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唐朝扶持建立的国家公元八世纪中叶到十世纪初,在我国西南地区,出现了一个奴隶制政权——南诏。在南诏建国前,与它同时存在于云南洱海周围地区的还有邓赕诏、越析诏、蒙嶲诏、浪穹诏、施浪诏。它们与南诏合称“六诏”。“诏”即“王”之意。唐朝初年,吐蕃(藏族)的奴隶主势力向云南地区扩张,同唐王朝在这一地区发生  相似文献   

2.
自唐贞观十四年起,吐蕃首次进攻唐朝藩属吐谷浑和唐西南重镇松州,到唐广德元年的百二十余年间的军事扩张,吐蕃已经占有河西、陇右及安西四镇,“诸胡之盛,莫与为比”。吐谷浑、突厥、回鹘、沙陀、党项、南诏、汉人和包括吐蕃在内的西部各族,他们在吐蕃贵族的武力威迫下颠沛流离,造成罕见的民族大迁徙。伴随着民族大迁徙出现的汉化与胡化现象,对北宋已降我国西部民族的种类及其分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吐蕃王国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了全面向外扩张的政策,其中与南诏的交往成了吐蕃西南方向经营的重点,在这一交往过程中,吐蕃与南诏之间主要形成了两条通道,一条是芒康-德庆-铁桥-羊苴咩城道;一条是从察隅过大雪山,沿高黎贡山西侧的梅开恩江至永昌。由于吐蕃军事扩张的需要,前一条道路的重要性显然要超过第二条道路,在多数时候,吐蕃不惜一切代价牢牢掌控着第一条道路,这使得吐蕃在其向东南的扩张显得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4.
唐代是中华各族交流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南诏与吐蕃作为地方和民族政权与唐帝国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郑回曾任唐嵩州西泸县令,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被南诏俘虏。王锡曾任河西观察判官、朝散大夫、殿中侍御史,贞元二年(786年),沙洲城陷蕃,王锡被带往吐蕃王廷。由于南诏和吐蕃在诸多方面的差并,二人被俘后的待遇不同,遇到的情形不一,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两个地方政权与唐朝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邓玉红 《考试周刊》2010,(18):51-52
唐朝统治者为了加强民族间的联系,巩固国家的统一.十分重视用公主和亲的手段增进唐王室与少数民族首领间的联系与信任。在唐代的289年间,唐曾与吐谷浑、吐蕃、突厥、奚、契丹、回纥、宁远、南诏等联姻,为唐朝的稳定和繁荣起了较大作用。唐朝的和亲政策具有主动性、开放性和进步性等特点.在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焕祥 《考试周刊》2012,(71):33-33
吐蕃是公元七世纪初兴起在今青藏高原地区的一个民族,吐蕃政权的建立和发展,尤其是其向唐朝西北地区的扩张,直接地影响了唐朝的民族政策,包括唐在西北地区的军事攻防体系。吐蕃建立了一种以军事民主制为特点的军事制度,使其在唐蕃战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胜多败少。唐王朝因此也不断改变着在西北地区的攻防体系,同时,把和亲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策略,来弥补唐朝军事力量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关于南诏和唐朝之间爆发的天宝战争的原因,学术界或认为南诏在唐朝的逼压下不得不反,或认为唐朝不会坐视南诏的崛起,一定会进行军事干预从而引发战争。其实,前者“压反”观把战争的爆发完全归因于唐朝,看问题流于片面;后者“必反”观把战争的爆发完全归因于历史发展的必然,看问题过于简单。从南诏政权的建立过程及特点来探讨天宝战争爆发的原因,一是南诏政权是在唐朝揠苗助长式扶植的前提条件下建立的,野蛮因素存留较多,极容易走上扩张之路;二是南诏统一洱海地区较为顺利,容易迷信武力而走上掠夺之路;三是南诏统一洱海地区后,不能正确估计形势,错误地迅速走上与唐朝对抗之路;四是从天宝战争发生前的唐朝形势来看,南诏与唐朝发生冲突也并不偶然,是当时诸多类似事件当中的一件。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时,很多同学对古代边疆行政管辖问题产生错误理解。如在学习“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这一内容时认为: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南诏与唐朝形成附属关系,因此说明唐朝对云南地区进行了直接行政管辖。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那么如何确认政府是否对某地区实行了有效的行政管辖呢?简而言之,政府对一个地区是否实行了有效的行政管辖,其前提条件在于政府是否在该地区设置了行政主体,也就是行政机构。如果没有设立中央管理的行政机构,也就谈不上行政管辖了。隋唐时期,南诏与唐朝虽然在政治上是附属关系,…  相似文献   

