认:“几乎所有的人都同  相似文献   

12.
作文如能精心炼句炼意,使语言闪光耀采,文采熠熠,充满精色神气,那就能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如是考场作文,那一定能使阅卷老师为之陶醉感染,甚至拍案叫绝。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语言文采熠熠、亮丽动人呢?一、锤炼语言,用词准、奇、新、色所谓锤炼语言,就是在写作时对词语的精心选择、斟酌和安排。正如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所说:“不论人们所要说的事情是什么,只有一个词可以表达它,一个动词可以使它生动,一个形容词可以限定它的性质。”锤炼语言,就是寻求、发现、提炼这个唯一的词语,就是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用活…  相似文献   

13.
李阳波的《水果》实在是一篇耐人寻味、感人至深的微型小说。文章以朴实的语言叙述了发生在“我生活的这个城市里”的“一桩案子”。语言虽平淡,可那曲曲折折的情节却让人欲罢不能,那份沉沉的母爱也让人难以释怀。小说一开头就说“在我生活的这个城市里,发生了这样一桩案子”。到底是怎样的案子呢?开篇就设置了一个悬念,不由你不读下去。案子的经过叙述完了,可第二个悬念也紧跟着产生了: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这位妇女,使她能在折断手指的剧痛中仍不放弃这区区的8元5角钱呢?带着这样一个疑问,办案民警“尾随”妇女,当他看到这名妇女竟“用这8元…  相似文献   

14.
指导学生阅读,首先要了解学生。许多同学在阅读时爱摘抄华丽的篇章、词句。这,当然也是需要的,但又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华丽”是一种美,朴实也是一种美,而且在多数情况下,作家达到语言的真正美是使用“最普通的一些词句,然而这些词句在有形象表现力的语言上下文中,却能获得审美倾向”(谢皮洛  相似文献   

15.
美点赏析这篇小说情节很简单,但语言简洁凝重,心理刻画一波三折,颇值得玩味。教师的心理变化姑且不说,单看这学生面对新老师,先是“很拘谨”,显得沉闷,但回答老师的问题时,“教室一下沸腾了”,“认真回忆”和“争先恐后”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群朴实率真的山村孩子。这是一幅场景画,文中的小姑娘则是这幅画的中心人物,她不也叽叽喳喳地展示着自己的朴实率真吗?听,“老师,是我!”多爽直!多自豪!可这又是多大的错位思考啊!老师以为谁上学所需的时间越少,谁的家离校就越近,而小女孩认为,谁上学花的时间越少,谁就跑得越快!——大家上学都在跑嘛!因此…  相似文献   

16.
“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悲惨的遭遇让我们伤心不已,《格列佛小人国游记》里的世界奇象让我们叹为观止。如果我们是编剧,我们会赋予这些故事什么样的结局呢?嘿嘿,旋风小编剧闪亮登场了!旋风小编剧的口号是:人小志大,誓用一支稚嫩的笔改写大师们的经典童话!请看他们改编过后的“巨作”吧!什么,不够出色?那赶紧把你更棒的改编故事寄给我们!我们期待你旋风般大作的光临!我们的地址是:南宁市教育路3号《今日小学生》编辑部(A版)(530022)  相似文献   

17.
山有山的沉稳,水有水的灵动;云有云的飘逸,雨有雨的洒脱;鸟有鸟儿的自由,天空有天空的广阔;种子有种子的梦想,小草有小草的执着。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个性,那我们呢?身为万物之灵长的我们是否也该考虑一下如何拥有自己的个性呢?拥有什么样的个性,是看重自己还是看轻自己,是善待自己还是苛求自己,这完全取决于我们对待自己的态度。易水寒的《看轻你自己》,题目别致,具有吸引人的魅力;文章观点新颖,选例典型,语言朴实流畅。尤其是“看轻你自己”的思想,真正发人深省,给人以智慧的启迪。是的,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是很平凡的人,不要把自己看成是…  相似文献   

18.
骈文精品《与朱元思书》,寥寥一百余字,简洁传神地描绘了富春江的山水之美,不仅语言优美生动,而且结构上也很有特色。文章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概括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按说,接下来就应该依次写“奇山”、写“异水”,与前面相呼应;可作者接下去却笔锋一转,先写“异水”,再写“奇山”,使得文章  相似文献   

19.
谈“美”     
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人都赞同和认可的美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不同的事物给人以不同的美。春雨敲打在伞面上,叮咚作响,是一种音  相似文献   

20.
般而言,奇崛美是一种硬语雄奇之美。“看似寻常最奇崛”实际上是一种诗学悖论现象。“奇崛”与“寻常”是如何调和在一起的呢?刘大魁的“气奇则真奇”说提供了一种解释的可能。中国古典诗学话语中的“奇崛”与“寻常”是与俄国形式主义诗学中的“陌生化”和“自动化”相对应的一组概念。俄国形式主义肯定陌生化否定自动化,而中国古典诗学在“奇崛”与“寻常”之间采取的是辩证统一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