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像识读能力是审美和感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需要具备的审美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有效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奠定学生的识读基础;引导多元观察,降低学生的识读难度;引领有效鉴赏,提升学生的识读能力;进行图像对比,提升学生的识读品质,最终实现提升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当今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已经走进核心素养时代,专家纷纷提出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核心素养。下一场的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的变革也悄然而至,从课程改革以前的双基落实,再到三维目标的落实,直到现在,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美术课堂上的一根指挥棒。小学美术课程其价值主要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创作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它们之间各具意义,但又有所交集。学校教育改革要求围绕核心素养实现转型,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学校、社会等方面都应有不同的举措。在美术核心素养下,把图像识读与心理学相结合,通过创设相应的情境来进行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更为直观地走进课堂、走近名画。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9,(80):153-154
美术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必修的一门艺术科目,在新课改制度下,对于初中美术教学提出了"核心素养"的要求,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通过识读图像、表现美术、判断审美、实践创意和对文化的理解等五个方面进行体现。对初中美术学科提出"核心素养"要求,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综合发展,对于初中美术教学目标的完成也有较大帮助。本文就农村初中阶段美术欣赏课中"核心素养"的具体实施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自2016年12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颁布,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组经过周密思考和细致研讨,提出了美术学科特质的"学科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在五大核心素养中,"图像识读"和"美术表现"是中小学学生学习美术后所要形成的基础素养。小学美术"欣赏·评述"领域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图像的感受与认识能力,同时在"读图时代"使学生学会选择、辨析和解读现实生活中  相似文献   

6.
邓冬兰 《教师》2020,(7):89-90
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驱动下,学生学科素养的培育备受重视。美术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由浅及深、逐步融入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将核心素养理念贯穿其中,结合美术学科特点与学生兴趣爱好等来设计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学习中提高艺术文化修养、拓宽艺术视野,实现美术素养的不断提升。文章基于小学美术教学研究实例,探讨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美术学科素养、培养图像识读能力、提高创意实践能力、培养美术表现力的措施,有效落实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7.
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判断能力,促进学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提升。南京外国语学校开设美术鉴赏课并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增加团体合作、注重技能训练、学会反思与总结,激发学生艺术审美的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9,(81):165-166
初中美术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指培养学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鉴定必要的品格和能力。教师如何提高美术的核心素养?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四个方面说明了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带着学生走出课堂,感受、发现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美,并引导学生运用美术知识进行创意实践。不但能促进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相似文献   

9.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应引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精读作品,提高图像识读素养;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审美判断能力;鼓励学生开展讨论,发展文化理解素养。  相似文献   

10.
吴建军 《新教师》2019,(11):71-72
2016年9月,中国学生核心文化发展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小学美术课程标准虽尚未修订,小学美术教师也要有意识、自觉地以高中阶段的美术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想能力、文化理解)为参照,来加深学生对当前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0,(11):155-156
自2016年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以来,全国各地的教师们开始从"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五大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展开教学研究,其中"文化理解"的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较多,把核心素养研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具有中国特色。闽北民俗文化历史悠久,呈现出多元并存,各具特色的特点,如何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趣又有效地把这些优秀的地方文化融入中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美术课堂的实践活动中继承和创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核心素养,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由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五个要素组成。在高中美术教学中重视美术鉴赏的教学,可以丰富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也可以让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要素有效落地。美术鉴赏的前提是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知,以及建立在感知基础上的联想、判断、体验等。学生对美术作品有了感知之后,学生必然会对美术作品作出一定的评价,这是学生的审美判断过程;美术鉴赏的过程一定不只是学生的经验与美术作品相互作用的过程,而是学生带着一定的美学知识、美术文化鉴定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因此文化理解蕴含其中。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美术课堂中,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掌握美术技能和提高审美能力,还需要借助多元化的美术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切实帮助学生在美术课堂学习、实践和艺术欣赏中逐步形成美术表现素养,强化文化理解素养,健全实践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14.
美术阅读是全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学中,笔者以"美术阅读"提升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以"美术阅读"提升学生的美术品鉴能力,以"美术阅读"培养学生的感性素质,尝试引领学生迈进庞杂的美术世界,寻找一把观看美术的金钥匙,帮助学生开启一扇通向审美的黄金之门。  相似文献   

15.
如何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利用美术所特有的艺术美和精神美,引导和积淀学生的审美素养,以情感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孜孜以求的教育目标。文章从美术课堂谈话沟通、图像识读、观察体验、通感领会、模创训练五个方面分析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与情感素养。  相似文献   

16.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学会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发现、提出和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美术学科及跨学科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高中生必备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运用多种手段,锻炼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开展小组比赛,激发学生的美术表现兴趣;利用乡土资源,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等方面阐述了美术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图像识读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所以培养学生的图像思维是新时期美术教学肩负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提升的主要途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创设情境、巧用绘本、多元演绎、深化认知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图像思维。  相似文献   

19.
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我国各级各类院校的学科教学中也逐渐地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了课程教学的目标。美术课程作为初中学生课程知识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和审美水平的培养和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高效地开展美术欣赏课是当前美术教师主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简单地分析了核心素养下初中美术欣赏课有效开展的要点,并提出了有效提升美术欣赏课教学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21,(2):5-6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作为实现美育的有效途径,其展开有利于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美术核心素养。中考升学压力、传统固有偏见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因素导致当前农村初中美术教学普遍存在着"低效""失真"问题。文章结合日常教学实践,从有效示范教学、丰富课程资源、灵活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农村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