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群 《中国钓鱼》2007,(7):44-45
笔者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曾两度对镜泊湖内的黄瓜香鱼进行过私人性质的考察,但由于岁月变迁、人事更迭,湖区当年的一些相关资料已无从考证。尽管没有官方的证明材料,但笔者依据一些查找到的资料可以初步认定,镜泊湖内包括其上游牡丹江流域上的黄瓜香鱼,是胡瓜鱼科中的一属鱼类。何谓胡瓜?胡瓜即黄瓜,胡瓜鱼即为黄瓜鱼。而何谓黄瓜鱼?即带有黄瓜香味儿的鱼。在我国,带有黄瓜香味儿的鱼只有胡瓜鱼一种,共两属。一属是胡瓜鱼科、胡瓜鱼属的胡瓜鱼。另一属是胡瓜鱼科,公鱼属的公鱼。而公鱼又分为池沼公鱼、西太平洋公鱼与日本公鱼3种。其中又以池沼公鱼最为常见。而吉林武钓友在雁鸣湖所钓之鱼,究竟是不是池沼公鱼,由于没有照片佐证,很难最后判定。于是,笔者连发短信给牡丹江方面以及东京城镇方面的钓友,以求对黄瓜香鱼的实体进行比较和解  相似文献   

2.
就大连地区而言,临黄渤两海,其鱼种不少,但又不是每个钓鱼人所能钓全的,而其他海区的一些“业余”钓手所能垂钓的鱼同样是有限的,这一点是一致的。每一种鱼,都有其独特的习性,这自然便决定了其觅食的方式、活动的水层和栖息海底地貌的不同。因此,你想钓到何种目标鱼,就应当让你的主观随着目标鱼的习性而改变,并依此带上其喜食之饵,去其爱栖息的场所垂钓,通常都会有收获。下面,我想就南北大致共有的鱼种,比如黑鲷、鲈鱼和鲉鱼来谈谈看法,以期供钓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有的渔友平时自由垂钓收获较大,经常是满载而归,但在钓鱼比赛时成绩却不理想,总难取到名次。为什么同样是钓鱼差别就那么大呢?我想关键的问题是:钓鱼比赛是“人等鱼”,自由垂钓是“人找鱼”,两种钓鱼的方式截然不同。钓鱼比赛规定抽签定位,无论位置好坏或有鱼无鱼,你只能在那里定点垂钓,等鱼上钩。而自由垂钓的方式就不一样了,哪里有鱼就到哪里去钓,到处搬家追踪鱼群,  相似文献   

4.
严明 《垂钓》2002,2(8):44-46
钓香鱼,在日本又被称为“友钓”,是一项十分刺激而又有趣味的休闲钓鱼活动。其使用的钓饵是同宗的香鱼。  相似文献   

5.
王祥法 《中国钓鱼》2004,(10):41-41
在日本,80%的人有把钓到鱼做成鱼拓的经历,市场上有专用的工具、颜料、纸张及书籍出售,鱼拓已成为人们垂钓之后的另一种艺术享受,前些时读日本《鲫鱼专科》杂志,内有一篇题目为“中国文化:钓:吃”的文章,讲述在中国的垂钓经历,文章最后两句是“中国人当然不会把鱼放回去,无疑他们是要带  相似文献   

6.
张广文 《垂钓》2005,5(10):54-55
我自幼喜欢钓鱼,不过儿时的垂钓只是一种童趣,还谈不上太多的体验和感受。成年以后——尤其年近50岁时,有机会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垂钓的机会也就多了一些。90年代我在前苏联的伏尔加河垂钓过肥鲫;20世纪末在南美阿根廷“入海”河钓过水晶鱼(此鱼通体透明,可见内脏);我在东非乌干达还杲了五年半的时间,钓的鱼品种较多,体验也多;  相似文献   

7.
黎莉 《钓鱼》2011,(17):1-1
可能只有在远古,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时代,垂钓的目的才如此简单直接-一鱼。正如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垂钓旱已从谋生手段中分离出来,或为实现梦想的一种手段,或为纵情于山水的娱情媒介了。垂钓之乐不在鱼,在乎各人种种。  相似文献   

8.
《中国钓鱼》2007,(7):44-44
自从我们把吉林敦化钓友武传录所钓的带黄瓜香味的鱼认做香鱼后,很是高兴了一番。一是高兴香鱼这种对水质要求很高的鱼类能在我国被钓友钓起,二是因为我们去年刚随本刊的名誉主编万伯翱先生在日本钓过香鱼。遗憾的是,吉林这种"黄瓜香"看来并非是香鱼,而是池沼公鱼。  相似文献   

9.
哲罗鱼属于鲑形目,鲑亚目、鲑科,哲罗鱼属,共有5种。分布于原苏联、蒙古、日本、朝鲜和我国等诸水域,以原苏联和我国的数量为多。一些国家和民族对哲罗鱼很神秘,喀纳斯有红鱼的传说,在日本也流传哲罗鱼的神话。日本人对哲罗鱼就像中国人心目中对麒麟一样,有一种神秘感和吉祥感。据说日本的北海道有远东哲罗鱼人河产卵的种群,数量极少。钓鱼爱好者不惜重金前往垂钓,结果往往败兴而归,故称之为“幻觉鱼”。  相似文献   

