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隐喻认知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隐喻理解被认为是从喻体到本体的映射。结合大学英语语篇词汇教学实践,探讨词汇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策略以及认知隐喻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语法隐喻在英语语篇中被大量使用,但是在不同的文体和语域中,语法隐喻出现的形式和所体现的功能各有不同。本文以Halliday的语法隐喻理论为依据,分析科技英语语篇中的语法隐喻现象及其功能,从而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科技英语语篇中的隐喻本质。  相似文献   

3.
任斐斐 《内江科技》2011,32(11):94-94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隐喻是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本文分析概念隐喻应用于英语词汇教学的理论依据及其文化差异,并阐述其时英语一词多义教学和词汇搭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名词化隐喻是语法隐喻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英语书面语的主要特征之一。科技语篇作为一种正式的书面语体,其内部存在着大量的名词化。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理论角度浅析了名词化隐喻在英语科技语篇中的作用,表明名词化隐喻能使英语科技语篇中的语言表达更加客观、简练,使之更具权威性,而且能够增强科技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相似文献   

5.
薛艳 《科教文汇》2008,(33):250-250
连贯是语篇的重要特征,认知隐喻是语篇连贯的一种隐性手段;文章采用具体语料探讨了隐喻在语篇连贯中的作用:概念隐喻是语篇连贯的基础,在有多个概念隐喻的篇章中,不同概念隐喻的共通蕴涵以及不同概念隐喻表达了目标概念的不同方面等机制促使了篇章连贯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新闻漫画中的隐喻是多模态隐喻的重要语类之一。本文以《半月谈》中的漫画为例,探讨多模态隐喻中源域、目标域及其映射实现方式,为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作出解读。本文通过分析多模态隐喻,有利于人们客观准确地理解新闻漫画,有助于隐喻思维的发展,提高多模态识读能力。  相似文献   

7.
马慧 《内江科技》2009,30(11):70-70
语篇是由一些意义相关的句子通过一定的承接手段合乎逻辑地组织起来的整体。语篇通过衔接手段显示它的脉络和意义重心。没有了词汇,整个语篇无从谈起。本文将从词的重复、同义近义、过渡词、名词替代等词汇阀的语义关系的几个层面来探讨英语词汇在语篇中的衔接作用。  相似文献   

8.
余丽雯 《知识窗》2011,(3X):70-71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还是一种认知活动。隐喻充当了一座桥梁,借助于它,人们更容易定义或理解抽象的商业概念。本文将商务英语词汇和语篇里的隐喻现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证实了商务英语教学中隐喻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商务活动中所体现的经济原理和运作,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等能力。  相似文献   

9.
周娟 《科教文汇》2008,(32):56-57
衔接即存在于篇章内部,能够使全文成为语篇的各种意义关系。衔接在每个语言层面上都有所体现。本文试图将英语中的修辞格置于篇章之中来探讨修辞格组句谋篇的衔接作用。文中以英语中语音、词汇、句法层的几种主要修辞格为例分析了他们在语篇中起到的衔接作用及其在英译汉中的再现。  相似文献   

10.
名词化是语法隐喻的主要手段。因其有客观、严肃和准确等特征而被频繁使用于科技英语语篇中。科技语篇作为一种正式文体,揭示了人们的认知过程,是人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名词化是语法隐喻的主要形式并在在科技语篇中大量存在。名词化使科技语篇的表达更为准确和清晰,本文通过分析什么是科技语篇中的名词化现象,并探讨其认知语用模式,使读者对科技语篇中的名词化现象有更高和更好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商务英语信函作为英语在商务领域的变体,它具有其自身的风格特点。结合其语言特点,从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分析商务英语信函的文体特征,从而对商务英语信函的写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康静雯  夏荥 《科教文汇》2008,(14):179-180
“语域”是语篇翻译的重要概念。虽各家对语域的理解和定义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普遍认为语域是因话语题材(范围)、话语使用环境、使用场合、交际目的和交际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语言变体。本文先对语域这一概念进行阐释,指出语域并非单一的语言变体,而是囊括了语篇范围、语篇方式及语篇体式这三个重要因素;再分别从这三方面探讨不同语域类型下的英汉翻译,以期提醒译者在翻译时注意语域分析,培养对不同语篇范围、方式、体式的敏感度,从而提高译文质量,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语域"是语篇翻译的重要概念。虽各家对语域的理解和定义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普遍认为语域是因话语题材(范围)、话语使用环境、使用场合、交际目的和交际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语言变体。本文先对语域这一概念进行阐释,指出语域并非单一的语言变体,而是囊括了语篇范围、语篇方式及语篇体式这三个重要因素;再分别从这三方面探讨不同语域类型下的英汉翻译,以期提醒译者在翻译时注意语域分析,培养对不同语篇范围、方式、体式的敏感度,从而提高译文质量,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活用语篇推动词汇教学的实践,提出了利用语篇创设词汇学习的语境,保障词汇学习的整体输入;围绕语篇展开的各项任务让学生乐学善思、锻炼思维;通过语篇再构复现词汇,让学生巩固提升、发散思维;当围绕着核心词汇扎实开展了听、说、读的活动后,拓展延伸语篇续写就变得水到渠成,让学生创新思维,生成语言,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改变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提高词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词汇衔接通过选择和运用意义上存在关联的词语,建立贯穿语篇的语义链,以实现语篇的连贯性和整体性。词汇衔接是英语语篇的重要衔接手段之一。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为基础,探讨词汇衔接手段在《我有一个梦想》一文中的运用以及其在语篇连贯建构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曾小敏 《科教文汇》2011,(14):126-126,141
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是隐喻的海洋,隐喻的思维认知帮助和影响着人们对新生事物和抽象事物的认识。在职校学生普遍英语隐喻能力不高的情况下,本文通过对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的介绍增强学生对隐喻的了解,并通过教师在词汇教学、语篇句法结构,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引入概念隐喻理论教学,以增强学生的隐喻理解应用能力以及独立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王裕坤 《科教文汇》2010,(13):115-116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词汇衔接是使语篇衔接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具体语料着力于研究英汉语科技语篇的词汇衔接手段,以期促进中外科技人员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8.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词汇衔接是使语篇衔接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具体语料着力于研究英汉语科技语篇的词汇衔接手段,以期促进中外科技人员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9.
对科技翻译特点、标准及要求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翻译作为应用文体翻译的一种,有其明显的特点与要求,本文在对科技翻译词汇、句法、语篇及语域方面的特点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科技翻译的标准及要求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刘维联 《内江科技》2010,31(11):70-70
隐喻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隐喻是词汇教学中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的一种手段。从隐喻入手学习词汇符合认知规律,可以突破传统学习词汇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词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