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和比较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结合同步化疗与序贯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近期疗效和患者耐受性。方法42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入同步治疗组和序贯治疗组。同步组放疗第1和第4周及放疗结束后行EP方案化疗(Vp16100mg,dl~5,DDP30mg/m2,dl~3),共6周期。序贯组予2周期EP方案化疗后常规放疗,放疗结束后继续完成4周期化疗。结果同步组和序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57.1%,有显著性差异。同步组局部控制率高于序贯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除骨髓抑制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结合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近期疗效较好,毒性也有所增加,但能为绝大多数患者耐受。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将8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2例,其性别、年龄及病理分期等无显著差异。观察组采用TP方案;对照组用CAP治疗方案。结果观察组近期有效率52%,中位生存期10.8个月,一年生存率41%;对照组有效率33%,中位生存期6~8个月,一年生存率16%。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毒副反应基本相似,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及脱发。两组方案的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为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66%和71%。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过敏反应。结论TP方案对晚期NSCLC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以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既往未用过蒽环类化疗者选用TE方案:表阿霉素70~80mg/m2,静滴,第1天,紫杉醇135~175mg/m2,静滴,第2天。既往用过蒽环类化疗者选用TP方案:紫杉醇135~175mg/m2,静滴,第1天,DDP80mg/m2,静滴,分三天用(第2、3、4天)。21~28天为一周期,至少治疗2周期。中位化疗周期数3个(2~6周期)。结果全组70例,CR7例(10.0%),PR36例(51.4%),SD24例(34.3%),PD3例(4.3%),总有效率61.4%。TE方案有效率61.2%,TP方案有效率62.8%。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9.8个月,中位生存期17.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结论以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转移性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能忍受,对蒽环类耐药及对铂类抗药的晚期乳腺癌也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图说健康     
《健身科学》2014,(7):60-61
肿瘤患者勿盲目排斥手术和化疗 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手术、放疗和化疗。其中手术和放疗适合早中期患者的治疗;而化疗对于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专家认为,规范化疗可帮助晚期肿瘤患者延长生存期,没必要排斥。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立体适形放射治疗技术不同分割剂量治疗胰腺癌,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方法27例胰腺癌患者分两组进行立体适形放射治疗,两组病人病情相似,均用5个~8个共面或非共面适形固定野,A组13例:每天1次,每次2Gy~2.5Gy,每周共5次,总剂量60Gy~70Gy/35天~50天;B组14例:隔日1次,每次4Gy~8Gy,每周3次,总剂量40Gy~52Gy/14天~28天。结果A组:有胸背部疼痛患者88%明显缓解;放疗后6个月CT复查,肿瘤缩小25%以上者为53.8%;1年生存率为46.2%;B组:有胸背部疼痛患者85.7%明显缓解;放疗后6个月CT复查,肿瘤缩小25%以上者42.85%;1年生存率为35.7%。结论A组在胸背部疼痛缓解率、肿瘤缩小率及1年生存率略比B组高,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统计学意义。常规分割和大分割立体适形两者放射治疗定位准确,治疗并发症少,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静默疗法对肿瘤化疗副反应的作用。方法将300例进行化学治疗的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50例病人。对照组进行治疗时,只用常规的恩丹西酮预防恶心、呕吐等副作用;而试验组除了用恩丹西酮外,在受过专门训练护理人员的指导下用静默疗法辅助治疗来预防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结果试验组胃肠道等副反应控制率为57%,与对照组(4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默疗法有减轻或防止化疗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等副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全身化疗 顺铂(DDP)腹腔内灌注化疗联合热疗治疗癌性腹腔积液的疗效。方法67例癌性腹腔积液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DDP腹腔内注入加热疗,对照组33例单用DDP腹腔内注入,两组病人均同时应用全身化疗。结果腹腔积液控制有效率治疗组为85.3%,对照组为63.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毒副作用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双通路化疗 热疗有协同作用,能有效提高腹腔积液控制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哮喘病患者的运动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丽萍  周勇 《体育学刊》2003,10(2):58-60
为了探讨健身运动对哮喘病患康复治疗的作用,将22例42-46岁中老年轻、中度哮喘病患按病情等情况分为大体相同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例),治疗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健康运动治疗,对照组不进行有计划的体育锻炼,结果显示经2年的实验,治疗组的疗效显,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说明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健康运动对轻、中度哮喘病患康复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康复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治疗网球肘的可行性方法.方法:将40例网球肘患者随机分为靶点治疗组(BZ组)和靶点治疗肌肉松解组(BZJS组),每组各20例.BZ组患者应用体外冲击波在肘外侧最痛处进行靶点治疗,BZJS组患者在靶点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冲击波松解前臂伸肌群.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2次、4次、6次后分别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定,并在治疗6次结束后应用Verhaar网球肘疗效评分判定总体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2次、4次、6次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BZJS组改善程度优于单纯BZ组(P<0.05);6次治疗后Verhaar网球肘总体疗效评分,BZJS组的评分优于BZ组.结论:体外冲击波靶点治疗与靶点治疗肌肉松解方法对网球肘均具有临床疗效,但靶点治疗肌肉松解方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靶点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91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1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80.4%,对照组治愈率57.5%,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极显著(P<0.01),薰蒸床辅助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的中药外洗治疗法。  相似文献   

11.
