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飘小院     
金秋十月,桂花飘香。每当我闻到这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芳香时,便会想起外婆家的院子。外婆家的院子里种有许多花草,但我最喜欢的莫过于那两棵桂花树了。每到秋天,桂花树就会舒展开树枝,像一把撑开的碧绿的大伞。这时,那碧绿的叶子就显得格  相似文献   

2.
秋天的树叶     
秋天是美丽的,当阵阵秋风轻轻地拂过,可曾记得那秋天的树叶。在秋天众多的树叶里大概最能体现秋的特色的树叶就要数银杏树叶了,银杏树的古老以及它所经历的风雨沧桑几乎都写在了树干上。扇形的银杏树叶像一把小巧玲珑的折扇。初秋,银杏叶还是碧绿碧绿的,几阵秋风袭过,银杏叶开始泛黄了。呵,看呀,它还镶着一圈金边,像翩翩起舞的少女的舞裙,又似只只秋天的蝴蝶。秋风扫过,叶子纷纷落下,它们忽而左忽而右,忽而快忽而慢,像一个个淘气的小精灵从树上飞下来了。当然,四季常青的树也不是没有。比如冬青,两头尖尖的冬青叶像大海里颠簸着的一叶小舟,…  相似文献   

3.
桂花     
都说春天百花盛开、姹紫嫣红,其实秋天也是繁花似锦的季节呢。相比较而言,秋天的花儿有什么别样的味道呢甲我们一起去大自然看看秋天吧。秋天到了,桂花开了。远看桂花,像一颗颗小星星,零零散散地躲在树叶里,好像在跟我提迷藏呢。  相似文献   

4.
正我不喜欢秋天,虽然它代表丰收,可它在我眼里只有凄凉。这个秋天那么像冬天,那么冷。桂花落了,暗香没有残留,只留下空零零的枝叶。不记得是哪一天,我站在阳光底下,风刮过脸颊,一点也不温暖,第一次发现阳光也那么冰冷,不再热情。天空的云却那么自在地,活得  相似文献   

5.
看菊花     
秋天到了,我问爸爸,秋天有什么花开,爸爸说秋天百花凋谢,只有菊花盛开。正好课文里有《看菊花》,于是爸爸带我去莫愁湖公园看菊花。菊花真漂亮!有黄色的、白色的、红色的……它们有的紧紧地抱在一起,像个拳头;有的一丝丝地打开,像把小伞。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我家住在南京秦淮河南岸临近乌衣巷的一个小庭院里,院里种着一棵桂花树。桂花树并不高大,椭圆形的叶子碧绿碧绿的,每到秋天,桂花就如星星点灯般点缀在枝干上,一团团,一簇簇,如同无数黄色的小珍珠,分外可人。浓浓的桂花香漫过小院初秋的每一个黎明和黄昏,那个时节,除了品味馥郁的芳香,我还能尝到母亲做的美味桂花鸭。  相似文献   

7.
有你陪着我     
“第一次见面看你不太顺眼/谁知道后来关系那么密切/我们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却总能把冬天变成春天/……你了解我所有得意的东西/才常泼我冷水怕我忘形/你知道我所有丢脸的事情/却为我的美好形象保密”——范纬琪《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  相似文献   

8.
<正>喜欢秋天,浓浓秋意,静谧而祥和,适合读书。读书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让思想的火花与文章的境界交融一起。我喜欢看朴实的平装书,像秋天一样,没有厚重的外壳,随意抓在手里,躺在床上或是窝在沙发都可以,而精装书恐怕只有摆在书架上充当门面时才凸显了它的价值。在宁静的秋季里,就应读一些平淡的书。张恨水在《读书百宜》里说:"秋窗日午,小院无人,抱膝独坐,聊嫌枯寂,宜读《庄子·秋水篇》。"读书不  相似文献   

9.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一篇新课《桂花雨》,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板书、生读) 师: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 生: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开花时也得仔细地在绿叶中找细小的花. 生:摇桂花时"我"可开心了,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相似文献   

10.
秋天在哪里     
秋天到了,我也开始上二年级了。可是,秋天在哪里呢?老师告诉我,秋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我走在秋天的街道上。秋风吹过,高高的银杏树轻轻摇摆,银杏叶飘飘洒洒、随风而下,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黄蝴蝶。我和妈妈来到了菜市场。看,箩筐里的苹果笑红了脸:葡萄或红  相似文献   

11.
桂花     
<正>我们学校种了几棵桂花树。每到秋天,校园里的桂花都赶集似的开了。妈妈送我到学校时,我们总能闻到一股浓浓的、扑鼻而来的桂花香。这时,我和妈妈就会很有默契地深深吸上几口,“嗯——真香!”我也总会情不自禁地把《十二月花名歌》中的“八月桂花满枝香”念给妈妈听。在桂花开放的季节里,我最喜欢去树下捡桂花了。  相似文献   

12.
乡土的芳醇     
手捧着《精美散文》,不少是写秋感、绘秋 景的。《香山看叶》《秋颂》《秋天也是一种开始》 ……文章里的秋有的透彻洒脱,有的落寞悲哀 有的收获圆满……风情万种,各领风骚。我却 没有灵魂上的感应,因为那不是我的世界,真 正让我踏实,让我回味留恋的是故乡的秋,朴 实、宁静、平凡、忙碌的秋。  相似文献   

