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相似文献   

2.
丝绸古道上的明珠——楼兰(上)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五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诗中的楼兰,是西汉时期西域36国之一,从公元前116年至公元630年,共行7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其四@王昌龄~~  相似文献   

4.
月牙之泉     
王老师絮语:楼兰,一个神话,一种传说。楼兰如今安在?月牙泉,一个神话的传说,一直沉睡,一直等待,希冀那楼兰盛景再现。作者用诗的形式写出了希望,写出了心情,写出了神住——我在月牙泉底睡了太久太久,醒来时所见的只是一片黄沙。梦消时所闻的只是一阵狂风!风儿吹,沙儿飞,古时盛景今已非!我在月牙泉边沉睡了太久太久,醒来时所见的只是一野荒芜,梦醒时所闻的只是无休止的哭泣!风儿吹,沙儿飞,楼兰盛况今不回。这一次,时间太久太久,醒来时,梦消时,竟已是千年之后,惟有黄沙哗哗作响,响声如歌,狂风萧萧如泣,泣声如雨。楼兰啊!你如今何在?我孤独地在…  相似文献   

5.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解说:青海湖上空乌云密布,将雪山遮盖得有些昏暗,孤立在塞外的城堡只能遥望着玉门关。将士们在黄沙中无数次作战,连盔甲都磨穿了,不攻破楼兰绝不回乡。从军行@王昌龄!唐  相似文献   

6.
罗布泊于涸的河床上空余探寻的脚印,楼兰坍塌的土墙上承载了多少回望时苍茫的目光,千年之后,当我们再次睁开眼睛看见漫天翻滚的黄沙,一切都在诉说着,遗  相似文献   

7.
驿马     
青杨是一匹驿站里的马,小时候,青杨经常听爸爸妈妈说起一个美丽的地方,在那儿,天蓝得像缎子一样,云白得像牛奶一样,它,就是楼兰。每一条黄沙迷漫的官道上,都分布着数量不等的大小驿站,青杨就在驿站和驿站之间来回奔跑。可悲伤的消息很快传来,爸爸妈妈永远离开了青杨。“我要到楼兰去,为自己,也为了爸爸妈妈。”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向来都有英雄情结,一方面是源于对英雄豪杰、义士侠客的追慕,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对建功立业的渴求。这一点,从文人诗文特有的豪气里可见一斑。如李贺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白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苏轼的“遥想公瑾当年,  相似文献   

9.
楼兰新娘     
我记得,- 我的故乡是关丽的楼兰 那一天 .我的嫁车正行走在沙路上下.我的心正沐浴在爱情里,不知进不知道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就在那一瞬间一瞬间黄沙摘天盖地而来我还没来得及-没来得及和他道一声别我就和我的故乡—楼兰一起消失了黄沙沦没了我丘范的生命却理不住我的痴情和渴望我的灵魂不肯就此飞逝我要去寻找一个新的居所还我本有的幸福我还看见这里的人们仍在过着我所熟悉的生活他们的世界好像我熟知的楼兰交气寻.、我随着风沙一起飘向了一个梦之国那也足一个古老的国度那里也有灿烂的文明它有楼兰深邃的夜空它有楼兰清漱的湖水它也有楼兰…  相似文献   

10.
大漠风情     
大漠,无情的大漠,弥漫着滚滚黄沙,吞没了无数赤胆英雄。大漠,热情的大漠,充满了豪情壮志,蕴育了多少颗楼兰明珠。长河落日犹如神奇的大自然的杰作,把大漠衬托得更加苍凉、壮阔,更为神秘莫测……  相似文献   

11.
哟,想不到罗布泊里面还有一座古城遗址哩!不知道吧?它就是丝绸古道上的楼兰城。 1900年,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在罗布泊考察时,意外发现了它。址鳗乒翼想不到有这么多饯币、器皿、竹简抄本等珍贵的文物! 英、美、日等国的人纷纷赶来,持走了大量文物。/ 楼兰古城被发现,轰动了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当时气候湿润繁茂。/随着古城的繁、荣,人类活动破坏了这里的环境,使绿洲 逐渐受到沙漠的火威胁。/ 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水源断流,人们不得不离开楼兰,古城从此被黄沙掩盖了……古城楼兰之谜@张帆 @奕琦  相似文献   

