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村前有一条干涸的小河,这正是捉泥鳅的好时机。我和哥哥提着小桶去捉泥鳅。我们在泥里踩来踩去,凉凉的滑滑的,还发出扑哧扑哧的响声。受惊的泥鳅在脚边钻来钻去,滑溜溜的。一条泥鳅钻进脚底了,我慢慢弯下腰去,朝脚底摸去。摸到啦!我双手迅速合拢,泥鳅就乖乖地呆在手中了。我高兴地把泥鳅捧进小桶。个把小时后,我们就捉了不少的泥鳅。爸爸见我们满载而归,高兴地说:“今晚我给你们做泥鳅豆腐。把泥鳅放到清水中,让它们吐尽肚子里的脏物。等水清了,再把它们放到盐水中吐一吐。”我们听命执行。晚上,爸爸把干净的泥鳅和水放进锅里,慢慢加火。泥…  相似文献   

2.
劫土蜂     
<正>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说起我的童年趣事呀,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玩冲关,踢毽子,田里捉泥鳅,河里摸小鱼……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7岁那年,我跟爸爸去山上劫土蜂。  相似文献   

3.
捉泥鳅     
我回到农村老家。老爸看我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就问:“孩子们又让你烦心了?”我佩服老爸的判断力,就一股脑儿把班上的苦水倒了出来。老爸说:“心情不好,就多出去散散心。走,捉泥鳅去。”我提了只铁桶,跟老爸来到村子前面的田畴。晚稻已经收割,田里只剩下排列得整整齐齐的禾兜,远望像列队栖息的麻雀。初秋的风带着一丝凉意,从那边山坳里飘来,直灌进胸膛,令人神清气爽。我们脱了鞋,下到田里,田里的水都干了,一脚踩下去,湿湿的黑泥就从趾头间噬嗽地挤出来,凉凉的,痒痒的。老爸找到了一个泥鳅洞,把食指慢慢地插进去,不一会一根肥大的泥鳅就在老爸的指间活蹦乱跳了。  相似文献   

4.
田野上,静悄悄。小溪哗哗地唱着歌儿,小蝌蚪在清凌凌的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小泥鳅从田埂下的泥洞里钻出来了,有的摇头,有的摆尾。捉泥鳅去哦,捉泥鳅去……提着小桶,戴着斗笠,挽着裤管儿,赤着小脚丫,到田野里,去捉泥鳅。光脚丫子踩在田埂上,“嘘……”悄悄地蹲下身。小泥鳅就在眼前,一有动静,它们就很快地躲起来,躲得老远老远。听听没有声音,小泥鳅又钻出洞来。伸出手去抓泥鳅,小泥鳅从手指缝里轻轻一滑,溜走了。看准一条,飞快地捧起它。“嘿,抓到了,抓到了!一条小泥鳅!一条小泥鳅!”摊开手一看,咦?只有一把泥,滑溜溜的小泥鳅溜走了。  相似文献   

5.
赵文汉 《教育文汇》2014,(14):19-19
学校更新广播系统后,将学生午睡起床铃声改成播放儿童歌曲《捉泥鳅》。这是一首比较老的儿歌,歌词很有童趣:“池塘的水满了,雨也停了。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小牛的哥哥,带着他捉泥鳅。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我2001年刚到学校教书的时候,就教孩子们唱过这首歌。  相似文献   

6.
踩影子     
我最喜欢跟爸爸妈妈玩“踩影子”的游戏了。不管在太阳底下,还是在灯光下,只要我们三人在一起,就开始你踩我的影子,我踩你的影子。“哎,踩你的屁股了。”妈妈一边喊,脚一边朝我的影子踩过来,我的“屁股”来不及躲开,被妈妈的脚狠狠地踩了一下。我故意捂着屁股,装出很痛的样子,哎呀哎呀地叫,惹得妈妈笑得直不起腰。爸爸真坏,趁妈妈蹲在地上的时候,飞快地踩了妈妈的“头”,我们笑得更厉害了。爸爸个头高,最不好对付。为了制服他,我经常与妈妈联合作战。“爸爸,你脚下踩了什么东西?”我想出了一招。“没有啊。”爸爸信以为真。“你看,这里。”…  相似文献   

7.
牛与狗     
有一农民养了一头牛和一条狗。他打算给牛和狗盖新房子,对它俩说:“你俩谁的工作干得好,谁就进新居。”狗趁牛犁完地回家之际,跑到田里踩  相似文献   

8.
“老师,你踩在我的地雷区了!”陈钦涵冲着我大喊。我一看自己脚下踩的是黄颜色的地砖,他脚下踩的是绿颜色的。我就马上换到绿颜色的地砖上,他大笑说:“老师,那是贝辰祺的地雷区。”“红颜色的是谁的地雷区?”我问陈钦涵。“是睿麒的。”  相似文献   

9.
杜芳菲 《留学生》2010,(6):25-27
这个坚持反向走的精明商人说,他所有“反向”的选择,都来源于童年的经历:童年时期,他在乡下,经常捉泥鳅、摸田螺,摸索出了“当别人都没发现、还没来得及去的时候,我就应该去”的制胜秘诀。  相似文献   

