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形式。众所周知在农村小学开展科学竞赛辅导比城市小学难度要大。但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科学老师,不能因为有困难就放弃这种教育模式。如何开展学生科学竞赛的辅导呢?我根据自己在辅导学生参加各项竞赛的一些体会,主要从提高学生的兴趣、选拔学生、辅导策略等这几个方面来开展农村小学生科学竞赛辅导工作。  相似文献   

2.
创造力──开发女性才智的契机高春梅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知识女性要发挥自己的作用,要确证自身的价值,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进一步开发其潜在的创造力。这是因为:(一)以创造、竞争、开拓、进取为主要...  相似文献   

3.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竞争能力是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就业等方面进行竞争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本文通过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竞争机制,开展竞争性教学活动,定期组织物理知识与技能竞赛、知识抢答赛、物理实验操作技能竞赛等竞赛活动来形成竞争机制,以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4.
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而这种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创造力的竞争。因而,许多国家都日益重视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分报告中指出的:“人们不断要求教育把所有人类意识的一切创造潜力都解放出来。”笔者在此就培养开发学生的创造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积极开发创造力进行探讨,以期引起教育界的共鸣,加快创造教育的研究和应用的步伐,为在我国培养一大批创造型人才而努力。  相似文献   

5.
王贤德 《科教文汇》2008,(5):122-12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步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一个国家人民的创新意识显得尤其重要。怎样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愿望,美术教育尤其责无旁贷,因为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培养学生创造力呢?  相似文献   

6.
苗洪泽  刘炳奎 《学会》2008,(4):45-48
<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一个民族的创造能力与创造成就的较量,人才与创新就是竞争的实力与资本。科技人员作为创新的主力处在竞争的第一线,只有不断增强科技人员特别是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意识,开发创造力,企业才有旺盛的生命力。通过继续教育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力,建设创新型企业,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工程,继续教育工作要紧紧围绕创新这一重大主题有所作为。近几年来,山西省科协的继续教育工作紧紧围绕上述主题稳步开展、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7.
在20世纪世界的发展历程中,在无数重大科研成果的背后,最引人瞩目的是团队创造力的作用.美国学者巴纳德定义团队是"二人或二人以上有意识地协调活动或合力的体系".团队创造是现代科技创造的核心模式,衡量一个国家或群体的科技创造力的大小,其中重要的是它是否形成了强劲的团队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浅谈音乐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明 《科教文汇》2009,(28):203-203
创造在任何时候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在音乐教育中,创造更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试从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并借鉴创造教育的观点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创造人才是我国现阶段教育急需研究的问题。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就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创造力问题提出五种方法,即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启迪学生的直觉思维、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1]、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活动、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0.
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创造人才是我国现阶段教育急需研究的问题。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就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创造力问题提出五种方法,即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启迪学生的直觉思维、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1]、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活动、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着挑战与机遇的世纪 ,也是一个创新的世纪。在这个世纪 ,每个人、每个企业与单位的生存与发展水平 ,均取决于自身创新意识的强弱与创新能力的高低 ;在激烈的世界经济和科技竞争中 ,每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同样取决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 ,开发我国人民的创造力 ,实施广义创新工程 ,就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选择。为了活跃创造力开发与创新工程的学术研究 ,总结推广研究成果 ,中国发明协会创造力开发委员会和《发明与革新》杂志社决定组织论文评选活动 ,邀请有关专家对写出的论文…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头脑奥林匹克竞赛(简称OM),在美国被看作是培养未来美国人的途径之一。上至美国总统,下至平民百姓,都十分赞赏这一活动给青少年带来的挑战,以及组织着独到而有远见的思想。我国一些省市已经参加OM活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让读者了解和参与这项活动,本刊在“思考与制作”栏目中陆续选登OM创始人米克卢斯教授设计的OM题目,供大家参考。一、射鱼A.问题设计并制造一种装置,把乒乓球抛到移动的小车上。小车可以沿直线移动,也可以作曲线运动。该问题的实质是不用手而抛出小球。B.限制1.乒乓球不准带其他东西(即当…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希克曼·席尔瓦在考察了20世纪的管理史后指出,自1910年以来,共经历了六个管理时代,而目前正处于"创造时代".可以说,无论是对国家还是企业,一个创造力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对创造力进行全面开发和管理将是21世纪管理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二、创造思维方法的作用灵感、直觉和顿悟等创造思维方法在科学创造活动中开发出创造力,通向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引导科学技术的飞跃。1、应用灵感思维方法开发灵感思维力--第一创造力美国学者沙克劳斯认为,在潜意识下国中产生的"头脑风暴"是一种突然爆发出来的灵感力或灵感思维力--"第一创造力"。这在本质上是一种新质的创造力,是一种思维力的飞跃。它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在于为问题的解决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使思维生体在没有一丝光亮的未知王国中激情地飞跃到闪烁着光亮的自由王国之中,去自觉地探寻探索的目标。郭沫若运用灵感思维…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创新的日益发展 ,世界各国对创造性人才的竞争 ,引起了高等教育部门对大学生创造力开发教育的重视。开设创造学选修课 ,是目前许多学校实施创造教育的措施之一。笔者在担任创造学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对文科和工科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 ,其目的在于为以后的《创造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重要依据。一、大学生一般创造力测试培养和发展一般创造力是创造学课程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大学生的一般创造力主要包括创造的基础知识 ,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工程技能以及创造性风格。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则是发展一般创造力…  相似文献   

16.
搭建科技竞赛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学校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我校连续开展了九年的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为载体,阐述了科技竞赛活动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效果,并在分析、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竞赛活动的水平和扩大竞赛领域、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提出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20年前,美国大洋彼岸传来的那一声质疑,就像是一根卡在喉咙里鱼刺,牢牢地刺激着中国人向来不服输的神经:20年后,中国在解决贫困人口温饱方面已经取得巨大成果,中国用自己的行动向世界宣告——中国人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这一奇迹的创造,得益于许多奋战在中国作物育种战线上的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而他.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员,让我们走近茹振钢……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是中小学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施创造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渠道。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创造教育呢?一、把握好创造教育的结合点。1、首先把握好创造思维教育的结合点。开展创造教育,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创造力的核心是七幢思维。教材中不是每个地方都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而是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备课过程中,提炼出渗透创造思维的结合点。一是与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联想和想象等非逻辑思维相关的素材。如在讲“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之后,让学生举例便是启动扩…  相似文献   

19.
李鹏鹏 《科协论坛》2011,(12):47-48
青工“五小”竞赛活动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等部委共同发起和推广的在企业青年中开展的生产竞赛。“五小”的内容是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名为《学无止境响报告中.论述过这样的一种观点:全球问题千头万绪,使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怎样开发人的创造力。因为在未来的挑战面前,人类已不能依靠有限的资源、能源,也难以依靠历史的经验,只有抓住创造这个关键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21世纪在本质上是一个更强调创造的时代。面向流世纪的教育.在实现传统的“应试教育”、“功利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战略调整中,不能不将“学会创造”作为未来人才素质要求中的重要构成。教育界的一些学者认为,教育能否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人,以适应当前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