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讨课的本质在于让学生学会批判性的思维,开启新的认知与实践,专门的“批判性思维”课程更好地体现了研讨课的这一本质。通过对批判性思维的全面探索和深入考察可以更好地把握研讨课的目标及要求。本文为《Seminar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报告》的研究报告,主要阐述了该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主要内容、方法,总结了研究的主要结论,重点探讨了批判性思维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批评性思维是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的组成部分,它的核心是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实践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本文作者选用《基础会计》课程重点内容——会计分录作为复习课实例,采用"辨析并举法",生动展示了如何用批判性思维解决"会计分录"复习课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本文从课前热身、课中活动和课后反思三个方面阐述了笔者的听课体会。总结出数学课堂应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以“思维活动”为重点,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从中培养学生会思考的能力,提升其数学思维的品质。笔者于2016年12月16日参加(2016)遵义市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分会学术年会时,在遵义市第十二中学听了一节由陈嘉群老师执教的《等腰三角形专题复习(一)——习题变式训练》复习课。  相似文献   

4.
特级教师李仁甫执教的《石钟山记》课例以生为本、聚焦语文、创设情境、以问题驱动、开展多元对话,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建构批判性思维知识体系,从中可获得培养与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复习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知识点的查漏补缺,更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复习课中将知识融会贯通,并且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评估、创造等高阶思维是复习课的更高境界。本文以初中电学复习课的教学片断为例,总结出一些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6.
初中数学复习课整合创新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知识梳理、归纳质疑,思维训练、数学交流,应用拓展、整合创新.以学生的活动,即主动整理知识为主,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协作能力,实现数学复习课整合创新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小学英语单元复习课应当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让学生在联系与结构、活动与体验、评价与应用中提升思维品质。教师可以在分析教材,建构主线中培养系统性思维;创设任务,运用语言,培养多元化的思维方式;拓展应用,启发生成,培养批判性思维,从而拓宽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8.
分析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意义。阐述逻辑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内涵。结合外研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例,从分析与推断、归纳与构建、批判与创新等方面,探讨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9.
复习课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沟通联系。复习时,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回顾与交流.引导学生借助网络图、表格、树状图等形式来梳理知识,让学生自己学会整理、学会归纳、学会复习。下面以“数与代数”总复习为例。做一次系统整理。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9,(72):96-97
培养学生自主整理,把零散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使之内化成学生自己的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复习课离不开练习,练习的设计应该遵循"基础性""综合性""拓展性"和"开放性"的原则,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通过回顾反思,积累学习经验,提升综合素养。从而在《整理与复习》课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外显能力。  相似文献   

11.
复习课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沟通联系.复习时,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回顾与交流,引导学生借助网络图、表格、树状图等形式来梳理知识,让学生自己学会整理、学会归纳、学会复习.下面以"数与代数"总复习为例,做一次系统整理.  相似文献   

12.
要让高三数学二轮复习更高效,应重视对新《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及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的研究;重视学生审题能力、规范答题能力、解后反思能力的培养;在试卷讲评课中,既要做到及时批改、及时评讲、及时归纳总结、及时反馈,又要避免大容量、就题论题、不暴露思维轨迹、直接告知等.  相似文献   

13.
复习课的重要作用是帮助学生将某一阶段学到的知识串联起来,夯实基础,提高知识的分析、运用能力,同时提升思维方法和科学素养。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复习,能转变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复习课中的探究活动与新授课中的有所不同,应着力于对知识的串联、整合与实际运用,以《电路初探》复习课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4.
周雁 《天津教育》2014,(23):116-116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版)》”)提出了“数学思考”这一课程目标,并指出以下具体目的: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这说明,让学生学会思考,特别是学会独立思考,是数学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应该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日常教学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15.
声音     
<正>阅读了《江苏教育》(中学教学)2017年第11期"呼唤名家"栏目刊发的钱华老师《让批判性思维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生发》和刘江田老师《做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教师》两篇文章,让我受益匪浅。刘江田老师在文中提出钱华老师非常尊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她能放手让学生在做中学,在错中学;在日常教学中,钱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注  相似文献   

16.
<正> 数学归纳法是数学学科重要方法之一,也是训练思维的最好教材。我在综合复习这一内容时,从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的批判性、集中性、广阔性、灵活性和发散性、顿悟性和独特性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收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现总结出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学会学习 ,因此高三复习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法是重中之重 ,本文以电化学中常见问题为例说明归纳总结方法在高三复习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初中学生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热切希望探索新问题,但不善(乐)于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扬学生“喜探索”之长,避学生“厌挖掘”之短,是初中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尤其在物理复习课中应做到,源于课本,刻意求新,让学生有似曾相见又不相识之感,再诱导学生联想课本知识,在应用中加深理解和拓宽思路,学会创造性思维,这样,把复习融于应用、创新的过程中,才能进一步提高复习课的教学质量。 1 用最熟悉的问题训练思维的批判性  相似文献   

19.
复习是一种延时反馈,是课程讲授结束后为消化、巩固知识,归纳总结教学内容或矫正学习偏差等采取的教学手段。复习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课后复习,即学生课后运用阅读课本、整理笔记、理解记忆、分析比较、概括总结等方法进一步理解教学内容;二是教师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组织的复习课。本文针对第二方面谈谈《电工基础》的复习课。作为一门技术基础课,《电工基础》的内容、解题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总结性,从而为上好复习课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在复习过程中把握住方法,对学生分析、总结能力的培养及学习效果的改善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归纳…  相似文献   

20.
蔡晓芳 《教师》2021,(9):65-66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始终把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课程从小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对其一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文章就小学生批判性思维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指出培养批判性思维力的方法是对学生理智品德的培养和两难问题的思辨,提出通过学会宽容和培养自信提升学生的理智品德,同时还探讨了两难问题中批判性思维形成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