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1 毫秒
1.
段琼 《黑河教育》2014,(5):27-27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往往学生学得困难,教师教得无趣。现在学生生活在高速发展的时代里,对于文言的学习根本提不起兴趣,不要说是课本中的优秀文言文,即便是半文半白的古典名著,在他们眼中也比不过网络小说。  相似文献   

2.
一、重视课本,夯实基础近年来,由于中考语文试卷中有关文言文阅读的试题是课本以外的,于是,个别教师和一部分学生就不太重视课本所选文言文的教学和学习了。殊不知学好课本,打好基础,可以不变应万变。学生只有把课本所选的几十篇文言文真正学懂学透了,大致掌握1000个左右的文言实词和50个左右的常见文言虚词,熟悉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和句式,熟悉和  相似文献   

3.
按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中学里教文言文,旨在要求高中毕业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大纲提“浅易”文言文的难易不以历史时期来判断。根据这样的教学目的,中学文言文的教学中,就必须介绍阅读文言文的方法以及教学文言基础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阅读一般文言文的能力。在此,仅就教学文言基础知识谈谈我个人的看法。这里所说的文言基础知识,包括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词的活用,文言句式的一般特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常见通假字(以上知识点见高中语文课本的“说明”第三部分)。这些知识点,按现行中学语文课本的编排,是分散…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如《岳阳楼记》《小石潭记》等文章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可是,许多老师以教懂有关文言知识为目标,大讲特讲字句翻译、篇章理解,甚至文言语法,使文言文教学陷入重讲轻读的境地,从而导致学生对从时空上就有一定距离的文言文感到厌烦。文章不是无情物,分析讲解毕竟不能代替语言文字的感知领悟。古人学习就很重视朗读,大诗人白居易有"口舌成疮"的苦练,文学大家韩愈有"口不绝吟"的心得。作为语文教师,我一直提倡让学生在用心诵读的基础上更深入地品味文本,下  相似文献   

5.
初中一年级学生在小学只学过一点古诗。对这些刚开始接触文言文的学生,该怎么教呢?语文教学大纲对初一的要求是,开始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词和简单的文言句式。据此,我在文言文教学中注意了抓下列几点。注重朗读。为了让初一的学生较好地读,教师的范读、教读是很重要的环节。每教一课,我都安排了两次范读,一次在教学的开初,  相似文献   

6.
一、课题的确立众所周知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篇目是大浪淘沙 ,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然而 ,“灌输 +训练”的教学模式 ,使得文言文教学总让人提不起精神。仅仅作为语言训练的材料 ,学生厌学 ,教师厌教。《勾践灭吴》一课 ,作为高一册第二篇文言课文 ,篇幅长 ,实词多 ,学生一看就烦。对“卧薪尝胆”的熟知 ,也容易引起学生对文本的浅尝辄止。挖掘作品的人文内涵 ,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解读作品 ,这是新课标对阅读提出的要求 ,用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来启发学生解读文言课文 ,成为我探索的初衷。二、教学目标的确定1.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诸多…  相似文献   

7.
<正>由于文言离学生生活的时代甚远,字词生疏难懂,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没什么兴趣;文言文中词量大,用法灵活,这对于没有文言基础的初中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新课程文言文篇目增多,难度增大,作为一线教师,很现实的问题是面对文言文教材,该教什么?如何教?为什么这样教?本人试从五个字入手进行尝试:一、"讲"中激趣要想让十几岁的学生对"之乎者也"感兴趣,没有灵活应变的办法难以奏效。教师应本着让学生主动参  相似文献   

8.
正对于初中文言文,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文言文容易教,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可是时间一长,教师觉得教文言文枯燥,学生觉得学文言文单调。文言文该怎样来教才好?近几年一直倡导的文言文教学理念是:文言结合,文化渗透。这八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实是对语文老师的一个考验,尤其要做到"文言结合",更是难上难。什么是"文言合一"?所谓的"文言合一"就是以语言为抓手,从篇章阅读的角度推敲词语的语境义;分析文章时,既着眼于篇章的整体,又能与具体的词语理解相结合,在朗读中理解,在理解中品析,在品析中体悟,努力在"言""文"之间多  相似文献   