ACTN3基因R577X多态性与运动能力的关联性研究: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Meta分析定量评价ACTN3基因R577X多态性与耐力素质和速度力量素质的相关性;方法:以耐力型项目运动员组和对照组的XX/(RR+RX)OR、X/R OR和速度力量型项目运动员组和对照组的RR/(RX+XX)OR、R/X OR值为统计量,检索截止至2010年11月的相关文献,制定文献筛选标准,对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数据合并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涉及耐力型项目研究11项和力量速度型项目研究10项分别纳入meta分析,其中,耐力型项目研究共包含运动员组2 220例和对照组3 410例,力量速度型项目研究共包含运动员组1 140例和对照组2 800例.速度力量型项目RR/(RX+RR)OR=1.40(95%CI=1.21~1.62,P<0.01),R/X OR=1.33(95%CI=1.20~1.48,P<0.01),亚组分析欧裔人群RR/(RX+RR)OR=1.37(95%CI=1.17~1.60,P<0.01);R/X OR=1.37(95%CI=1.22~1.53,P<0.01),Egger's检验和Begg's检验均未发现显著发表偏倚;结论:ACIN3基因R577X多态性存在种族差异,RR基因型和R等位基因是速度力量素质的保护因素.欧裔人群中,RR基因型和R等位基因与速度力量素质显著关联.ACTN3基因R577X多态性可以作为速度力量型项目运动员基因选材的候选位点之一,但用于耐力型项目运动员的基因选材尚证据不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太极拳和健身操(自编)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将46例61-69岁高血压患者按病情分为大体相同的两组。经过8个月的体育锻炼,结果表明:太极拳和健身操对防治老年人高血压症有良好的疗效,且太极拳的疗效优于健身操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gp、PKC-α和MRP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P-gp、PKC-α和MRP在50例上皮性卵巢癌、20例卵巢良性肿瘤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gp、PKC-α和MRP三个指标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48.0%、56.0%、60.0%,显著高于正常卵巢和良性肿瘤(P<0.05);P-gp和PKC-α表达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P<0.01);卵巢癌P-gp、PKC-α和MRP表达阳性者的化疗反应率分别为25.0%、25.0%、33.3%,低于阴性表达组(P<0.05);复发患者P-gp和PKC-α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未复发的患者(P<0.05),MRP表达与复发无关(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P-gp、PKC-α和MRP与卵巢癌患者的生存期和不良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表明,P-gp及三个指标共同表达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结论卵巢恶性肿瘤中P-gp、PKC-α和MRP阳性表达与临床化疗耐药有关,并影响患者的生存率。联合检测三个指标对临床化疗疗效判断和患者预后估计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年男性糖耐量减低(IGT)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中,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对IGT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入选的172例IGT患者、177例糖耐量正常(NGT)者进行调查,在IGT的相关危险因素中,比较分析其中的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与IGT发病的关系,结果:(1)饭量>400g/天,IGT组91.9%(158例/172例),明显高于NGT组的41.8%(74例/177例),有显著性差异(x2=103.646,P<0.01);(2)摄肉量>100g/天,IGT组62.2%(107例/172例)高于NGT组的40.7%(72例/177例),有显著性差异(x2=16.187,P<0.01);(3)吸烟20支/日且持续2年以上的,IGT组51.2%(88例/172例)高于NGT组的9.04%(16例/177例),有显著性差异(x2=95.644,P<0.01);(4)每周3次以上(含3次)的体育锻炼,IGT组15.1%(26例/172例),低于NGT组的65.5%(116例/177例),有显著性差异(x2=94.818,P<0.01)。结论:饭量>400g/天、摄肉量>100g/天、吸烟及体育锻炼少可能与中年男性IGT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探讨易筋经锻炼对中老年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影响。方法:将6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A组进行易筋经锻炼,B组进行推拿手法治疗,C组采用药物疗法。治疗实验为30周,实验前后对受试者腰椎生理曲度进行测定。生理曲度变化采用单侧t检验,组间综合疗效比较采用X检验。结果:A、B、C三组腰椎曲度均有变化,变化幅度A组(39.83%)大于B组(24.75%),B组大于C组(18.76%),其中A组与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极具显著性(P<0.01);组间疗效比较,有效率A组(90%)要好于B组(60%),B组又要好于C组(50%),其中A组与B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结论:易筋经锻炼的效果相对手法和药物治疗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体外冲击波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跟腱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名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单纯冲击波治疗(ESWT)组和体外冲击波联合肌内效贴共同治疗(ESWT+KT)组,每组各10人。