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慧敏 《山东教育》2005,(23):37-38
陈教授您好!我在2003年10月15日中国幼教百年纪念大会上聆听过您关于“陈鹤琴先生对现代中国幼教的开创性贡献”的专题报告,深深地被陈鹤琴先生赤诚为国家,倾心办教育,一切为儿童的精神所感动,更为陈先生“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思想和伟大人格所折服。近二十年来,您为抢救、整理、保存陈鹤琴先生创造的宝贵教育文化遗产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非常感谢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您作为陈鹤琴先生的女儿,从小生活在先生身边,您认为先生对您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为庆祝中国幼儿教育100年和陈鹤琴先生创办的鼓楼幼儿园建园80周年,由王盛(南京晓庄学院教授)、徐惠湘(原鼓楼幼儿园园长、特级教师)合著的《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一书于今年4月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为“中国幼教之父”陈鹤  相似文献   

3.
孙菁 《山东教育》2021,(12):1-1
观看纪录片《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对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感触颇深。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是“活教育思想的理论精髓”。陈鹤琴先生认为院在幼儿期,习惯、知识、语言、思想等各个方面都打下了很深的根基。倘使这个时期,根基稍不稳,将来想要建造健全人格就不可能了。  相似文献   

4.
郑荔 《幼儿教育》2012,(10):7-9
陈鹤琴(1892~1982),中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他毕生从事儿童心理与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对中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由此被誉为"中国幼教之父"。今年是陈鹤琴先生诞辰120周年,为弘扬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进一步促进广大幼教工作者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组织开展了"深读《陈鹤琴全集》"活动,并顺此组织了"纪念陈鹤琴先生诞辰120周年的征文活动"。本刊特选登其中的部分应征稿件,这些稿件分别由高校教师、高校学生、幼儿园园长、幼儿园教师等撰写。我们希望广大幼教工作者能认真学习、深刻体会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并以此为指导,有效解决实践中的真问题,从而为幼儿美好的童年生活、为幼儿教育的科学化作出我们专业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马国美 《山东教育》2021,(12):63-64
这个寒假,我读了“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先生撰写的《家庭教育》一书,感慨颇多。该书自1925年出版后已再版十余次,被视为我国现代家庭教育的开创性著作。本书共十三章,围绕儿童的心理、知识学习、道德习俗的养成、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等几个方面展开。陶行知先生在当年为这本书写的“序”里热情地表示“这本书是儿童幸福的源泉,也是父母幸福的源泉,愿与天下父母共读之”。  相似文献   

6.
钟涛 《生活教育》2008,(5):64-64
陈鹤琴先生(1892—1982)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中国现代幼儿教育和儿童心理学研究、幼儿师范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曾被誉为"中国的福禄培尔"、"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生前曾担任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上世纪初叶,陈鹤琴与陶行知先生等同船远赴大洋彼岸游学,先后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受到美国进步教育思想的熏陶。1919年9月,在"五四"运动大潮中,陈鹤琴应邀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担任教授,投身于由蔡元  相似文献   

7.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被誉为"中国幼教之父"的陈鹤琴先生,在他的专著《家庭教育》中《我们的主张》这一名篇中提出"幼儿园要适应国情,家园合作,健康第一"的办园主张。因此,对于幼儿园来说,如何与家长沟通,做好家园联系工作,积极寻找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浙江省作协副主席谷斯范同志写的《陈鹤琴先生二三事》,刊载于1984年第6期《人物》杂志上。最近他为本刊写了这个“续篇”。中央领导同志曾指出,要加强对爱国老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教育思想的研究,要继承这些财富,并按照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加以发展。谷斯范同志的文章,以生动的事实向我们介绍了陈鹤琴先生热爱儿童、献身教育的事迹和他所提倡的“活教育”的精神所在,这对于开展陈鹤琴先生教育思想的研究,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生活教育》2008,(6):64-64
陈鹤琴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中国现代幼儿教育和儿童心理学研究、幼儿师范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曾被誉为"中国的福禄培尔"、"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生前曾担任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张宗麟本土化幼稚教育观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40年以后,西方幼稚教育的一些概念、思想和机构随着西学东渐之风进入中国,从而在近代幼教领域出现了严重的外国化倾向。张宗麟以中国幼教史上男幼稚教师第一人的身份对近代幼稚教育民族性缺失的现象展开广泛的考察与研究,并协助陶行知先生、陈鹤琴先生进行幼稚教育本土化改革,提出了卓有成效的意见。这些意见对当代中国幼教的发展仍有裨益之处。  相似文献   