12.
从军行     
<正>青海长云暗雪山(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暗了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在黄沙漫漫的战场上身经百战,虽然盔甲都被磨穿),不破楼兰终不还(但是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作者]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人。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以宫怨、闺怨、边塞、送别这类成就最高,最擅(shàn)长的是七言绝句。他的边塞诗充满了积极昂扬的精神,乡思和  相似文献   

13.
边塞诗是唐诗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闪耀着奇光异彩。产生出许多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名篇佳句。本文仅对部分名句作一赏析。同学们可尝鼎一脔(luàn),从中体味边塞诗雄浑格调和边陲严酷的戍边生活。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此二句出自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道  相似文献   

14.
考前问:你有信心在这次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吗?答:黄沙百战穿黄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问:有志气!可是如今高考生比比皆是,竞争之激烈超乎想象,更何况高手如云!答: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问:哦,想必你也是众高手之一,才会如此胸有成竹,那你想考哪所大学呢?  相似文献   

15.
朋友 ,你可曾听说过在很久很久以前 ,中国曾经有一条通向西欧的著名商道———丝绸之路 ,沿途的无限风光向无数经过此地的人们尽诉情怀。譬如曾经盛极一时的楼兰古国 ,当年家喻户晓、迷人的青山绿水 ,曾为多少人所迷恋。那么消失的楼兰古国是否真的犹如黄河之水一去不复返了呢 ?不可能的。目前 ,党中央正大力着手于西部大开发 ,在这大好的政治形势下 ,我们是坐视黄沙烈日 ,还是力挽狂澜 ,何去何从 ,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了 !曾经的大西北 ,是多少人心中向往的天堂 ,那里没有争战 ,没有饥荒 ,人们的生活是那么的幸福。他们创造了我们难以想象的文…  相似文献   

16.
正我站在世界的起点,遥望远方。远方那纵横交错的,是无数灿烂辉煌的路。我想背起行囊,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叮当的驼铃唤我而去,沿着那古老的"丝绸之路",我要做骆驼上的过客。把楼兰的繁华,敦煌的飞天尽摄眼底,让飞花的红柳,盈盈的罗布泊在热浪中飘摇。我将与漫漫的黄沙,阵阵狂风作战,把文明的种子撒播在贫瘠的荒漠。  相似文献   

17.
一、表现守边将士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如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祖咏《望荆门》:“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荆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在这类诗中,作者用雄浑壮阔的边塞风光作背景,字里行间充满了豪迈奔放的情怀,昂扬着鲜明的  相似文献   

18.
米卢不懂中国话,更别说唐诗宋词了。不过,从浩瀚的中国古诗词里,找几句适合米卢执教心情的名句,倒是非常惬意的事情。日前,就有球迷写了一篇“古诗词版米卢问答”的文章。 出征前:问:您能带领中国队取得好成绩吗? 答: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问:好,有志气!可中国队是支世界杯新军,没有丝毫参加世界杯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植树小神童     
今天是植树节,敦煌小学的王子璇和同学们一起去城外植树。敦煌是中国距离沙漠最近的城市,它的西部,几乎被浩瀚的黄沙覆盖,只凭借东南一带的三危山、鸣沙山与戈壁略略隔开。近年来,敦煌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绿洲植被严重退化,沙化面积每年增加两万多亩,举世闻名的莫高窟、西千佛洞和寿昌城遗址已经处于重度沙化地带。再这样下去,敦煌不久就会变成第二个楼兰古国,被大漠给掩埋了。  相似文献   

20.
海南的深秋没有大漠的风沙漫卷,亦吹不起那一段沉黄的调子;深秋的海南亦无北国平原上收割完毕之后的那一派萧瑟与荒凉;南国的热土上没有大漠冻土层上的冰凌,也没有楼兰黄沙古道上的驼铃声。海南的秋日,在金光的爱抚下和丝乐的洗涤里更加超凡脱俗,宝岛新村的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更是绿意如海,生机勃勃,在迎接着新的挑战、新的希望、新的丰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