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晓倩 《考试周刊》2013,(97):136-137
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时,虽然对概念的文字表述很熟练,也掌握了规律的数学形式,但是分析实际问题时会出现种种思维障碍。教师要总结学生形成思维障碍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使学生克服思维障碍,提高物理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
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物理知识通过概念和规律建立了严密的逻辑体系.在中学生中有一些学生学习态度、兴趣和习惯都比较好,可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通过对这些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存在一些思维障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林诗雅 《成才之路》2023,(8):117-120
生活化物理案例教学方式是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基础,以物理概念、规律为依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以此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降低学生的物理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思维。以生活化案例为基础的物理课程教学思路是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导入课堂,基于学生对生活的理解提出概念,以生活化语言营造课堂氛围。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选择具体生活化案例。  相似文献   

4.
正教师必须对初中学生物理的思维规律给予足够重视,通过分析研究,找出学生思维障碍的突破口,对物理创新教学提供依据,为普遍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打好坚实的基础。一、前概念的影响由于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某些概念时还表现为"混淆不清"。例如,对"效率"与""功率"分不清,"电动机"和"电磁感应"的原理图分不清。先入为主的错误经验还表现在学习新概念或新规律时,对认识结构中已有的知识相似而不同时,往往以原有  相似文献   

5.
马贤军 《物理教师》2001,22(6):48-48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生活经历、生产实践和物理实验的感知、想象和思维加工而形成的,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也要经历上述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本文简要分析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几个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6.
中学物理教学辅导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理解或掌握物理规律;学会分析物理问题及应用概念、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和途径;克服在分析、解决物理问题过程中所遇到的思维障碍或困惑等具体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习物理的能力和信心。  相似文献   

7.
物理习题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物理习题教学是指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效果反馈的重要渠道。适当的具体的物理习题的解决,能帮助学生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完善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巩固与深化所学的概念、规律;通过习题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技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通过习题教学消除学生知识障碍、方法障碍、思维障碍、思想障碍,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发散性、灵活性、全面性和独创性等。  相似文献   

8.
初中学生普遍觉得物理难学。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的思维障碍不可忽视。本文试图从新课程理念出发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的体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初中学生物理学习的思维障碍作些探讨。1初中学生学习物理思维障碍的主要表现1.1前概念的诱惑  相似文献   

9.
教师必须对初中学生物理的思维规律给予足够重视,通过分析研究,找出学生思维障碍的突破口,对物理创新教学提供依据,为普遍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高中物理课程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培养学生初级物理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客观物理世界规律以及物理抽象理解能力.现行高中物理课程教材以经典物理学基础知识为主,以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以建立学生物理思维为主要目标.由于初中教学方式与高中教学方式的不同,导致学生在刚刚进入高中后不适应高中的学习,加上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之间连贯性不大、逻辑性更强,导致一些原本初中物理学习较好的学生升入高中后物理成绩一直不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从心理倾向和思维规律入手,对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障碍进行一些具体分析,以进一步认识障碍的形成,并提出一些克服障碍的方法。一、先人为主,错误的生活经验在起作用中学生虽在初中二年级才开始学习物理,但在此之前,就感知了大量的物理现象。因此在建立物理概念之前,学生就已经有了先入的表象或概念。这些概念往往反映不了事物本质,反而会妨碍正确概念的接受和建立,成为对正确概念形成和运用的干扰,造成思维上的障碍,甚而导致错误的认识。比如我在讲浮力这一节时,问学生:“物体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一样…  相似文献   

12.
在物理教学中学生时常出现一些思维障碍,使他们感到物理难学,教师也感到物理难教.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教学的原因也有学生学习上的原因.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应认为是由于在学生思维过程中某个环节上面出了障碍,因此应从心理倾向和思维规律人手进行具体分析,搞清思维障碍的具体表现和原因,并引导他们消除这些障碍.这对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所帮助的.  相似文献   

13.
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物理知识通过概念和规律建立了严密的逻辑体系。在中学生中有一些学生学习态度、兴趣和习惯都比较好,可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通过对这些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存在一些思维障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针对初中学生物理学习中常存在的几种思维障碍,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经验,阐述如何采取对应的教学方法,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层面上,解决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障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归纳总结出普通中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常见的思维障碍问题,并针对每一种思维障碍给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怀念 《考试周刊》2014,(48):137-137
<正>物理教学中我们发现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表现大致相同的学生,在物理学习成绩上却存在显著差异。物理知识由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实验和物理研究思想方法等组成,是人们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学生学习时若不能真正把握知识的内涵、联系及其区别,在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就会产生一些思维障碍。而这些思维障碍就是引起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突破探究学习中存在的思维障碍,改变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  相似文献   

17.
薛金福 《物理教师》2002,23(3):4-15
物理学的内容丰富而复杂 ,它既有抽象的概念和定律 ,又要运用实验的方法和数学工具 ,它同时还有许多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内容 .因此 ,中学生一般对物理学的学习都感到比较困难 .那么 ,中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障碍是什么呢 ?又该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呢 ?下面对这些问题作简单的分析 .1 中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障碍1 .1 学生认知结构的局限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有可能妨碍学生正确掌握和使用物理概念和规律 .中学生在平常的学习活动中往往从他们的日常经验出发 ,很主观地判断物理现象 ,并得出结论 .如学生在学习加速度概念时 ,会根据日常经验认为 ,…  相似文献   

18.
许多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思维活动常常遇到障碍。教师对这些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如果做深入的分析,改进教学方法,有的放矢,有效地避免或减少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思维偏差,并给学生的学习不断注入信心,就能达到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下面以物理学习例,研究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障碍形成的原因。 一、错误的生活经验对学习形成的思维障碍 学生在小学阶段通过自然课以及在生活中接触了大量的物理现象,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这些先入为主的生活经验有些是正确的,对于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很有帮助,也有许多错误的生活经验。而错误的生活经验妨碍了正确的物理概念的建立,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物理中产生思维障碍。例如,在讲解运动和力时,许多学生认为,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会运动,停止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运动物体就停止运动,归于静止。这种看法来源于生活  相似文献   

19.
<正>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学的基础和主干,学生搞清楚重要的基本概念是物理教学的关键,同时也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形成和掌握物理概念是个及其复杂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存在许多思维上的障碍?一、学习物理概念常见的思维障碍1.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物理概念和规律本身的抽象性,以及影响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的非本质因素和学生在生活中已有的不确切的概念等,造成了初中学生在物理中的思维障碍。教师应加强实验演示和采用类比等教学方法克服学生在 学习中出现的这类思维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