9.
隋唐时期是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居住在东北、北方、西北、西南等边疆地区的靺鞨、契丹、奚、西域地区各族、突厥各族及回纥、吐蕃、南诏等民族,迅速发展起来,先后摆脱了原始氏族社  相似文献   

10.
唐代是纳藏、纳白关系史上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唐代麽些所分布的地区处在唐、南诏、吐蕃三个政权之间,成为三强逐鹿中心。本主要论述在这动荡多变的政治环境中,麽些与吐蕃、南诏之间的政治关系,以此来说明:唐代麽些与两的关系,在当时或后世都对纳藏和纳白的民族间的交往和族际关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南诏国自649年建立大蒙国,亡于902年,历十四王,254年,几乎于唐相始终。南诏与唐关系密切,除和平时期的遣使入贡学习之外,战争也多次发生。但纵观二者关系,和平交流占主流,战争区域在西南一隅几乎未跨出四川地区。笔者认为,除与南诏实力相关始终不敌唐以及在和唐长期接触中,对唐先进文化的向心因素之外,与西南地区尤其是四川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相对应的历史时期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论韦皋镇蜀     
蜀川在"安文之乱"后的经济地位十分重要,成为唐室根本.韦皋通过"服南诏,抗吐幕"、发展交通、巩固经济等措施,励精图治,解除边患,稳定唐室在蜀川的统治,为蜀川在中唐后得以继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论道教在彝族社会中的传播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约于东汉末期传入彝族地区,唐代因南诏王室的倡导进一步发展,元、明、清时期在彝区普遍流传,并融入到彝族社会中,对彝族政治、民间文学、民俗学等产生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南诏德化碑》是著名的唐代古碑,碑文详载了南诏初期的历史、天宝年间的两次战争,及南诏与唐、吐蕃的关系,许多史实为诸多唐史典籍所失载。以碑文所记为纲,参照其它史书加以研究,可以认为:唐与南诏的关系带有功利色彩,虽然曾爆发战争,但合作是主流。  相似文献   

15.
“安南通天竺道”是唐朝经略云南和中南半岛地区的一条重要古道,以此为载体,唐朝加强了与该地区的政治、经贸联系。南诏崛起后,进一步拓展了该道的范围,扩大了该古道的作用,使该道成为唐朝与南亚、东南亚各国联系的桥梁,客观上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丹巴历史悠久,早在4000年前就已有先民生衍,汉代属西羌领地,隋为嘉良夷地,唐王朝兴盛时期,西羌为吐蕃侵据,县境属吐蕃辖地。丹巴锅庄形成于隋唐时期,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丹巴景色优美,风情古朴动人,境内各民族能歌善舞,故有”歌舞之乡”称誉,以锅庄闻名于康藏高原。本文从丹巴锅庄的流派及分类、歌词内容、表演服饰、演出程式及舞蹈特点以及丹巴锅庄的代表性舞蹈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南诏时期牲畜的大量养殖,可以算得上是云南畜牧业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已经成为南诏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的发展,牲畜在民间市场大量交易,活跃了乡村市场,南诏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丰富了畜禽品种,因而成为唐代最有活力的畜牧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