9.
要取得良好的文言文教学效果,扎实的古代汉语知识和古代文化常识必不可少——这是文言素养最基本的功夫。教师作为文言教学的主导者,其文言素养直接决定着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和接受程度,因此,语文教师应该首先充实自己的文言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文言素养,才能为教好文言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要取得良好的文言文教学效果,扎实的古代汉语知识和古代文化常识必不可少--这是文言素养最基本的功夫。教师作为文言教学的主导者,其文言素养直接决定着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和接受程度,因此,语文教师应该首先充实自己的文言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文言素养,才能为教好文言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于璞利 《考试周刊》2014,(87):28-28
<正>学习文言文,可丰富学生的文学积累,培养语感和发展思维,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文言文在初中课本中占教材的30%左右,对语文教师来说是一块"心病",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文言文是谈"虎"色变。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文言文到底该如何教学呢?一、摸清学生的文言文基础有些教师对学生已有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基本情况了解得很不够。比如,学生学过多少篇文言诗文?能够背诵的有多少  相似文献   

12.
要重视文言词语横向教学法的研究辽河油田高级中学张世田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实现这一目的,教师需要从多方面付出艰辛的努力。其中,教学生要掌握800至1000个文言常用词语,可以说是关键之所在。教文言常用词语,教...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小语六年级课本中首次见到文言散文。文言散文介入小语教材,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在教材编排上的一个新突破,其意义更在于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既注意了三、四学段教学内容的相互联系,又适应了儿童认知螺旋上升的需求,为第四学段的文言文学习,奠定一个基础。如何教好这类课文呢?我认为首先应给小学文言散文的教学定位:它仅是让学生初步认识文言散文这一古代文学表现形式,学习借助注释理解文言短文内容,初步感知一些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常识,引导学生多背记、多积累简易文言文,从而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熏陶。故而,关于这类文体的教…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文教材,因其写作年代距今久远,词句障碍多,学生一时不易掌握。故而不少教师认为,较之明白如话,一看就懂的现代语体文,文言文可讲的东西多,好教。这是不无道理的,但只是问题的一面。从另一面来说,学生难学,就铸成了教师的难教;文言文可讲的东西多,就比现代语体文更易犯满堂灌之大忌。这是不能掉以轻心,等闲视之的。  相似文献   

15.
对于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内容,不仅学生怕学,部分教师也怕教。学生怕学,那是因为文言文这种语言形式跟现在社会相距甚远,学生在阅读与理解的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文字障碍。而教师怕教,我觉得主要原因也许是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存在着“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6.
马云 《考试周刊》2010,(37):39-39
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教师教得费力,学生学得吃力。为了让学生学好文言文,教师必须重视朗读教学,并教给学生积累文言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喜欢文言文,学好文言文。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宝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对于我们来说是必须要懂的,而且文言文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所以教好文言文有很重要意义.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很好的文言文修养、文言常识储备,能在课堂内外顺利地解答学生的疑问.  相似文献   

18.
2006年7月28日至7月30日,作为大赛评委组组长,我聚精会神地聆听了“第六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高中组18位选手的参赛课。下面着重谈三个赛课者与听课者共同关心的问题。一本届大赛的参赛篇目中文言文有10篇,现代文有8篇,文言略多于白话,符合当前高中语文教材实际。大赛间隙,不少教师问我:“为什么教文言文,课比较容易出彩,而教现代文,课一般比较平淡?”我想,大概教文言文,要解决的问题更多的是学生知与不知的矛盾;而教现代文,要解决的问题大多是学生知得深与知得浅的矛盾。从课堂教学论角度审视,后者显然比前者难度大…  相似文献   

19.
文言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或说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且不讨论什么叫"初步"、"浅易",这概念很模糊,大纲要求的这个阅读能力是不甚高的。现代的中学语文教师已不是读私塾出身的了,接触的文言有限,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端给学生一杯水,环顾四周,真正能有一桶"文言水"的教师有多少?针对上述情况,我提出几点应对措施,以加强文言文阅读训练。  相似文献   

20.
有些语文教师教文言文只注重实词、虚词、句式和翻译,使得文言文教学变得枯燥无味。其实,文言文的教学怎一个翻译了得。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作品多为当时出类拔萃人物的精神物化的产品,具有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作品中工整的句式、隽秀的语言、感人的形象、深刻的哲理、经典的笔法等等,不仅可丰富学生的生活,还能为学生积累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