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进一步深入,资产进一步重组,资源配置由市场调节,就业问题就显得更加困难。企业职工下岗,机关人员分流,相当一部分人员面临着就业再就业的竞争。这种形势,对于即将就业的技校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严峻而又残酷的考验。而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对于技校来说,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学生就业问题,而是关系到学校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抓好毕业生的就业安置是技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就如何做好技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谈谈肤浅的看法。慎重筛选信息,稳妥输送毕业生在学生就业问题上,信息准确是前提,稳妥输送是…  相似文献   

2.
技校如何走向市场并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最佳切入点就是搞好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就业服务一头系着企业,一头系着毕业生,还直接关系到技校的生存与发展,就业服务把学校、毕业生和企业三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传统的观点来看,学生按教学大纲修完某专业的全部课程并考试合格,即为合格的毕业生。而站在企业挑选求职者的角度来衡量,传统的毕业生标准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企业要求技术全面,学校就应树立大专业思想,对相近专业的知识技能融汇贯通,培养学生一专多能;企业要求尽快适应岗位,学校就应当在…  相似文献   

3.
王法林 《中国培训》2000,(12):46-46
在进行结构调整和经营机制转换中,不少企业为了削肿减员,不得不实行部分职工下岗待业,技校学生的就业安置因此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在毕业生就业安置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影响就业安置的不仅仅在于毕业生的学习成绩和整体素质,他们的就业观念也是影响安置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对当前形势,技校教育必须把帮助学生更新就业观念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使他们摆脱传统观念和短浅目光的束缚,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观念的转变:一是克服“求安逸”的思想,树立“求发展”的观念很多学生从“图安逸”的思想出发,毕业后往往想留在…  相似文献   

4.
今年,重庆市技工学校14249名应届毕业生已安置就业13918人,就业率达到97%以上。一项来自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权威统计数据表明,技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大好,甚至优于大学生的就业。其中,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重庆市工业高级技工学校、重庆机械电子技工学校等技校的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都达到了100%。据主管重庆市技校工作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开发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重庆市技校毕业生就业时,没有明显的冷门专业,而车工、钳工、电工、焊工、数控机床操作工、电子电器、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需用人单位提前预订;高…  相似文献   

5.
据日前统计 ,山东平邑县技工学校今年282名毕业生经双向选择已全部到岗就业 ,这是该校积极深化教学体制改革 ,勇于探索毕业生就业渠道所取得的可喜效果。自1997年国家就业体制改革之后 ,学生由原来的国家统包统分转向推荐就业 ,双向选择 ,毕业生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面对这种情况 ,该校不等不靠 ,按照“质量为本”“安置为重”的指导方针 ,积极加快教学改革 ,调整教学计划 ,确定适用的教学目标 ,突出抓好、抓实实习教学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并于去年成立了招生就业安置办公室 ,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山东平邑县技校毕业…  相似文献   

6.
技校采风     
青海省1997年技校招生育新规定一、继续执行定向招生为主的政策,扩大走向招生和委培比例。二、走向生学业期满成绩合格者,由学校主管单位或毕业生接收单位负责安排工作;非定向生学籍管理与定向生相同。在入学注册时须就有关事宜与学校签订合同,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在毕业后一年内自己或者学校协助联系到用人单位的,按照定向生就业安置办法办理有关手续,未联系到用人单位老,由学校介绍到职业介绍所求职或自谋职业。三、技校实行交费上学制度。各校必须完善奖学金等制度,以奖励优秀学生和资助家庭困难学生就读。四、高中毕业生免试入…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湖南省永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成绩瞩目。2000年招生560人,比上年增加25%,2001年招生1158人,创历史最高记录,2002年招生1610人,连续两年名列全省第一。新增教学场地2000平方米,教学投入400多万元,学生就业率近100%。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并升级为永州市高级技工学校。一、招生就业制度改革毕业生的安置,是学校学生走向社会的出口,就业安置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本校的招生。本校改革就业工作方式,由过去的学生统分改为目标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及用工制度的调整改革,下岗工人增加,劳动就业日益困难,这无疑给技工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困难。针对这一新的情况,我校从96年起就将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工作作为全校工作的重点来抓,以就业促招生,促教学,内抓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外抓就业市场调研,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几年探索实践,一套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校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体系日趋成熟。一、统一思想、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学生毕业后,能否得到安排、找到比较满意的单位并安心工作,是衡量技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标志,是当…  相似文献   

9.
济南市交通局技校近几年来一方面不断加大教学投入。更新教学设备,狠抓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另一方面主动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为学生找接收单位,1999年在汽修专业毕业生安置完毕的情况下,经与济南实力客车厂等单位联系,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使97级81名学生提前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这不仅满足了用人单位的需求、树立了学校的良好形象,又减轻了2000年毕业生的安置压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山东济南市交通局技校81名97级毕业生提前就业@赵燕山  相似文献   

