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太极拳的文化理念与奥林匹克精神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太极拳文化理念与西方奥林匹克精神是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太极拳的文化理念主张"静"重视"养",奥林匹克运动理念主"动"重"畅"。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太极拳运动在当今世界上的广泛传播表明了中、西体育思想的互补和融合。这种融合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当代世界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补充和完善。太极拳以独特的运动形式和养生思想及自然、和谐的文化理念成为与当代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2.
张凯 《武当》2023,(10):94-96
本文以太极拳为例,探讨了武术套路的起源与发展。通过文献分析和资料调研,总结了太极拳的起源和历史背景、套路的演化和变化、传承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研究发现,太极拳套路的演化和发展与历史、文化、哲学等方面密切相关,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对武术文化和现代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启示。目的:探讨武术套路的起源与发展,以太极拳为例,分析其演化和发展历程,总结其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为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立德树人”教育方针为导向,以入选人类“非遗”的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太极拳为主线,基于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从特色引领和历史自觉视角对太极拳课程思政建设的文化渊薮、逻辑起点、学理内涵、价值意义、创新路径等进行论述。研究认为:课程思政为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时代启迪;中华文化和谐特质构成太极拳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逻辑起点;太极拳课程思政是对体育课程思政学理起点的遵循与认同,也是对体育课程思政学理内涵的丰富与拓展;以太极拳课程思政为平台演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色案例,以太极拳课程思政为契机审视传统武术文化百年演进历史自觉,以“大历史观”为视域打造新时代太极拳课程思政特色品牌,须注重以青年学子为中心实现文化共情,以太极推手为载体培养“君子之争”,以社会实践促进健康与生命教育,以双语教学讲好当代中国故事,以跨界融合实现团队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4.
形、神一直是中国传统哲学、养生学和中医学讨论的重要命题,太极拳则继承了这一基本观点,用以指导自身的理论和实践。而太极拳所追求的"形神相生"、"形神统一"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新模式实现了跨时代,跨地域的吻合,这也使得太极拳运动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无限的现代文化生机。在东方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相融合的转型时代,要想更好地传播与发展太极拳这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在注重太极拳运动形式、技术特点传承的同时强调太极拳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研究传统太极拳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文内涵,这样才能将太极拳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中太极拳理论及文化内涵和教学内容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太极拳教学中太极拳理论文化意识的学习,有利于大学生提高对太极拳的认识境界和习练水平。从而达到太极拳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对提高太极拳教学有一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从清朝时期的时代背景着手探析太极拳的产生、发展与兴盛。清代特殊的社会环境为太极拳的产生、发展、兴盛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基础。而太极人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技艺创新、风格创新是太极拳产生、发展、兴盛的灵魂;摈弃门户偏见,进行开放政策是太极拳产生、发展、兴盛的基础;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采取求变措施是太极拳产生、发展、兴盛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是依据道家哲学和易理建立起来的拳种.将道家传统信仰、精神、理论融合于拳技之中,是既满足武技,又兼悟道、内练、养生、怡情的道家文化流派.所以外同人称太极拳是"哲学拳".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与道教文化体系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我国的国粹,高校普遍开设有太极拳选项课,尤其以简化24式太极拳居多。文章在这种大背景下,立足高校体育选项课改革大背景,从"递进分解训练法"的角度对高校简化24式太极拳选项课教学现状、"递进分解训练法"内涵及应用等方面对比进行研究,并指出了运用"递进分解训练法"如何改善简化24式太极拳教学的具体教学步骤设计。力图为高校简化24式太极拳教学实践提供理论参考,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传播太极拳,传承国粹。  相似文献   

9.
水文化在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文章从精神层面水文化的视角,就水的外在形态和内在品质所演绎的水文化的两个方面,解读了精神层面水文化与太极拳的内在关联,探析了它对太极拳的影响。这对传承和弘扬太极拳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竞技太极拳自选套路运动节奏与音乐节奏进行了分析,对太极拳运动特点、竞技太极拳技术动作发展趋向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从而使音乐内涵融合于太极拳中,以提高竞技太极拳运动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1.
论太极拳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极拳文化是古老的也是优秀的,人文精神的开发与提倡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然而,研究太极拳文化中人文精神的文章却是非常稀少的。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逻辑归纳法、对比分析法,对太极拳文化中"天人合一""、中正之道"、"和谐之道"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对比、分析、归纳和总结,较深入地阐释了太极拳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中正之道"的人文精神和"和谐之道"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件瑰宝,文化内涵丰富,健身价值突出.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从传统哲学、美学等视角系统梳理了太极拳的文化内涵,论证了太极拳对当代大学生生理、心理的积极影响.旨在加深当代大学生对太极拳技术理论体系的全面了解,增进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
柳彤  贾瑾新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1):134-134,147,150,156,161
作为源自生活的中华民族传统特色文化,太极拳文化以其极具代表性、特殊性、全面性的特点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的大国形象。为了使大众对太极文化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太极拳文化进行了一定分析。主要结论:太极拳文化既是中国的国粹,又是一项特殊的身体文化,还是一种全面性的文化;太极拳文化推崇“和谐之道”,并传播和谐思想;太极拳文化的发展对促进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建议: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借助新媒体和网络传播来大力宣扬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太极拳文化;大力发展太极拳文化产业;借助“孔子学院”平台宣扬太极拳文化,开设太极拳文化课程等。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是我国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具有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及强大的健身功效,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健身活动.但是,当前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太极拳已经慢慢的被贴上了“老年人运动”的标签,这样的情况严重阻碍了太极拳教学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太极拳教学,我们就必须要对当前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根据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提高太极拳的教学质量,并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5.
魏巍 《体育科技》2013,(6):141-144
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了具有“技击”特色的大板拳教学情境,并在大学体育课程中开展了太极拳技击情境教学研究.研究表明:通过引导学生对情境中技击动作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有利于建立动作表象,促进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境教学中的技击性符合学生的选课目的,能提升对太极拳技击内涵的认识,起到保持和强化学习动机的作用;包含探究、合作等多种学习形式的情境教学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是东方体育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武苑中的一枝奇葩异宝。文章通过理清陈家沟村落的地域文化背景和地域文化内涵;以资料分析和历史史证相结合的手段,全面阐述了陈家沟村落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以及陈家沟村落的形成原因,通过研究和分析,结论认为,陈家沟村落武术的形成与其厚重的地域文化环境和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为太极拳的诞生营造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7.
作为大众健身的太极拳,人们在练习中普遍使用音乐来进行配乐演练,尤以选用中国民族古典音乐为背景者甚多。在练习中加入了音乐,令人耳目一新,既调动了锻炼者的积极性和健身效果,也丰富了太极拳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更发展和张扬了民族文化。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查、教学实践等方法探讨了民族音乐与太极拳的内在联系、民族音乐在太极拳练习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太极拳与民族音乐的互惠,以期让更多的人关注太极拳配乐,在旋律优美动听、节奏均匀缓慢的民乐伴奏下习练太极拳的同时,更深层的诠释、展现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