13.
爱在深秋     
一四季里,最爱秋。独坐窗前,看树上落下的叶子随风飘舞。是金色的,一片,又一片……风过无痕,清凉,萧瑟。转眼——又是深秋了。秋的天空,总是那么高,那么蓝;豁达,深邃,明净。好似心底宽厚的父亲的眼睛,总是远远地、默默地关爱着你。喜欢在秋的天空下长久伫立,喜欢对着飘渺的白云遐思,喜欢对着南飞的雁儿喃喃低语,喜欢眺望高远的天空念想着久违了的故乡……喜欢秋天,虽然它没有春的活泼夏的热烈冬的安静,但它可以让我思绪飘扬;喜欢秋天,虽然它象征着凋零和萧瑟,但它却把那份伤感演绎得如此让人怀念。  相似文献   

14.
秋天的早晨,旭日东升,霞光万道的天空,仿佛又描绘着一幅新的图画。太阳像个大画家,把大地均匀地涂上一层橙色。辽阔的天空,那薄薄的云层,有的像搓衣板,有的像鱼鳞,有的像波浪,还有的像软绵绵的棉花糖。地上,花儿吐艳。菊花舒展着纤纤花瓣,像一根根龙须。月季花像个“阳光女孩”向人们展示它那可爱的笑脸。桂花如一群爱躲迷藏的小顽童。中午,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晚风习习,让人感觉有些凉意,抬头看看月亮,它仿佛也觉得冷,赶忙扯过一片云被给自己盖上。猛然想起,秋天过后,冬天就要来了。我家有盆月季花,当我刚把花插入盆中时,它的叶…  相似文献   

15.
在古诗文中,秋愁的内涵十分丰富,下面仅谈两点。1人生暮年、壮志未酬之悲如果把短暂的人生分成四季,那么,人生暮年则为秋天。秋天,许多动植物进入衰颓状态,人自然会由动植物的生命悲剧联想到自身,正所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中国文字里有“秋士”(《淮南子.缪称》:“春女思,  相似文献   

16.
残秋     
我喜欢秋的味道,经常一个人在秋天里漫步,享受着那份独特的气息。秋天的那份庄重和凄美是让人敬畏的。人们总是喜欢用秋风扫落叶来描述秋的残酷,其实我觉得秋之伟大完全在于它那秋风扫落叶的魄力。秋风把夏的灿烂吹得冷冷清清,似乎有一股悲凉的痛向人袭来,于是人们便在忧郁中诅咒这秋天,其实人们尚不知生活中让人悲痛的东西远比让人兴奋的东西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罅隙在枝条与密叶的结点上剥落还来不及等我的诗句通过露水翻了个身子又在我专注的凝眸里沉睡我听见秋天的声音巨大的声音在小麦拔节的瞬间霹雳般地把整个夏季震退了一步我试着变换一种假设的方式比如要开到冬天的花在路过秋的一刹那将会遇见什么左思右想的时候叶子里静悄悄地建起了一个鸟巢花,很多很多的种子只能开出那么一朵于是色彩就被目光压落而挤挤挨挨的巢穴中有一双翅膀飞出必定会来的冬天里它该怎样飞翔世界变静像是说着一种做着一种梦着另一种生活轩水濯花蝶就像那年清雅到极处的白菊枯在枝头淡淡的景致在梦里翻覆一朵花扯着秋天…  相似文献   

18.
乡下的秋     
绿树碰响鸟鸣针线穿过桂花的香星星的谷粒盛在夜的簸箕里月亮像一棵饱满的种子种在水里一声鸟鸣是秋天的面膜在我的体内扩散女人们粘着鸟鸣洗衣服随便走在乡间就能踢出长长的藤蔓带着饱满的日子乡下的秋@聂振生$山东临沂高新区中学~~  相似文献   

19.
《故都的秋》是一篇颇有特色的抒情散文。它以情贯穿,构思精巧,是现代散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千里追寻,情在意中。首段说,北国的秋有“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特点。接着作者写自己从千里以外的青岛赶到北平来的理曲是“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作者为什么一定要从千里以外赶来寻秋呢?这是因为他对故都的秋有着特殊的眷念的感情。前段的意中显情在尾段得到了深化。作者想留住北国的秋天竟说“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  相似文献   

20.
正一天,我买回了一盆含羞草。没想到,这小小的一盆含羞草,竟让我悟出了一个大道理!含羞草的叶子碧绿碧绿的,小巧玲珑,十分可爱。但是,它却不像其他花儿那样,将茎挺得笔直笔直的,将绿叶高高翘起,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它谦逊地低着头,把叶子微微扬起,并且,只要我用手一触碰它,它就会立即把那绿莹莹的小叶子合起来,露出淡绿色的一面。它不像旁边花盆里的兰花那么淡雅,也不像前面那个花盆里的薄荷那么挺拔,更不像摆在窗台上的茉莉那样清香,但它身上仿佛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