10.
经威海市技能考核中心严格考试和鉴定 ,山东省荣成市技工学校405名毕业生全部取得了毕业证书、中级工技能等级证书和微机初级工操作证书。6月23日 ,由学校与工厂签订协议书推荐就业150人。7月3日 ,由荣成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介绍安置就业255人 ,就业率达100%。山东省荣成市技校毕业生就业率高@张师洪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已加入WTO,一轮创业潮将风生水起。技校生该到哪里就业,WTO又将给他们带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这是现在技校就业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今后几年对技校毕业生来说,就业形势是比较严峻的。我从事就业工作十几年,通过多年来对此项工作的探索和实践,摸索出了一套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技校生就业安置的工作思路,扩大了学校的影响,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有力地促进了招生工作,对学校的发展和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指导毕业生认请面临的形势,了解自我,做好择业的准备技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近几年来表现得…  相似文献   

12.
在全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竞争激烈的双重挤压下,湖北省随州市技工学校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坚持“内抓管理、外抓就业”的“两手抓”办学指导思想,一手抓教学质量,一手抓就业安置。以管理促教学,以教学促质量,以质量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形成良性互动局面。从夹缝中觅得生机,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搞好学生就业工作是学校发展的前提技工教育是以就业为目的的职业技术教育。技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就业率有多高,就业稳定性如何,收入多少,这些既是影响技校毕业生切身利益的因素,又是直…  相似文献   

13.
在就业安置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该校想方设法,多渠道安置毕业生就业。1999年10月初,在县政府的领导下,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精心组织,在该校设立人才交流市场,400多名应届毕业生全部就业。由于教学质量高,学生素质好,得到社会各部门的认可,一些乡镇和厂矿主动到该校选学校优秀毕业生,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已大多有了着落。学校还与深圳、上海、青岛、烟台、东营等企业结成对子,安置毕业生参加工作。截至目前,2000年毕业生已安置218人。5月初,该校将召开第二次人才交流会议,扩大学校影响,全面推进毕业生安置工作,以吸引更多的初中…  相似文献   

14.
技校毕业生的社区就业与职业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长期从事技工教育工作,深感毕业生就业压力之大。如果一部分技校生能够纳入社区就业,那么这对于促进技工教育发展,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加强社区两个文明建设来说,都是十分有益的。一、技校毕业生社区内就业的可行性技校毕业生社区就业的可行性有以下几点:第一,社会就业空间的可行性。社区的主要功能是根据社区居民需求,积极开展社区的福利和公益服务、卫生服务、教育服务、文化服务、法律服务、家政、物业管理和职业指导的服务。社区内有些技术岗位,一般劳动者难以适应,这就给技校毕业生留下了择业空间。随着社区现代化建设的主…  相似文献   

15.
唐秋芳 《中国培训》2007,(10):55-56
实现技校毕业生就业与企业(或市场)的"零距离"对接,就是要求技校培养的学生既符合市场的总体需求,又符合企业的具体岗位需求,毕业生到工作岗位就能适应。这对于学校和企业来说都是一种理想化的要求。然而,现实状况是,学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随着统招统分的办学模式被打破,很多中职学校面临着生源危机。学校如何生存,怎样发展?枣庄机械电子技校经过苦苦探索,终于发现必须首先解决好制约发展的毕业生安置这一瓶颈问题。只有“出口”的渠道通了,才能解决生源的“进口”问题。思想统一后,学校专门组建了市场预测与调查小组,把给学生找就业门路作为突破口,积极走出校门到外地考察调研,并与外地人才市场挂钩,与各类企业面对面接触,参加各地的人才招标会,积极推荐毕业生。2000年6月,该校通过与青岛高科技园人才培训中心等单位洽谈,一次就有68人被安置到海…  相似文献   

17.
技校采风     
重庆钢铁(集团)公司技校开创联合办学新形式重庆钢铁(集团)公司技校今年上半年与广州市冶金技校、重庆宾馆、渝通宾馆等单位签定了联合办学协议,由学校定额招收450名学生进行培训,学生毕业后由对方单位负责安置就业,开创了市场经济下适应需方市场“定向分配”的新形式。(刘承禄)山西电子技校改革成就显著近年来,学校全体教职工在校领导班子带领下,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团结一致,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使学校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学校生源稳定,截止到今年9月底,1997年招生工作基本结束…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专院校毕业生择业难,企业下岗人员上岗难,农村富余劳力寻业难,技校毕业生跻身于激烈的竞争大军中就业更难,怎样解决技校毕业生就业难题呢?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放宽专业设置,增强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性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就业形势将会出现多种变化:  相似文献   

19.
技校要加大改革的力度技校是培养训练技术工人的学校,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及其企业输送技术工人的重要形式。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当前出现了许多对技工学校来说是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技校的经费虽然大多数入不敷...  相似文献   

20.
一向以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和平顶山地区为主就业渠道的河南省平顶山煤炭高级技校学生近两年就业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广大学生一改过去“紧抱铁饭碗,千方百计进入国有企业”的计划经济观念,逐渐树立起了“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新就业观。目前,该校已有 232名学生进入非公有制企业,其中,有 29名毕业生是已经与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各基层单位签订了就业合同,毕业后到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工作的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学生。自 1999年以来,平顶山煤炭高级技校十分重视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广大学生牢固树立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