10.
捉泥鳅     
那是盛夏一个星期天的中午,突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表哥说:“我们去捉泥鳅。”“这样的鬼天气能捉到泥鳅吗?”我疑惑不解地问。可表哥挺自信地说:“你去就知道了。”说着,我们就穿上雨衣,提着水桶走进了雨幕。  相似文献   

11.
教学一开始,我就亮出第四幅图问幼儿:“桌子椅子上有什么?”“哪来的脚印呢?”我让幼儿自由议论2~3分钟后再回答。幼儿说“是小偷从窗里爬出去踩上的”、“是弟弟关窗户踩上的”、“是弟弟站在桌子椅子上当小海军踩上的”等等,幼儿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在幼儿各持己见、  相似文献   

12.
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和姐姐到海边度假。一天下午,姐姐带我来到海滩边。“走,踩沙去!”姐姐刚说完,我便迫不及待地脱下凉鞋,朝沙滩奔去。我赤脚走在沙滩上,觉得脚下细细的、软软的,像是踩在沙发上一样。我找了个潮湿的地方踩起来,“吧嗒”,一只小脚丫印像小图章一样敲在了沙滩上。“哈哈,真好玩!”我又抬起左腿使劲往下踏,又是一只深深的小脚丫。“哟,用力太猛,变成大脚丫了,再来一次。”我又踩了起来,不一会儿,沙滩上敲上了好几只我的脚丫印。我觉得好玩极了,便招呼姐姐一块儿来踩,比一比谁的脚印深,谁的脚印美?踩着,踩着,我们的脚下冒出…  相似文献   

13.
今天,我在值岗时发现有一个大哥哥踩草坪了,我跑上去好声好气地对他说:“你踩草坪,要扣分了。”可大哥哥不以为然,把我的话当耳边风。我跟着他来到操场上,想把他的名字记下来,他还是不理不睬。我终于按捺不住了,说:“你是几班的?叫什么名字?”他还是不搭话。忽然,一个同学和他打招呼。我想,他们一定认识,问他也可以呀。我走过去问:“大哥哥,那个人是几班的?”“怎么啦?怎么啦?”不知什么时候一大堆人围过来看热闹。“那个人踩草坪了!”我说。他们却都为他打抱不平起来,凶巴巴地对我说:“他踩草坪关你什么事?”“你也太爱管闲事了吧!”……我…  相似文献   

14.
青草被人踩来踩去也是它的平常生活走在草地上的人过普通日子 ,我是其中之一晚饭后到江边散步许多人和事也在我的肩膀和头上踩来踩去现在我出来换换空气草是弯了 ,暂时的人们走后它们很快又直起来也许不是原来的直一生都这样人可不可以这样呢那边很少有人踩来踩去的青草长得很好、很直一个拿剪刀的人正朝它们走去【解读】深刻的哲理是这首朴实小诗的灵魂。青草被人“踩来踩去”是我们时时刻刻可能看到的情形 ,诗人似乎是在对青草的“偶然”关注中 ,产生了对我们日常熟视无睹的“普通日子”的省察 ,从而获得一种人生体验和感悟。这体悟显然是…  相似文献   

15.
拔稗草     
一天早上,奶奶叫我和哥哥去田里帮忙拔稗(bài)草。我想,拔草还不容易?走到田边,我觉得很热,看着绿油油的禾苗,我奇怪地问:“奶奶,哪里有稗草啊?”奶奶说:“禾苗和稗草有区别,稗草的叶子细长,藏在禾苗中,专门与禾苗争夺田里的肥料。”我跟着奶奶小心翼翼下了田,人还没站稳,脚就  相似文献   

16.
一、精心引导,让学生会听。 1.明确“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在给孩子们上《轻轻地》这首儿歌时,我“一不小心”把“踩疼了”读成了“踩痛了”.坐在第二排的沈哲宇又轻又急切地说:“老师,你读错了!”正是这句话给了我一个良好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捉泥鳅     
——提起捉泥鳅,我心里甭提多高兴啦!在一个盛夏的星期天中午,突然电闪雷鸣。  相似文献   

18.
赶鸭子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乡下老家去。傍晚,爷爷要去田里把鸭子赶回来,我忙说:“还是让我去吧。”“你能行吗?”我一拍胸脯:“当然行喽!”“可别吹牛呀!”在一旁的表弟插嘴道。“看我的。”我嘴还挺硬。  相似文献   

19.
想哭就哭     
“哎哟”,我的脚被同桌狠狠地踩了一下,我的眼泪在眼圈里转个不停。“对不起,对不起!”同桌看到我要哭,连忙向我道歉。  相似文献   

20.
捉泥鳅     
快夏收了,太阳火辣辣的,乡下的稻田一片金黄。为了排水,田边开了一些水沟,纵横的水沟里,有软绵绵的泥土,泥土里藏着许多泥鳅。放学了,夕阳西下,这时最好捉泥鳅,我放下书包,提着水桶,脱掉鞋,光着脚,兴冲冲地往稻田跑去。我捉泥鳅的本领是从农村的娃娃那里学来的,我也是农村娃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