11.
陈鹤琴先生1925年出版的名著《家庭教育》提出了11个著名的儿童教育原则。本文跟随陈鹤琴先生的思想,尝试对他的儿童道德教育思想,进行时代解读以期唤起教育界尤其是儿童教育界同行的陈鹤琴情结,进而从思想和方法上跟着陈鹤琴先生研究儿童与儿童教育,达到陈鹤琴先生"活教育"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幼教信息     
据《文汇报》报道:去年底,上海教育界人士举行了纪念陈鹤琴先生逝世两周年座谈会,并成立了上海市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筹备会。刘佛年、凌同光等同志在会上讲了话。他们表示,要加强对陈先生教育思想的研究,继承和发扬陈先生教育思想中  相似文献   

13.
陈鹤琴探索和创造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幼儿教育体系,从明确教育目标、构建园本课程、更新教育观念等方面总结陈鹤琴的中国幼教本土化思想,有利于在新时期继承、弘扬和发展幼儿教育本土化教学法,把民族幼儿教育改革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育改革的力度逐年增强。在幼教改革的今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对幼儿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方法等做了新的闸述,这也对幼儿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陈鹤琴先生曾指出:“要改进国民教育,先要从改进师资入手。”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应努力与新的教育理念接轨,向现代化教师转型,才能更好地完成时代赋予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一、陈鹤琴生平与《家庭教育》的产生陈鹤琴(1892-1982)是中国现代著名学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中国学前教育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的福禄贝尔"和"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出生在浙江上虞百官镇一个破落小商人家庭。他6岁丧父,19岁时转入清华学校高等学科学习,期间先后开办校役补习夜校、  相似文献   

16.
幼儿家庭教育要想取得良好效果就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首先,家长应树立正确的“育儿观”。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提出的对孩子“理解”“指导”和“解放”的三原则,至今对我们仍很有启迪。被誉为中国幼教之父的陈鹤琴先生也曾指出:“要把小孩看作小孩,不可妄想缩短他做小孩的时期,不可剥夺他在小孩时期应享的权利。”陈鹤琴还科学地分析了儿童心理的一些基本特征:好动、好游戏、好奇心、好模仿、好户外和野外活动、合群心、喜成功、喜称赞、爱美心等等。作为家长和幼教工作者,应当很好地利用孩子的这些特点,正确地认识、分…  相似文献   

17.
《生活教育》2008,(6):64-64
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和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大型人物传记《陈鹤琴传》首发活动于4月24日上午在南通大学隆重举行。正在南通参加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的代表约120名代表参加首发活动。活动开始时,首先由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和南通市教育局领导致辞。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理事长唐淑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了陈鹤琴先生在创建中国化、科学化、大众化幼儿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8.
陈鹤琴被誉为"中国幼教之父"。他一生致力于我国学前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很大成就,形成了有特色的中国本土化学前教育思想。陈鹤琴本土化学前教育思想包括教育目的、课程论、教学论、做人及环境教育、师资培养及学前教育体系。这些本土化学前教育思想对今天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仍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详细论述了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暗示的艺术     
陈鹤琴(1892-1982)浙江省上虞县人。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曾留学美国,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东南大学教授兼教务主任等职。毕生从事儿童心理与教育的研究,重视实验与实践,建立并完善了中国化、科学化的现代儿童教育理论体系,被誉为"中国幼教之父"。主张以幼儿的发展为本,了解儿童,认识儿童,才能教育儿童。其著作主要有《儿童研究纲要》、《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等。  相似文献   

20.
五十年代,从批判《武训传》开始,发展到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批判,对陈鹤琴"活教育"思想的批判.这场不公正的错误批判,使我国教育界、幼教界二十多年来不敢问津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鹤琴先生终于恢复名誉,他的教育思想重被人们重视.在加强和发展幼儿教育的今天,我们重新研究探讨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在幼教方面的一系列论述,对搞好当前的幼教改革是有重要意义的.陈鹤琴先生提倡的"活教育"的核心是"做中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