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对所有患者采用VISA-A跟腱腱病评分表进行评分。在治疗后3个月时采用6点Likert评分表对患者主观满意度进行评价,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用高频彩超对比跟腱纤维形态变化。结果:(1)VISA-A评分:ESWT、ESWT+KT两组治疗后VISA-A评分与其治疗前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ESWT+KT组治疗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的VISA-A评分差值与ESWT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 6点Likert评分:ESWT+KT组的患者满意率为100%,高于ESWT组(80%)。(3)高频彩超:ESWT、ESWT+KT两组治疗后的跟腱肿胀比治疗前都有缓解,且ESWT+KT组的肿胀改善程度优于ESWT组。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跟腱腱病和联合肌内效贴共同治疗跟腱腱病都能够改善症状,患者满意程度高,且联合治疗组的疗效要优于单独治疗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瑜伽运动对慢性下腰痛中老年女性患者腰部肌肉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慢性下腰痛中老年女性患者分为瑜伽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瑜伽组接受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进行12周的瑜伽练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左右竖脊肌、多裂肌的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提高直立位、俯卧位、前屈位、飞燕式的MF值(P<0.05),且瑜伽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能降低直立位、俯卧位、前屈位、飞燕式的RMS值(P<0.05),且瑜伽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行瑜伽练习的基础治疗和单纯基础治疗均能提高腰部肌肉功能状态,降低腰部肌肉的疲劳程度,但进行瑜伽练习的基础治疗比单纯基础治疗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8.
运动锻炼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运动锻炼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治疗的作用。方法:将18例EH(轻度10例为A组,中度8例为B组)患者经三个月的运动(散步、慢跑及太极拳等)治疗,进行诊断和疗效判定;A、B两组的疗效以及全部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值分别进行比较。结果:经诊断11例血压达到正常,6例轻度,1例中度:按疗效标准判定,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4%;A组的疗效优于B组(P<0.01);治疗后的血压明显降低(P<0.01)。结论:适当的运动锻炼对轻、中度EH患者疗效显著,是一种较好的降压疗法;轻度EH患者的疗效更显著,更适合运动疗法;散步、慢跑及太极拳等运动组合是一种治疗轻、中度EH有效的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C-12)在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病情监测、治疗反应观察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应用该芯片检测系统测定57例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化疗前后血清中12种肿瘤标志物(CA19-9,NSE,CEA,CA242,Fe,HCG,AFP,FPSA,PSA,CA125,HGH,CA15-3)的水平,观察化疗疗效与C-12的关系。结果57例病人中不同疗效组患者自身前后对照,其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C-12总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在剔除各组中C-12阴性病例后,PR组中的C-12阳性病人治疗后有CA19-9、CA15-3及Fe显著性降低(P<0.05),而NC组中的C-12阳性病人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在化疗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该检测系统在监测C-12阳性肺癌的治疗效果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作适当改进,将能更有效地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刺络放血配合电针,对山东体育学院在校生多裂肌三角综合征进行治疗,通过对临床症状、肌肉力量和视觉模拟评分指标的评价,验证刺络放血配合电针对多裂肌三角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多裂肌三角综合征的运动员学生36名,随机分为两组,A组刺络放血配合电针(以下简称放血组),B组单纯电针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前和疗程后各收集一次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放血组18例,其中有效15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4%;对照组18例,其中有效12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9%.研究结果表明:两组在10次治疗后与治疗前对临床症状和视觉模拟评分尺(Visual analog scale,VAS)两项指标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放血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症状和痛觉评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放血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刺络放血配合电针治疗多裂肌三角综合征的疗效较为理想,可以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