10.
冲绳汪洋大海中垂钓结束了东京大师级(MASTER)钓香鱼的紧张有趣比赛,《中国钓鱼》杂志的正副主编因急于赶回国内出版下一期杂志,而遗憾地放弃了飞往日本最佳的亚热带钓鱼地区——冲绳的机会。日本达瓦公司则在我们飞往冲绳之前,安排了我们共同观赏日本著名的自然养鱼区——御察园。和昨天紧张激烈的钓香鱼正相反,我们悠然驱车来到风景十分优  相似文献   

11.
刘宝林 《中国钓鱼》2001,(10):10-10
我们垂钓时总希望有大的收获,可是自然水域中的鱼在水中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如果你的钓点没有鱼,那就肯定钓不上鱼,如果钓点只有小鱼,那就钓不上大鱼,如果钓位前鱼稀,那就肯定不会丰收。只有把钓点选在有多而大的鱼的水域,才有可能获得丰收,因此选择钓  相似文献   

12.
万伯翱 《中国钓鱼》2006,(11):34-36
香鱼,日文字是“鲇”,但据我所查字典和请教《中国钓鱼酚主编袁海娜,这个日文“鲇”和中文“鲇”完全不搭干。同行的张鲁雅副主编则说,她曾收到吉林省敦化市的一位钓友来信,信中说他钓到过一尾20厘米左右长的小鱼,散发着一种好像黄瓜的清香气味,信中问道这种鱼是否叫做“香鱼”?鲁雅说已将信转给专家,很快就能有答案了。我至今还没有在中国见过香鱼,更没有听国内钓友谈到过钓上香鱼的经历。  相似文献   

13.
一、要选用较长而硬的鱼竿。一般情况下,人们使用手竿垂钓,竿和线的长度大体相同。只有用的竿长,线才长;竿和线长,才能将钩抛到远处,钓到大鱼。另外,硬竿比软竿起钩速度快。因此,在浅滩垂钓,要选择较长而硬的鱼竿。  相似文献   

14.
天津一带的溪水河流中有一种小型鱼,体,长一般在5厘米左右,人们称其为黄瓜鱼。选用袖钩垂钓黄瓜鱼就会大有收获。笔者现介绍其烹调方法两则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喜武 《中国钓鱼》2003,(12):44-45
垂钓是一项运动,也是一门技术,还是垂钓者在大自然中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一种特殊享受。垂钓,说不难也难,说难也不难,真要是钓好鱼也是不易的。垂钓也和其他事物一样有其自己的发展规律,这个千变万化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由此产生了垂钓的多样性。产生垂  相似文献   

16.
梁耀聪 《中国钓鱼》2004,(12):46-46
我是一名钓龄30多年的垂钓爱好者,家在农村。因农事繁忙,平时很少有时间到池塘、水库垂钓,只能利用极少的农闲时间到溪流、沟渠过过钓瘾。我们这里部分沟渠水较深,鱼种繁多,每次垂钓两三个小时就能钓获一两千克的鱼。多年来,我都是无忧无虑地垂钓,根本没想过会有没鱼可钓的一天。直到一次垂钓的意外遭遇,才使我考虑环保问题。  相似文献   

17.
泥鱼是一种生活在海滩水域的一种小型鱼类,头大嘴大身体圆滑,个体大多在10~150余克之间,肉质细嫩鲜美,只有一根总骨,是高档水产品之一,市场售价每500克在12~20元之间。浙江的马中湾水库是一个临近大海的滩涂水库,库中就生长着数量极多的野生泥鱼。悬坠钓泥鱼是我们期盼几个月的一次休闲活动。10月的一天,我与另外两位钓友骑车直达钓场西北角。这里曾是各路高手垂钓梭鱼、鲤鱼、草鱼的主战场。随着大型鱼类的不断钓获,留存的大鱼越来越少,只剩下为数不多的鲫鱼和大量的野生泥鱼。而“竞技派”和“野战派”两大队伍的钓手都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8.
刘伟 《垂钓》2001,(5):18-19
野塘水下情况复杂,石砾遍布,杂草丛生,给垂钓增加了很多难度。大凡酷爱野塘垂钓的朋友,都有过挂底断线、折钩跑鱼的遗憾。我自制了几种盒饭钩,经多次野塘垂钓检验,用起来得心应手,鱼获量不断提高,受益匪浅。我曾用盒饭钩在不同水域钓获鲫、鲤、武昌、草、黑等鱼,连滤食性鱼类的鲢鳙也频频上钩,竞有一小时上7条鳙鱼的辉煌钓绩,  相似文献   

19.
我们当地钓友习惯用一种草虾饵,在江、河、湖等天然水域垂钓其上钩率比万能饵蚯蚓要高得多,而且钓上的鱼个体较大,特别是垂钓鲫鱼和嘎牙子效果尤为明显。可是它有一个缺点,就是上鱼频率低。有一次,仲春时节我在水库垂钓,用酒米打窝,用虾做饵,上鱼很慢。我突发奇想,虾的壳很硬,何不去壳试一试。于是我用右  相似文献   

20.
丑陋的鱼     
张燕敏 《钓鱼》2007,(4S):62-63
鱼长得丑会有怎样的效果?钓手们会怎样处理? 对于我而言,垂钓丑陋的鱼并不是一种快乐的事情,往往会很容易生出一种厌恶的情绪。更重要的是,这些丑陋的鱼大多还会带给钓手各种各样的危险。作为一个有着三十多年垂钓经验的爱好者,我曾经在美洲、欧洲、非洲垂钓过。在我的眼中,有十种鱼是不受钓手们欢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